一個人生活在現實中,隨時會受到挫折,你可能連抵擋挫折的能力都沒有,你怎麽可能從滾滾紅塵當中超拔而出?沒有聖人在前面做你的模範,引導你,你怎麽可能?沒有聖人在背後不斷地鼓勵你,支持你,你怎麽可能?我們讀經並不是跟着聖人走,因爲聖人的智慧,本來就是我們的智慧,聖人只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經典,只是幫助我們開啓自己。所以能讀經的人是有福氣的,能讀經的孩子是有福氣的,能讀經的家長是有福氣的。
聖人無所限
到現在還有些人不讓孩子讀經,說你看你們孩子讀經,只注重讀中國的書,尤其是注重讀儒家,孩子的思想從小就被限制了。我告訴各位,如果經典會限制人,如果聖人會限制人,那麽我甯可被聖人限制。殊不知,聖人是無限的,如果讓聖人來引導我們,就是讓聖人限制我們,他的引導,會引導我們走向無限,他的限制,正好可以使我們獲得自由自在。(熱烈掌聲)所以各位家長,如果你給孩子讀經,你一定要放心。讀這些經典,不會讓他小氣,不會讓他定於一尊,尤其是讀儒家。如果讀的是其他學派的經典,或者其他的民族的經典,雖然也号稱經典,但是剛才說了,凡是智慧表現在人間,它往往就受了一些限制,受了某一個民族的限制,受了某一個教主的限制。雖然很高明的宗教,很高明的學問,那限制已經很少了,但是難免都還有限制,只不過比其他的書限制性還少而已。所以,我們既然要讓孩子讀經了,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更上一層,到達完全沒有限制的地步。假如你還發現孔子限制你,孟子限制你,那我要恭喜你,你居然能夠發現孔子還有限制,孟子還有限制,那就代表,你可以比孔子、孟子更上一層,你就是“性者也”的堯舜了。(熱烈掌聲)。在你還沒有成爲性者也的堯舜之前,我勸你,先不要煩惱孔子會不會限制你,孟子會不會限制你,你先煩惱孔子所教導的,孟子所鼓勵你的,你做到了沒有?先想這個問題比較重要(熱烈掌聲)。還沒有開始學聖賢,就怕聖賢限制你,天下有這麽笨的人嗎?所以現在的人就是不讀書,然後怕讀了書被限制,到最後依照自己幾世幾劫以來的習性過一輩子,一輩子處處是障礙,不得光明,不得坦蕩,真是所謂“業障現前”啊。(熱烈掌聲)
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
所以,要開闊自己啊!你憑什麽開闊自己?當然憑大學問嘛!有大學問,就有大心量!當你讀書的時候,你盡量要去發現這些經典背後的學問跟心量。智慧高的人發現得越快、越深;智慧更高的人一發現呢,滿心喜悅,誠意地向往;真的高度智慧的人,他一喜悅,一向往,就馬上做到,我稱爲“顔淵式的好學”。顔淵的好學,不只喜歡讀書,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那個發,是不只明白了孔子所講的道理,而且能夠立即在他的生活實現出來,使他整個生命起變化。我們不是應該鼓勵自己也能這樣嗎?要不然我們讀書有什麽意義呢?每個人讀經典,應該像文天祥說的“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檐是屋檐,在屋檐下,微風徐來,叫風檐。在風檐中,打開書來讀,叫“風檐展書讀”。默默間,感受到“古道照顔色”──古人之道,照亮了我的臉色。爲什麽古人之道會照亮臉色呢?他打開書,這些書一定是聖賢之書,剛才我們說聖賢之書的背後是有智慧流淌着的,智慧就是一種光明,一打開書,這個光明從書裏面就煥發出來,照射出來,照亮了這個讀書人的臉色。唉呀,這種人真的會讀書啊!不會讀書的人,一打開書,如果打開的是小說,看着還蠻有興味的。如果打開的是經典,就看到聖人一直在啰嗦,每一句都是封建、迂腐,那麽,他不是“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是風檐展書讀,昏昏而欲睡。所以會讀書不會讀書,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已經長大的人,應該鼓勵自己,希望從不會讀書的人,很快地變成會讀書的人,你的命運也将跟着你讀書能力的轉變而轉變。
如何做到這樣的轉變呢?不一定要你現在就很有學問,但是你要定下心來,最重要的是要生起一種“向往之情”。如果不起一個向往,你是不會興起讀書的念頭的。而你既然要讀書了,如果只是把它當作是一種責任,那也是受苦的。所以,你要讀書,應該要從讀書當中得到喜悅。這種喜悅的獲得,不需要你對文意有全盤的了解。其實,你可以從你認爲你了解的一兩句開始,你受到一兩句的感動,那是很真實的生命的複活,就從一兩句做起。程子最常勸人讀《論語》,他說讀《論語》有四種人,有一種是“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讀了《論語》好像沒發生什麽事情一般,就是“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還沒讀《論語》時是這樣的人,讀了《論語》還是這樣的人,那他讀了,也等于沒有讀,這是第一種人。
第二種人,“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得到一兩句,立刻有感動,很喜歡,這就已經了不起了。其實《論語》只要得到一句,從這一句走進去,你就走向整個人生,你就走向整個宇宙,這一兩句便可受用無窮了。(熱烈掌聲)不只是在德性方面,你可以走向整個人生,整個宇宙。在學問上,你也可以走向整個儒家,整個中國文化,乃至于整個世界的學問。爲什麽?因爲從來沒有一個有德的人是不好學的。一個有德的人,他必定會要求自己也要有學問。所以到最後,德性的學問,是包含知識的學問的,也唯有用德性的學問來包含、引導知識的學問,那些知識的學問才不會走岔路。近一百年來,有許多人受了胡适的騙。胡适告訴中國人說:你有什麽學問,敢說要讀經?你不配讀經!現在,還有很多剛剛聽說讀經的人,也想讀經,但不敢讀,因爲他認爲自己的程度太差,“沒有文化”。我現在就勸大家:不管我們原來的學問有多少,只要讀《論語》讀到一兩句可喜可悅的,從這兩句體會進去,實踐出來。首先看起來,好像是你在修養你的心性,這是道德的學問。不過呢,一個有道德的人,他會漸漸也變成好學的人。他一直這樣好學下去,所謂“天地始者,今日是也”。你就等于今天剛出生,你的智慧剛開始蘇醒。你從今天開始,你開始好學,縱使不能做盡天下的學問,那麽你也做了中國的學問,縱使不能做盡中國的學問,你也做了儒家的學問,縱使不能做盡儒家的學問,你也做了《論語》這一本書的學問。一個人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努力,這個人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聖賢了。(熱烈掌聲)。所以讀書要有感觸,你從得一兩句喜者開始。
還有第三種人,“有讀了後知好之者”,知道這一本書真好,他是整體的把握,從整體看來幾乎每一句都好,非常喜歡,一讀還想再讀,立志這輩子一定要讀它許多遍。哦,是有這種人,我相信大家如果繼續讀下去,都會從剛才的第二種人變成這第三種人。
最後還有一種人,是不得了的人物。就是“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就是讀了論語啊,不知不覺,有一種高興,從心底裏升上來,像海底湧一輪紅日,那種高興,高興得自己按捺不住,站起來,跳起來,手舞足蹈,甚至狂呼大叫。各位,我不知道你讀書曾經有過這樣子的經驗沒有?如果沒有啊,這輩子啊,不幸啊!(衆笑)如果有啊,這輩子啊,幸福啊(先生笑,衆鼓掌)爲什麽會讓你手舞足蹈呢?很簡單,就是聖人講中了你的心。他所講的就是你心中所想的,那是你原來就有的,而且你原來都是這樣想的,你今天才忽然發現,哦,我原來就是這樣的啊,我原來不是就想要這樣過人生嗎?你看,這不是一種幸福嗎?所以能夠達到手舞足蹈這個人,他必定從那個當下開始,精進不已。哪一個生命,能夠精進,他當然就對得起自己,他當然就對得起天地,對得起祖先,對得起聖賢。
一切歸於你的光明之心
而不止是如此,一個在德性,在學問上精進的人,他必定有剛才說的高遠的眼光,寬廣的心胸。他必定能夠體諒他所面對的人和事。這種體諒之心,這種仁愛之德,會面對不同的對象,而有不同的表現。面對父母,會有恰當的表現,這種表現叫作孝;面對兄弟,他的恰當表現叫作悌;面對尊長,面對事業,他的恰當表現叫作忠;面對朋友,他的恰當表現,叫作信;古人所倡導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婦順,君義臣忠,現代人倡導的自由平等,民主正義,都是從一個光明的心而來。分開來講,有多種德目,到最後,都歸你的光明之心。這光明之心或許可以由自己内在而發,因爲人人本來就有,或許可以由讀經而來,喚醒比較方便快速。我們不敢說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我們就應該走“湯武反之也”的第二條路,所以,一般人應該好好的讀經。
讀書變化氣質
因爲所學的都是聖人之教,都是天地之德,所以在長期讀經、解經的歷程中,不管領悟快領悟慢,就是不管智慧高智慧低,在長久的熏習中,必定能變化其氣質。所謂“變化氣質”,這句話是非常有意義的,是不得了的一句話。什麽叫氣?什麽叫質?氣就是陰陽二氣。古人一提到理,就是太極,一提到氣,就是陰陽。整個太極叫作道,道的内涵無窮,道的運作非常巧妙,但總之不外是用陰陽兩種性質來運作,陰陽代表道的流動。世界上最能流動的東西,是“風”,也就是“氣”,所以用“氣”來稱呼陰陽兩種動态的能力,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流動,就會生成萬物,萬物一生成,或剛或柔,像石頭是剛的,水是柔的,我們的骨頭是剛的,我們的肌肉是柔的,像這樣的或剛或柔,叫作“質”。所以“氣質”這個概念,就是“天地生成”的意思。古人說“讀書可以變化氣質”,就是說讀書可以使一個人的天生的禀賦産生變化。他不僅可以變化一個人的氣,比如說“器宇軒昂”,心能變化他的質,甚至他的面相也會改變,孟子說:“淬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仁德天道在一個人的生命中,遊周于全身,他不僅是精神變化,連面貌都會變化,甚至整個形體都産生變化,這叫作“變化氣質”。(掌聲)氣質是天生的,我們人類再也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讓它變化了,除了讀書之外。不過,所讀的這個書呢,一定要是從天地而來的書,才會有“旋乾轉坤,巧奪天工”的效應。所以讀經,讀聖人之書,讀天地之智慧,等于我們人生随時都在重生,重新改造自己。老天生下一個人人,陰陽調配的比例已經定了,雖然已經定了,但還有留有一些的空間,可以用某種方法讓氣質産生變化,不是往壞的地方變化,是往高明、光彩的方向變化,也就是彌補天生的不足。尤其是一個孩子,他更接近天地,他變化得更快。縱使先天是比較污濁的生命,我們也能透過人爲的努力,讓他的生命跟聖賢相感應,跟天地相感應,于是他的生命會漸漸清明起來。在讀經的時候,是默默的,不知不覺地感應;等到解經的時候,他是自覺的感應。這些感應會變化他的氣質,變化他的心性,于是,這個生命更會向往于道,他就會有行道的志氣,這個從自己志氣而來的行道,才是真正的“行經”。你沒有去大量的讀經,沒有經過長期的醞釀,沒有讓他從心靈裏領悟經典,融彙經典,請問他怎麽去行經?他所行的難到真的是合乎聖人之道,合乎天地之道嗎?所以,我們的教育的安排,是順應天地的,是順應自然的,是順應人性的。既然順應自然天地人性,就是最簡單的,就是合乎大道的,這叫大道至簡。(熱烈掌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