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快樂的六個祕訣

19300167799770132502929688002_950

儒家有憂患意識,總是擔心百姓生活困難、教育不足、未能擇善固執。但是儒家出於真誠,修己安人,心中永遠洋溢悅樂之情。「君子三樂」,意在成己成人;「反身而誠」,其樂操之於己;「人生六境」更是終身修養的目標。

儒家對於快樂,向來深具信心。孔子過著簡樸生活,但是「樂亦在其中矣」( 《論語.述而》);他的學生顏回生活窮困,但是「不改其樂」( 《論語.雍也》)。關於快樂,孟子提出更多描述,只要略加察考,便能發現一個特色─孟子會同時注意「樂」與「憂」。

他鼓勵齊宣王多為百姓著想,他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同天下人一起快樂,同天下人一起憂愁」,這是稱王天下所必須做到的。但是,如果「樂」成為安樂或享樂,「憂」成為憂患或患難,情況就不同了。孟子談到「天降大任」一段話時,肯定考驗是必要的過程,結論則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憂患中能獲得生存,安樂中會招致滅亡。

孟子認為自己飽經憂患,並且得到天降大任。他說:「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孟子.公孫丑下》)他的口氣充滿自信,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快樂呢?以下試述孟子的快樂觀。

(一)君子有三樂
孟子宣稱:君子有三種快樂是超過「稱王天下」的,這話值得認真傾聽。分別為: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盡心上》)他說的有道理嗎?

第一,父母都健康,兄弟都無災無難。這聽來像是狹隘的家庭主義,只管自己的家人平安。這種快樂會勝過君臨天下嗎?天下具備這項條件的人比比皆是,但為何不見他們如此快樂呢?原來孟子另有深意。父母俱存時,遇到老年人,比較容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因而真誠表現出尊敬與禮讓的態度。在兄弟無故時,遇到同輩的人,比較容易把他們當成兄弟看待。然後,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也就比較容易實現了。

簡單說來,人性是向善的,而「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因此,要實現善,必須先關懷及珍惜「別人」。父母俱存與兄弟無故,使大家更容易做到這一點,更有可能行善以完成人性的要求。所以,孟子所說的快樂,不是只在意家人平安,而是考慮到自己的人性能否順利實現其潛能。這是身為人最根本的快樂。

對上無愧於天,對下無怍於人。天給了我這樣的人性,向善的人性,所以我走在行善的路上,即可無愧於天。同時,善涉及了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所以行善即可無怍於人。孔子認為,君子要知天命與畏天命( 《論語.季氏》);到了孟子,把天命與人性做了合理的連繫,「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盡心上》)能夠事天,其快樂自然勝過君主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裡把教育當成快樂,其實也是在奉行天命。孟子引述《尚書.泰誓上》所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說的屬於「作之師」,這不是在回應天命的要求嗎?至於「英才」,則儒家向來認為「有心上進者為英才」,如此可以培育優秀的下一代,使未來更有希望。

因此,以上三種快樂,代表了「順天命以完成人性」的三種作為。至於稱王天下之樂,在此實在相形失色。

(二)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未必時時與人相處,即使與人相處也未必事事皆可如意。因此,懂得如何自處或對待自己,是人生必學的一課。孟子說了一句心得,可謂發人深省。他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盡心上》)這句話分為三小段,其中第一句最抽象,第二句最讓人嚮往,第三句則比較落實。

「萬物皆備於我」在說什麼?「我」是指每一個人,萬物在每一個人身上都齊備了。表示每一個人都沒有缺憾,都具備了所需要的一切。換言之,即是對萬物一無所求。只要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條件,像顏淵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論語.雍也》),然後天地雖大、萬物雖多,與我有何關係?富貴榮華、名利權位,又與我有何相干?

「反身而誠」是說反省自己做到了真誠,不為任何利益而損傷道義,也不為任何理由而委屈別人,保持光明坦蕩的心胸,那麼就可以體會「樂莫大焉」的意境了。當然,所謂真誠,並非自以為是,而是隨時可以展現為具體的善行。孟子談到,在做到「仁、義、智、禮、樂」之後,就會快樂起來,到「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地步( 《孟子.離婁上》)。

然後,努力實踐推己及人的恕道,就是行仁的最近途徑。孔子所謂的「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不可脫離人我之間的關係。孟子談到真誠時,也不會忘記由恕(將心比心)來實踐仁。

由此觀之,儒家的快樂觀很清楚,就是在明白人生正途之後,堅定心志往前走。人生正途是順著人性的要求而展現的。這樣的人生始於明白善是什麼,再出之以真誠,由內而發產生力量,使自己主動行善。為了完成這個目的,有所犧牲在所不惜。所以孔子會說「殺身成仁」( 《論語.衛靈公》),孟子會說「舍生取義」( 《孟子.告子上》),明明是犧牲生命,但卻使用「成、取」兩字,反而像是大有收穫。學會上述思想,人生操之於己,快樂自然也將如影隨形。最後,在抵達生命終點之前,人還可以朝什麼境界去修養呢?

(三)人生六境
孟子評價他的學生樂正子是「善人也,信人也」,接著說了一段人生六境,原文如下: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孟子.盡心下》)下文依次分析之。

1.「可欲之謂善」。這句話的主詞是人的心,而不是人的身。孟子說過「理義之悅我心」( 《孟子.告子上》),可見人心覺得可欲的即是理與義,可通稱之為「善」。人的行為(如孝、悌、忠、信)使我心覺得值得欲求,此一行為即可稱為「善」。但是,這種行為是否出於別人的要求呢?

2.「有諸己之謂信」。善行不是出於別人的要求,而是自己真誠去做的,是由真誠引發內在力量去完成的,這樣才可算是「信」。信是真實之意。

3.「充實之謂美」。由真實到充實,是說在「一切」人我相處之事上,都能做到善,由此彰顯人格之美。

4.「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長時期彰顯人格之美,以致發出光輝,足以照亮四周的人。這樣才可稱為「大」。孟子口中的「大人」常指德行完備的人,即是此意。

5.「大而化之之謂聖」。不僅發出光輝,還能進而產生感化人們的力量,造成化民成俗的效果,這樣的人即可稱為聖人了。孟子所謂的「聖之清者,聖之和者,聖之任者,聖之時者」( 《孟子.萬章下》),皆有類似的表現。

6.「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在聖之上還有「不可知之」的境界,表示人性的潛能是無法限制與難以想像的。古人以為「人是萬物之靈」,孟子這句話是對「靈」字的最高禮讚。儒家肯定人可以做到「止於至善」,只是無從描述罷了。

孔子曾感嘆「莫我知也夫」( 《論語.憲問》),孟子確實了解孔子,他的學說可以化解孔子的感嘆。孟子也曾聲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世人只須靜下心來仔細省思孟子的言論,就可以領悟他的學說要旨。孟子不需要別人為他辯解,他自己的言論即可構成一個圓滿的體系。

國學與人生
作者: 傅佩榮
出版社:天下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