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日前一篇名爲《一個讀經少年的來信》的微信文章廣爲流傳,一時引發大衆對讀經教育的種種議論與關切。文禮書院助教老師把此文打印出來給書院諸生閱讀并請他們發表感言。今起陸續刊發數篇文禮書院學子就《一個讀經少年的來信》一文之讀後感。

 

本文爲去年秋入學文禮書院的學生范家鳴同學的回信。

 
惟生學長:

      您好,拜讀了您的文章,很好!從文章了解到,你已讀經十番春秋了,背誦了中文二十萬,可謂毅力堅忍,如無福氣,能爲此事乎?佩服,慶賀!

然而,我也從文章了解到你的經歷和疑惑,不免深感惋惜,雖然我讀經時間沒有你長,但我願意将我的經歷與你分享,或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問題一:何爲“老實大量”讀經?
 
這個觀念很基本,也很難把握。如今,全世界已有兩三千家學堂、私塾,每一家都聲稱自己是老實大量的,但是,真正的老實大量讀經學堂,卻少之又少。老實,指的是讀真正的經典,從源頭入,心中無雜念,只管誦讀,不管理解。大量,指的是時間大量,内容大量,最重要則是“信心”大量!《金剛經》云:“信心若淨,則生實相”。依此,不知你去過的學堂有幾家是老實大量的?或許時間、内容不成問題了,關鍵在于有沒有信心!
 
問題二:“老實大量”作用何在?
 
這也是個重要問題,我覺得,你的疑惑基本就在于此問題未澄清。在此試解之。


很多人聽說老實大量讀經法,都會把老實大量和“呆傻”劃上等号。殊不知《莊子》云:“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有人說老實純讀經是“死讀書”,雖然表面上看來,那種讀書方法是死的,但如果孩子是活的,人心是活的,則不會“讀書死”。孩子的心靈和經典在默默中會有深度的相契,反而慢慢會活出一種内在的文化氣息,況且在我聽說的事例中,也沒有“讀傻”的現象。
 
杭辛齋先生云:“不讀經,看注無益也;不熟讀經,看注仍無益也!”看你在文章中引用的經典章句,絲絲入扣,雖然你自己說你是平時看注解得益,但我認爲你也是将這些經典讀熟了才能信手拈來。不是嗎?
 
問題三:包本意義何在? 書院爲何設置錄取标準?
 
包本是一個對于老實大量讀經的驗證。其實包本并不難,只要克服心理難關,老實大量,自然能水到渠成。而一個人能一再用一兩個小時,将一本一本經典從頭背到尾,只從定力的訓練上說,也是工夫了得!

當然,如果學堂是“爲包本而趕工”,確實不妥,但如果是“熟讀自然包本”,則可放心,并非“功利主義”也。體制考試要拿到好分數,差不多也要把課本背下的,參考書則要吃透好幾本呢,何況我們所背的是一生有用的經典,那長長的背誦時光,并沒有白費。讀書當然要理解了才有用,按照季謙先生的讀經教育規劃,并不是叫人一生都呆呆讀經,但十三歲以下的孩子,或剛立志讀書的青少年,卻應該呆呆地讀,以爲将來的理解打下深厚的基礎,文禮書院設三十萬字之标準,并不是故意找人麻煩,而是用心良苦啊。
 
猶如種樹,種子需要一定的環境、時間,才能發芽。學堂三年到五年的純讀經就是讀書種子的播種期。三十萬字背誦量是一個可資培養成才的根基。民國初年也有學者欲爲時代培養人才而創辦書院,但後來未能如願,最大因素是社會廢經棄學已久,弟子雖有向學之心,但是沒有堅實的基礎,時過然後學,勤苦而難成,雖有名師,人才亦無從出也!
 
問題四:讀聖賢書,所爲何事?

季謙先生說:“能讀經的人是有福氣的,能老實大量讀經的人,是有大福氣的;上書院的人則不是現實的福氣可得計算,因爲他們把自己的身心奉獻于道。”牟宗三先生于《五十自述》中說:“生命原是混沌的,只是每個人沖破其混沌,透露其靈光,表現其性情,各有其特殊的途徑與形态。”爲學乃是不容易之事,求道更是不容易之事。唯得其道者,可沖破其生命混沌,得萬丈之靈光。經典正是道的結晶,是聖賢智慧的記錄。讀經,熟讀經典,背誦經典,是期待有朝一日可以與聖賢之心相契,讓自己成爲傳道之器。那提前的準備,是越多越好,越熟越好的。
 
問題五:外文“讀”經方法?
 
我實在不太想討論這一問題,季謙先生已把這一問題講過無數遍了。不過,既然你有疑問,我在此也就我所知的學習英文方法簡單談一下。
 
人天生就有語言學習的能力,可同時具備幾套語言系統,而不會混亂。聽和說的模仿力是越小越有天份,認字理解和寫作能力是越大越清晰。所以,外語學習的初步應當注重“聽”和“讀”,一時跟不上沒關系,多聽,自然可以跟上。至于“注音”問題,英文本是拼音語言,只要把字母和發音規則對上了,基本上是不必繞彎路去注音了的。
 
看你在文章中寫到幾個學堂“壓迫”你服從只聽背聲音的學習方法,使你更厭惡讀經教育的教條化,請勿如此。盡管學堂如此壓迫不是教學的上上之策,然而其中也有其合理而可取之處。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方法絕對正确,适用天下所有人。鑒于你已十九,其外文學習或應另尋出路,但讀經教育最主要的對象是13歲以下的兒童,念咒式的聽背應沒有大錯。背過四五本書了,再開解,其長進真的是如虎添翼,一日千里。
 
如果年齡已大,不想死背,我從一位很好的家教處聽來了一套英文的學習方法。分享與你,願你受益:
 
1. 選一本書,跟音頻從頭到尾聽二十遍。
2. 找出中譯,中英對照,大略了解其文義,從頭到尾跟讀三十遍。
3. 查字典,将所有查單詞之意思、例句抄在一本子上,背單詞及例句。
4. 繼續誦讀此書,總共讀過九十遍,即可換另一本更難的書。用此法讀過2~3本書,即有相當功力。可以從看得懂的書開始閱讀。
5. 語法不必專門學習,閱讀多了,自有領悟。
6. 語音糾正可查字典注音标,但還需以音頻爲準。
7,建議字典:英漢《牛津高階英漢雙解字典》英英Oxford, Longman,Cambridge。                     

問題六:實用主義:“讀經萬能”是真的嗎?

你于文章中批評“讀經萬能”,我曾經受過這種言論的鼓吹,也曾一度對此理論深惡痛絕。但後來我想明白了,這個“萬能”不是實質上的“萬能”,誰也不會相信一個孩子,讀了經就能做微積分,這是顯而易見的。這個“萬能”指的是一種内在的“功力”,孩子通過讀經,使他的心靈變得強大,他願意學習天下所有具有價值的事物;他的眼界變得廣闊,他會平等看待每一種學問,将天下學問融彙貫通。讀經還附帶的能使他的大腦變得發達,十三歲之前,通過誦讀來開發右腦的“融貫性”,十三歲後,通過理解來開發他左腦的“思辨性”。其實左腦的開發在教育上是無關緊要的,如果十三歲之前腦神經的建構精密,左腦的理解能力本來就可與其年齡同步具長。相比之下,右腦的整體性,雖是人本來具足,然而容易忽略,故須強調。
 
舉例而言,古印度的教育也都是從人四五歲開始,就大量誦讀經典,上師從不解釋,如此持續十年,待學生背過幾十萬字經典,才開始講解。在現代看來,這教育法如此“落後”的民族,卻在當時産生了高度的文明,對各種學術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問題七:讀經學生的志向問題?
 
子曰:“君子不器”,一個人可以從事政治、科學、商業等等,随人而定。猶如上面提到的“萬能”,我相信一個人的心靈,只要是廣闊的樂觀的,那麽他一定能适應社會上的各種職業,爲社會做貢獻。但我認爲一個讀書人最理想的志向應是傳經弘道,既以道爲志了,就應淡然于世俗之追求。孔子說:“士志于道矣,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季謙先生論及“文禮書院學生将來的飯碗”時說:“哪怕他将來沒有職業,他去給人打掃廁所,他也能過活,我們也會很欣慰!因爲有幾本經典伴随他做護身符,他所到之處,必能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他必定能創造他自己的命運。”子曰:“三年學不志于榖,不易得也。”我知道願以此爲志的人少之又少,但這個世界上不能沒有這種人啊。
 
問題八:文化路是否越走越窄?新儒家的意義與志業?

讀書的目的是啓發道心,培養出一種洞見人性的智慧和傳承文化的使命感。古今中外如此多的文化,我們要怎麽看待?如何讓它們各安其位又将它們融會貫通,且又能用之于當前的時代?願意思考這種問題的人,我們稱作“新儒家”(new-Confucianism)。季謙先生解釋儒家和新儒家的性格時,說:“如果有一種學問,起自人人内心,既是主觀的自覺,又是客觀的共識;永遠向往于理想,并随時關注現實;嚴格要求自我,寬容體諒他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願成就别人;認爲天下學問都有其價值,都應給予恰當的尊重;希望天下萬事萬物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這樣的學問,就稱爲‘儒學’,追求這一種生活的人,就稱爲‘儒家’。所以儒家是好學不倦、躬行不已,并與時俱進的;面對不同的人和事,都願意對之做出合理的思考與判斷,盡其可能給予最恰當的安頓;面對不同的文化系統,時代變局,都樂于觀摩參與,勇于創造,打開新局,相信人類智慧可以相通相融,相信世界文明可以共享共榮。”“即使不用‘儒家’這個名号,我們也期待世界上永遠有人願意追求那種學問;即使不用‘新儒家’這樣的稱呼,我們也自己期待自己,或在我們的身旁,有人願意承擔起這樣的使命。”
 
所以說儒家或新儒家,是一種擔當,一種使命,而非學派教條,牟宗三先生是新儒家的宗師,他的學問,會通儒釋道西四家,就像大道流行在天下,我相信多讀牟先生的書,只會開拓一個人的心胸,不會對人有所限制。
 
結語:總上,僅就一己所知,對你在文章中的疑惑提出粗略的商量,其中細節可請翻閱季謙先生文集。最後,抄錄我所喜歡的牟宗三先生《圓善論歌》以相贈:
 
儒聖冥寂存天常,孟軻重開日月光;
周張明道皆弗違,朱子伊川反渺茫。
象山讀孟而自得,陽明新規亦通方;
四有四無方圓備,圓教有待龍谿揚。
一本同體是真圓,明道五峰不尋常。
德福一緻渾圓事,何勞上帝作主張?
我今重宣最高善,稽首仲尼留憲章。
                                                               
                                                  范家鳴敬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