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經教育理念 (3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中國人的身分證

 

高大鵬  撰

 

——談現代人讀經的問題—— 

關於讀經,國內曾經有過兩次重要的筆墨官司。

一次是在民國二十三年前後,當時由陳濟堂在廣東、何鍵在湖南,以及宋哲元在北方,以方面大員的身分提倡讀經。民國二十六年,何鍵先生還在三中全會提出過一個明令讀經議案,希望中小學十二年之間,讓兒童讀孝經、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到了大學階段,更當選讀他經。另外,冀察兩省也都提倡過中小學讀經的辦法。這一次的提議曾遭到胡適、傅斯年等新文化人物的反對,因此全國性的讀經政策並未實現。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 書 還 是 看 精 品

杜潤珉

逐漸數字化的世界使人類生存空間日見仄逼,越發抽象而枯燥;置身日益尚術和拜欲的當世,競爭的狂濤能把一個人生命的有限時間淹沒;知識的海洋茫茫無邊,技術的群山峰巒迭障,而創新又要求人們盡可能地博學多才,這是一個很尖銳的矛盾。

創新——究竟應該從哪裡著眼?

對人類自身感悟和生命價值的探尋,促使更多的人回歸、堅守心靈的領地。

今天資訊空前發達,科技的催產,使電視繁衍出了一大堆的頻道;英特網上的信息傳播量,已經以兆為計算單位。今天的人知道的東西夠多了。面對聲像充斥而縮減的大削價生活,許多人明白: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對所獲得就只能侷限在“知道”階段,懂得再多於人生發展也無太大幫助;而通往心靈的捷徑莫過於求知、思索和緬懷——這些,讀書的整個過程都可以得到,那裡才有真正的人類終極關懷和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我認為讀書是我唯一的快樂”(富蘭克林);“熱愛書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愉快,舒暢,它會幫你辨別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別人和自己。”(高爾基);亦像我國詩人流沙河常引用的那句古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光明燭,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開口笑。”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12/09/28(孔子紀元二五六三年圣誕日)

地點:北京泰山飯店齊魯廳  記錄:清和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來參加我們盛會的嘉賓,大家早上好

  我們確實選在一個很特別的年頭,孔子紀元二千五百六十三年,也就是西元二零一二年,其實就是民國創建一百零一年。為什麽選在這個年頭?因為一九一二年也是民國創建的第一年,我們中國二千多年,就是從孔子以來我們教育的一個傳統,從基礎教育開始,人生三歲五歲七歲八歲,或許十來歲,總之哪一年入學讀書,哪一年就開始讀經,這個傳統一直到一九一二年,才被民國的教育部總長廢除。那是在開國的第一個月(元月)十九日,這是一個朝代開朝的第十九天,他下令全國所有讀書人、讀書的孩子。古時候是不能下令的,因為古時候的讀書孩子都散在民間,但是到了清末民初,政府把所有天下的孩子收歸到體制學校,所以他可以下令,下令這些孩子都不要再讀經了。

這對於一個國家,在中國來講就是一個朝代,開國開朝是一個非常不祥的徵兆!在五月的時候又下令師範學校的學生也不讀經了,讓所有教孩子的老師斷絕了這個讀經的教學觀念。同時下令各級學校,就是從小學到大學所有校園裡面不准祭孔,因為在當時任何一個學校校園裡面應該都有孔子像,乃至於有侍奉孔子的地方,那么每年到了今天九月二十八日,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都要祭孔的,由國民政府下令停止祭孔。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民國九年(一九二0年)胡適之先生建議國民政府把小學的語文課本一律改成白話文,從此以後不只沒有讀經的傳統,也沒有文言文的教育,也就是說經史子集是不需要再讀了,因為如果從小只讀白話文的結果長大以後當然不能讀五千年的書,不能讀五千年的書還沒有關係,難道白話文的程度就好了嗎,也不見得。所以民國二三十年代,出了一批所謂的白話文大師,那些大師哪裡來的,那些大師都是從小沒有讀過白話文的孩子長大的!(眾鼓掌)

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百年來,就是從民國元年開始的廢除讀經到今年是民國一百零一年,剛好是一百年。這一百年來,語文教育的失敗,為什麽失敗?不是它違反了中華文化,更不是它違反了孔子,乃是違反了教育的理論。那么為什麽會違反教育的理論?那是違反了人性。一個違反人性的國家,一個違反人性的朝代,它能夠長久嗎?所以中華民族這一百年來我們不要怪罪是哪一個民族欺負了我們,中國歷史上曾經有許多的民族也欺負過,但是我們并沒有倒下去,用顧炎武的話說“我們只有亡國,沒有亡天下”!(眾鼓掌)

當今一百年是中華民族的子孫,自己反對了他的祖先,又斷喪了祖先的傳統和智慧。一個民族的子孫不能繼承他祖先的傳統,并不一定是罪過,但是在中華民族這個特殊的民族的歷史當中,我們要看看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到底是爲了自己民族,來把他的自己內心的感受、感覺,一個主觀的觀念提出來,然後傳給子孫嗎?如果這樣中華民族的子孫會二千多年都受他的控制嗎?那假如不是,他必定有合乎中華民族這個民族的心性,是從這個民族的根本智慧發出來的教導,於是它就可以形成中華民族的傳統。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志氣,家長又有期待呢?他是不是唯讀到十三歲?因為三年還沒有讀完。所以他可以讀到十五歲,十八歲,那到底要讀到幾歲?如果一個孩子從胎兒開始,他是否讀到十三歲就一定要切斷呢,一定就不讀經呢?這要怎麼判斷?我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篇:讀一本書,其實是讀一個生命

 

各位晚上好!

 

本來要我來這裏跟各位講一些課程,我也不曉得要講些什麼,所以就只定了兩個題目,其他的題目我說到了以後再說。那麼這幾天呢我也感覺到了我們所有學員好學的精神。大家在課外的時候,都還來找我私下的談論,而且所提出來的問題都很有深度,而且對整個時代,也都能夠有相當的精確的反映,也就是說,這是這個時代普遍的問題。所以假如是我們各位學員有意思想要談什麼題目的話,其實也可以跟我建議。那麼等一下大家也可以建議一下,或是來找我,或是寫條子給我,我才更能知道各位需要聽什麼樣的內容。要不然的話,由我來選擇講的內容,不一定能符合大家的希望。如果大家沒有特別的想法,那就照我的預定;如果有的話,那請告訴我。

 

那麼原來所定的主題是講論語,這個論語也不知從何講起;那麼今天就開個頭,就講一個題目叫做論語的讀書法,或說怎麼讀論語。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我們先提出一些定義。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一種年齡: 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財貴教授 述說  楊定一

 

我昨天從臺北要來香港的時候,坐在飛機上看一本書看到的。這本書是臺灣一位很有名的醫生,也是一個生物科學家——叫作楊定一先生,他寫的,他最近出的一本書。楊定一先生是王永慶先生的女婿。那十幾年前我去美國作讀經巡迴演講的時候,到了紐約跟紐則西這兩個地方演講了大概五、六場,就住在楊定一先生家,因為他那時候在美國,就是所以跟他交上了朋友。那麼楊定一先生呢,他從小就隨著他父親(他父親也是一個教授)到巴西(移民到巴西),而楊定一先生他的父親叫作楊振民(振作民眾的振民,楊民)。楊振民先生呢養孩子養的很好,那麼因為他有一個很懂得養孩子的夫人(就是楊定一的母親),她是做護士的。而她養孩子並不一定從護士的角度把孩子養好,是因為這個母親聽他們的長輩,她的母親的母親流傳一個養孩子的秘訣。她說孩子一出生了以後,有些孩子是很喜歡哭,那孩子哭了的時候你就要去注意,他是在哪一方面不舒服,在生理上是不是餓了,還是在哪一方面有什麼其他的原因讓他不舒服,如果都沒有,有沒有大小便讓他不舒服,都沒有,那就判定他是心理上的問題,他心理上有一種需求啊,而這種需求呢他用哭的方式變現。那麼家傳的方法就是不可以理他,所以啊楊定一的母親養孩子的時候啊這個孩子還小剛出生,是半個月、一個月,孩子哭的時候就不理他,那有些時候孩子是哭了一陣子就不哭了。那她說她曾經有經驗,這個孩子哭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整個喉嚨都要哭出來了,但家裡人呢,就在那邊握著拳頭忍著忍著,大家互相鼓勵互相勉勵,不可以去不可以去這樣子,一家人都不可以去,硬是讓他哭到他累了睡著了。她說那個心裡煎熬是很難過的,但是從此以後那個孩子就不哭了。那當然大家聽了這種養孩子的方法,很多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很殘忍,所以有的人不敢用,但它確實是用這種方式把她的孩子都培養的很好。她家有四個孩子,他們家有十二個博士,為什麼?因為四個孩子,男的娶了媳婦也是博士,女的嫁的丈夫也是博士,那四個孩子變成八個人。八個博士,為什麼十二個博士呢?因為其中四個有兩個博士,所以一家有十二個博士(眾鼓掌)。但是我不是說都是因為哭的時候不理他才成為博士的(眾笑),就是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知道他們有一種智慧(養孩子的智慧)。還好我們現在推動了讀經寶寶,孩子不會讓他哭的,孩子是本來就不哭的,你就不必這樣子心裡煎熬了。像廣州孟母堂何海輪老師,在網路上曾經寫他的孩子是讀經寶寶的故事。他說他的孩子是從懷孕,簡直從還沒懷孕就開始讀經了嘛,整天都在經典的聲音裡面,因為他們是開讀經的(開讀經學堂的)。這個孩子出生了,這個醫生啊照慣例把孩子倒掉起來,屁股就打下去,打了第一下孩子沒反應,不行,再打第二下還沒反應,用力再打第三下,孩子哈哈笑了(眾笑)。這個孩子一個月沒有哭過一次,所以這個讀經的孩子不需要像他們這個樣子那麼忍受了。

 

這個楊定一他們幾個兄弟姐妹都很傑出,尤其是楊定一先生最傑出。他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讀很多書了,因為他們父親也是老師(老式的讀書人),也讓他多多少少讀一些唐詩、宋詞之類的,然後到十三歲的時候已經能寫文章了,他十三歲的時候曾經給鄧小平(中國的鄧小平)先生寫過一封信,讚賞他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這個口號,十三歲就寫信給鄧小平。他十九歲就得在美國很有名的醫學院的博士,十九歲得醫學博士。二十一歲再得第二個博士,所以他二十一歲就雙博士了。他二十六歲還是二十七歲的時候啊就當了全世界的最有名的醫學院的生物科技的系主任,是全世界最年輕的系主任。那麼像這樣子的人我去到他家,他帶我來來去去聽演講,他就聽了五、六場演講。第一天的第一場演講下來我住在他家,他就跟我說他十九歲以前最少看過一萬本書,但是他今天晚上拿《老子》來讀,他說這一萬本書不及一本《老子》。那他從此也就叫他的孩子開始讀經。那麼在臺灣也產生很大的轟動,因為他的女兒去年還是前年就是到哈佛去讀書,稱為哈佛女孩啊,那麼表現非常的出色,所以他們一家表現的都很出色,然後楊定一先生在臺灣也算作是一個推廣讀經的人,大家對於他們家族的成功都非常的讚賞。

 

那麼楊定一先生呢他後來當了一個很出色的醫生,而且從生物科技立場做很多的研究,跟他一起研究的人都得了諾貝爾獎,所以一般人都認為他是諾貝爾獎級的人物。那他後來研究醫藥,他也希望改善地球的土質、空氣、陽光和水,他都有他的獨特的成就。有一次因為王永慶先生他在前幾年曾經發起一個捐助教育的運動,除了在北京發起希望工程之外,這王永慶先生發起建一萬所(協助大陸建一萬)所學校,那麼只要來申請他那就捐助一半,看這個學校要花費多少,幫學校改建,那他就出一半。那有很多的地方都來申請,他希望建一萬所,但有個條件凡是我所捐助的學校,都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要做品德教育,第二件事是要讀經。所以為了這個事情,他交給楊定一先生來辦,楊定一先生就請我到他辦公室。那麼到辦公室他就給我介紹他近來的研究成果,我不知道後開他就回到臺灣做了一個生物科技的一個基金會的董事長,他來做研究。其中有一種研究很奇特,我跟大家說一下啊,這個我永遠忘不了的。他就拿一塊好像石頭的東西給我,說你拿起來看看,我拿起來哎這個石頭瞞重的,他問我說哪是什麼,我說這好像是石頭,他說不是,那是陶器,陶土。那我說這個陶器比一般的陶器還重,他說是的,這個陶器的分子很密,它的硬度是花崗岩的六倍,花崗岩已經很硬了,這個硬度是花崗岩的六倍。那麼一般的陶土經過燒制是燒不出這樣子的硬度的,他說這種陶叫作冷陶,什麼叫冷陶?沒有經過溫度燒的陶土,那沒有經過溫度燒怎麼會有陶土呢?從古以來我們人類就是或許是天災打雷了,這個室內起火了,然後地下的土被火燒過,然後呢結果轉硬了,於是人類就發現原來用火來燒土它會轉硬,於是人類就發明瞭陶器。那麼現在呢不用火燒,它可以成陶器,它成為冷陶,他說這是世界先做出來的。然後他又想,因為他讀遍古今中外的書,他又想埃及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這個石頭都是幾方丈的面積,它是很厚的,每一個石頭都重幾十噸,而埃及金字塔用幾千塊石頭這樣子堆積起來,堆積起來之後它各種的幾何角度不差一分一毫,而且堆的那麼高,到底用什麼方式把石頭運上去去的,很多人都在研究,是從哪一座山打這些石頭來,一座山有那麼多石頭,這個石頭打的這麼方正這麼完整嗎。他說這個石頭那麼大,但是石頭跟石頭之間的縫,一張紙是插不下去的,就是說緊密,緊密到一張紙插不下去。但是要知道這個地上的東西遇到熱會脹的,遇到冷會縮的,這個脹縮之間如果你的石頭之間太密,它脹的時候會蹦破了,而金字塔幾千年沒有發生過蹦破的情況。那這個石頭怎麼運上去的呢,而且他們為什麼能夠維持的這麼好,還有而且他的脹縮的程度會那麼小呢?這個楊定一先生就推測,那些石頭不是從哪一個山上拿下來再打造的,那些就在當地造的,用當地的那片的土,然後用冷陶技術做起來的,他說這個還沒有得到證實。我聽到這個我嚇了一跳,從幾千年前埃及人就有冷陶技術,是不是真的,不曉得。然後他說這個冷陶做起來其實也不是很困難,經過也不很多。這個冷陶呢含有很大的能量,住在這個屋子裡面呢可以長壽,我就想將來我要請他建一套冷陶屋,是他的研究,很了不起。然後他改善土質,改善土壤。在巴西那裡有一個火山,火山口(以前爆發的火山口),那個地方的土地是很貧瘠的,一根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經過他的技術改良之後,它種植不僅是可以種植,而且它所生產的農作物啊,真的是了不起,這本書的照片就有,他的蘿蔔跟手背一樣長,蘿蔔這麼長,每一棵蘿蔔都是這麼長,他改善土質。最最重要的是他發明瞭許多的醫藥,他這個醫藥(因為他是醫生),他是學西醫的,但是他認為醫藥一定要合乎人的身體,而人的身體要合乎自然,而最瞭解自然的可能不是現代人,是古代的我們的祖先。所以他每次發明瞭一種醫藥,用最現代的科技發明的一種醫藥,他就要去考察,他考察有三個標準點:合乎不合乎中國古代的《黃帝內經》、《傷寒論》這些理論;第二點合乎不合乎古印度的醫學;第三點合乎不合乎古埃及的醫學。所以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如果他現在發明的最新科技(用最新科技發明的藥)如果不符合這三個古老民族的古代的醫學思想他就不用,如果合乎的他就用,所以那他說他的醫學他稱他的醫學叫作真原醫,就是真正的最原始的醫學,其實原始不是最古老的意思,那個原始也是最現代,而最古老跟最現代他都是最原始的,為什麼?它合乎天地人生之道。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期:  2006/09/26   發言人:  陳筠樺    主題:   請問王教授-嬰兒讀經法    

 

內文:

 

自上了教授的課回來即依照教授指示同時撥放國、台、英、音四種課程CD給寶貝聽,雖相信教授理論卻擔心自己方法錯誤,因此想再次請教王教授,我將四台手提音響擺在一起撥放,四種聲音雜在一起,幾乎無法辨識內容,好像只聽到吵雜的聲音,是不是應該分開不同方位擺呢?如果用輪流撥放效果會差很多嗎?有多少嬰兒用過這樣的方法?他們聽了之後反應如何呢?我不想浪費寶貝的學習時機卻又怕自己用錯了方法,有時撥放了一整天,自己一無所獲,因為聽不清楚,只好一直說服自己寶貝聽得懂,但時間愈久意志力愈薄弱,所以希望教授再給我一劑強心劑。

  

日期:  2006/10/16   發言人:  王財貴    主題:  Re:請問王教授-嬰兒讀經法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讀書經歷和讀經推廣之初心--王財貴

 

  (問:王老師您好,我下面的兩個問題可能對您有點冒昧。您一直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榜樣,您之所以成為今天我們所有人心之嚮往的老師,您是怎樣一步一步成就的?第二個問題是,您的人生從開始到現在,您對自己是怎麼評價的?)

A,

讀經推廣源于自然*

grK*J  王師答:說明白也不容易,因為生命是很多方面,是很整體的,很難說是哪一個機緣造成如此。有一些記者在我演講之後採訪我,他問說:“是什麼樣的特殊機緣讓你這樣堅持推廣讀經?”我說:“你不要把我看成是洪秀全,因為洪秀全在一次大病昏過去三個月之後醒過來了,他就開始胡言亂語,他說他的父親是上帝,耶穌是他的哥哥,他是耶穌的弟弟,然後開始招募很多人,就開始了太平天國。我不是因為大病一場之後,才開始推廣讀經的。”(眾笑)G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經典談多元文化理念的倡導

    關心讀經發展的人士,不能不注意一個問題,我們讀經是為了什麼?為什麼要讀超越時空的經典著作?這些超越時空的經典著作到底包括哪些?如果我們把宗教典籍排除在外,其完整性將會如何?有人說,“兒童讀經不限定於某個教義的傳揚,但是,如果對中國傳統文化深入一點,便會發現避談佛、道二教,就像談到歐、美傳統文化,卻避談以聖經為核心的基督教等等宗教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提倡讀經有一個重要目標是繼承人類歷史上所有優秀文化遺產,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在中國主要有儒道釋三家,在西方則有聖經古蘭經等等,所有這些經典都應該得到繼承和發展,而且都應該注意擺脫宗教色彩,將其發揚光大,造福人類。

       經典著作何以超越時空?不僅超越時間,而且超越宗教、國家、種族的範疇。世界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現在科學家說空間也是多維次的。許多優秀文化和宗教,一般人看到的僅僅是樹葉,而忘卻根本。我們應該拓寬心量,不能因為接受儒家就反對道家佛家,也不要因為信仰基督就忌談佛教道教。實際上不同的宗教文化,它們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則是大致相同的,也就是它們的根是相同的,只是因為所教育的物件和所處的時間空間等環境的不同,在教育手段方法上,以及在深度上有所差別,有所側重,在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我們應該相互溝通交流,相互包容,相互幫助,多元文化的理念應該得到大力弘揚。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論「讀經」的價值與效用

<<鵝湖>>437期  2011.11.-

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陳立驤博士

近來因總統選戰之故,使「讀經」成為一重要議題。有支持者,有反對者,亦有不置可否者。而本文,即擬探討此一議題,以:一者,呈現「讀經」的各種價值與效用;二者,為「讀經」運動提供一堅實的理據。惟在正式論述之前,實有必要說明「經」一詞的意義,以利下文的進行。\

所謂「經」,即是「經典」,它至少具有以下五義:(

(一)最狹義的經典──特指宗教哲學上的聖典;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據大腦生理學家們的研究報告指出: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從出生到3歲就已經完成了60%(每年成長約20%),而且這三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歲,腦細胞的組織完成了80%,從6歲到8歲,這2年腦部的發育達到了90%。也就是說兒童要進小學一年級時時,聰明與否,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祇要看看前面的統計數字,不難發現一個結論:0~3歲之間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階段,假如不能把握這個時期,年齡越大,啟發、培養的功夫就會越費力,效果就越差!

讀經典會不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

孩子的壓力從那裡來?為了考試而考試、為了成績比別人好、為了不被老師罰寫罰抄罰站而拼命地做作業、為了認幾個字而狂抄生字表……!讀經典恰恰為了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提高孩子的終生學習能力。從時間上來說,每天只需花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來讀經典就可以了,早晚總讀十遍,不用多久,所讀的內容想記不住都不行,因為每天花的時間不多,所以不會增加額外的學習負擔。此外,讀經典不用考試,孩子沒有思想負擔,研究表明,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是最高的。祇要堅持每天讀十幾分鐘,久而久之,自然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自然培養了孩子愛學習的習慣,祇要孩子愛學習,拿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就祇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了,又怎麼會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呢。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田真《超右腦照相記憶法》第五章 

猶太人的教育:從一歲半開始讓孩子背誦《舊約》

猶太人是非常優秀的民族,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約有30%都是猶太人。

猶太民族為什麼如此優秀呢?因為這個民旅非常重視知識.從孩子一歲半開始就對他們進行記憶訓練。

猶太人對兒童教育的主張和其他國家完全不同。很多國家的教育只是著眼於眼前,例如日本,日本的教育就是為了應付眼前的考試;而猶太人的教育則是著眼於未來。可以說,日本教育的目的是為現在所用,而猶太教育的目的是為未來所用,因此兩種教育對兒童的期望不同。猶太教育要培養的是能夠創造猶太人的未來、實現猶太人夢想的下一代。

猶太人在孩子剛會說話時就開始教他們讀《舊約》。在猶太人看來,由於擔心孩子不明白而錯過教育機會,只是父母的一種過分保護而已。

為了在孩子身上種下好種子.猶太人讓小孩子學習記憶。因此可以說,猶太兒童從一歲半就開始有意識地接受記憶訓練了。到了三四歲時.他們開始在私塾裏面學習。每個孩子剛走進教室時都會受到大家熱烈鼓掌歡迎,以讓他覺得學習是快樂的;也許他會在打開的書本中發現葡萄,這是為了讓他覺得學問是甜美的。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的內容要把握

 

你教他什麼嗎?那到底我們教一個孩子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去思考過呢?這個問題不是擺在面前非常明顯的嗎?不是大家都知道嗎?但是,你有沒有真的知道?什麼叫作真的知道?我們只要問一個問題就知道了,就能夠測驗出來一個人是不是真知道。我有時候去學校裏面演講,尤其我常到小學去演講,在演講當中提到這個問題,說教育的內容要把握,我就說:請問各位老師你知不知道你在教你的學生什麼教材?大家都說:我知道啊。那我說:我的問題可能你沒有聽清楚,我不是問你,你現在教的什麼教材而已,我是在問你知道不知道你為什麼教這些教材?哎,這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了。一個老師知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教這些,他已經在教這些了,我們要知道你為什麼要教這些?你若連要教這些還是不教這些都不知道,你為什麼拿這些來教?這不是糊塗嗎?所以,一問到這裏大部分的老師都不能回答。有些聰明的老師會說:我知道。我說:為什麼?他說:因為校長叫我這麼教。(眾笑)大家都覺得可笑,對不對?不過,你想一想:現在天下的所有學校老師是不是都因為這樣子,所以教你孩子這些教材。你還要笑嗎?你覺得可笑嗎?如果你覺得可笑,那真的這個世界是可笑的世界,到處都很可笑。而你是做家長的,你認為老師這樣是可笑的,我就問家長說:各位家長,你知道你的孩子現在在學什麼功課嗎?當然知道,我天天都在指導。我就問我就說我的問題沒有那麼簡單,我是問:你為什麼這麼認真指導你孩子這些功課?家長就答不出來了。聰明的家長會說:因為這是老師佈置的。各位,這也是可笑的,對不對?是因為老師佈置的,所以我就要認真地指導。但這句話也不是完全錯,假如他的背後又講一句:因為我知道老師所佈置的功課對我的孩子都是很有意義的,我為了我孩子生命的意義,所以我認真地指導他功課,這個家長了不起!假如老師也是這樣,為什麼你教這些功課,因為校長要我教這些功課,而且我知道校長所要我教的這些功課是對人生很有意義的,對我的學生是有重大價值的,所以我就遵照校長的意思來叫孩子這些功課,這個老師也了不起。你如果是這種家長,孩子的老師如果是這種老師,我恭喜你!而且恭喜你的孩子!假如不是,我告訴各位,你在殘害你的孩子了!不是嗎?所以教育的內容要把握。

 

   在師範學校裏面,師範學校就是教一些大學生,然後這些大學生將來要出去當老師的,在師範裏面的教育,這些師範大學的教授教學生的時候都告訴學生:你將來出去要教這些教材。從來就沒有叫學生思考一下,這些教材是不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剛才才說一塌糊塗就是這個意思。我現在並不是一定說我們現在的教材沒有意義,我只是說我們要去思考它是不是有意義。請大家不要誤會啊,誤會我都在批評別人,因為我講話的時候的口氣或說大家聽起來如果不善聽,會有這種誤會,誤會我在批評別人,我在批評我們現在的老師跟家長。其實我不是在做批評,我只是在講道理,說我們要不要先思考一下這些教材有沒有意義,我們才認真去教這些教材,我只講這一點。(眾鼓掌)甚至我們如果再追問下去,就會有很多人心裏很不安、不高興啊。

 

    比如說我們要追問下去,我們就問校長:請問校長你為什麼要老師教這些教材?校長會說:這是國家規定的。在臺灣是這樣說啦,在大陸我不知道啦,在大陸我不敢問啦。(眾笑)所以這是臺灣的故事啊。我問臺灣的校長說:你為什麼要老師教這些教材?他說:這是教育部規定的。我如果到教育部問教育部長說:為什麼我們全國都教這些教材?我們教育部長會說:因為美國人這樣教,所以我們就這樣教。各位,這合理嗎?大家會知道不合理。但是,我們就是這樣辦的,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辦的,你知道嗎?中國人在這一百年來喪失了思考的能力,至少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我們中國人從不思考。我並不是說美國的教育是不對的的,我並沒有這樣講啊,你要告訴我美國是對的,所以你這樣做,你了不起!你不是跟著美國走,你是跟著自己走。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教育學者他來跟我說:因為美國教育是對的,只是因為它是美國,而美國現在是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美國模式”,成為全世界的。而我們中國應該跟上世界的腳步啊,我就請問: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世界走的方向是對的,所以你跟世界的腳步?還是只要世界的腳步你就只跟?這是不一樣的心態啊,我並不是說不要去跟世界的腳步,我是說:世界的腳步你要想一想,是這個意思。跟著世界腳步啊,確實是一般人不再思考的問題,只要世界的腳步就對你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   我把兒子送到美國竟然這樣教育  這篇文章 ,王財貴教授 有精彩回覆。 
 
王教授  回答:
 
這篇轉文以前看過,不記得回過沒有。但莊周的回答是把握了重點的--記誦和創造力之間存不存在矛盾?──這是近代中國教育百年的迷思所在。@其實,這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因為這是個假問題,這問題的產生是由於思考的混亂,如果理清了思緒,就自動解決了。但這個問題卻好像真的一樣,而且困惑中國足足一百年,造成莫須有的災難,真令人不可思議,令人浩歎。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約《論語》一百——王財貴教授  寄語

    

 

生命的創意,是最大的創意,最深遠的創意。要開發年輕人,生命的光明;要鼓舞年輕人,生命的理想。——王財貴教授  寄語【相約《論語》一百】大學生夏令營

 

只要一個人把任何一部經典誦讀一百遍,他必定能從經典中提升其為學的能力,必定能從經典中領悟為人處事的道理,必定能變化氣質、開闊胸襟、啟發智慧,而這些不正是大學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嗎?這一百遍必將影響其一生!

——全球讀經教育首倡者  王財貴 教授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解經方法——移注法        王財貴教授講述 

 (一)從今天以後,自己立志,立志讀《論語》兩百,《論語》三百,甚至《論語》五百,《論語》一千。所謂讀她千遍也不厭倦,讀她的感覺像春天。(笑)《論語》讀完了之後,你可以讀《大學》《中庸》,再繼續讀《孟子》,你也可以讀《老子》《莊子》《易經》《詩經》。希望論語一百之後你可以有《大學》《中庸》一百,《孟子》一百,《老子》一百,《莊子》一百,等等一百遍一百遍的讀下去。等到你讀過一百遍之後,就好像你的龍畫好了,你就可以去點睛。畫龍點睛,這條龍就破壁而飛!

你怎麼點睛呢?就是要開始去理解。我現在開始介紹給各位同學一個解經的方便法門。本來我們都知道,解經應該請名師碩儒來指導,其實在現在的社會情況中,很難請到。不過,德不孤必有鄰,這個鄰並不一定是你的鄰居,乃至於並不一定是現在時空下所存在的人,我們以古人為友,所以你就可以用注解來當作你的老師。各位同學如果想進一步解經的話,我建議用種簡單的方法,你去拿一本注解,然後做一種移注法

什麼叫做移注法?就是把古人的注解移到你的書上。假如你已經懂得的文句,就不需要移,假如有不懂得的文句,就從注解中抄到自己的書上。你開始解經的時候,一定是寫得密密麻麻,當把一部《論語》從頭到尾都移過注解了,你已經有相當的功力。但是還不夠,再拿一本新的《論語》來,再看,你是不是能夠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每一章都瞭解,不瞭解的再從注解中移注過來,移第二遍得時候你會明顯發現,你所抄寫的部分越來越少。這還不夠,還有第三遍、第四遍,乃至於最後拿到一本新的《論語》書,你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字是難字,沒有一個詞是生詞,那你就了不起了。

——恭錄 季謙先生2010815日首屆論語一百夏令營結營典禮致辭;$

(二)>現在我們把理解的時代放在應該理解的年齡,理解的方法很簡單,首先要解經。怎麼解經?解經方法很簡單,古人就做給你看啊,你看古人對經典的注解,都先注,這個字怎麼念,再注這個字什麼意思,單字解釋,然後一個詞語合起來什麼意思,然後這句話什麼意思,然後這一章什麼意思,都是這樣解經的啊,這不是很明白嗎?何必再人家講呢?所以只要懂得道理,你都可以自己發展出來。出們以後的孩子首先就要他做這一步。?這一步很簡單,要自己做也可以,要集合起來也一樣,這也不需要指導,就告訴他這個方法,現在已經確實有些孩子讀了很多了,讀了三十萬字以上,他的家長稍微有點著急了,也來問我,我說你還是叫你孩子多背吧,他說我們一面在背,一面也給他解釋解釋吧。我拗不過他,我說好,我教你個方法,叫作移注法,就是說你讀的經典是這些,你不是只有讀了背了,你自己要去瞭解意思了。怎麼瞭解?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要瞭解,那你要自己知道自己瞭解不瞭解,古人有瞭解的,你去學古人,古人有許多注《論語》的人啊,只介紹你一家比較可靠的,或者大家比較常用的,我的貢獻,大概就只能介紹這個。比如四書,我介紹你去讀朱熹的集注,這是一本最基本的注解了。那怎么做?你知道的你就知道,不知道的要求知道,就從古人的注解那裡看到,原來是這個意思。就把原來不知道的寫在你的這本書上,這本原來沒有注解的書,你就寫在那裡,這是我——不一定是發明,但是很多人一聽到這種做法,覺得很可行——稱為移注法,把注解移過來。這樣移過來每個字你都清楚了,才放過。

——恭錄 季謙先生20087月在深圳梧桐山《從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給讀經的家庭一個可期許的未來》演講文稿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讀經典 --卡爾維諾


讓我們先提出一些定義。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經讓班上學習低落的小孩有自信
 
 
tw8632206 
 
 
2009/05/26 02:23pm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文讀經國際觀         黃玲娟(華山書院讀經班小朋友熊慧行的媽媽)

  我的孩子熊慧行,今年六歲國小一年級。多年前,有幸得知王教授倡導的兒童讀經理論,而我們是佛教徒,於是自慧行兩歲多開始給他背誦一些經咒,前後有大悲咒、心經、阿彌陀佛經….等。幼稚園大班時,他已可以獨自讀誦淨土五經中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及由康僧鎧大師所譯的佛說無量壽經上下兩卷,而兩天可背完一部佛說無量壽經全文。這段背誦佛經的讀經教育打下了慧行早期的中文基礎,也培養了他濃厚的閱讀興趣。

  英文方面的接觸是一年半前的事情。慧行至今沒有參加任何英語補習班,完全是在家自學。使用的工具是坊間的英語教材及一些附CD的英文故事書系列。進行了近一年的時間,雖然孩子懂了不少常用的單字,也可以開口寒喧幾句,但學習的成效一直停留在原點,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果。失望之餘,思考再思考,我體會到語言的學習絕非侷限於「有能力與人溝通」的層面,只要天時、地利、人和,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秀的外語溝通者。孩子目前生長在台灣,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英語暫時派不上用場,中文讀經的成效提醒了我,唯一可行的就是利用現有的環境與資源幫助孩子認識英文背後所代表的文化領域,讓他將來能夠不畏不懼、落落大方的面對與接納中西文化的大交流。

  去年夏天,我們剛好搬到永和,而就在當時,興奮的得知王老師也已開始倡導兒童英文讀經,「英文常語舉要」一教材也即將出版。同年十月我欣然的帶著慧行加入了華山兒童讀經班的行列。孩子之前已常從我口中得知倡導讀經的王老師。第一次上課自然倍感親切與恭敬。而為了讓孩子一路堅持下去,回到家,我嚴肅的告訴他:「王老師是孔老夫子的化身,每週六辛勞的在這裏陪你們讀經是你們的福氣,老師的話就是孔老夫子的話,老師交代過讀經要讀到小學畢業那一天,所以我們要一直讀下去。」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