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二辟卦是什麼?辟是特別開闢的意思,而十二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長。根據乾坤二卦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其中有關節氣

之劃分,是以中國大陸中原為標準)。十二辟卦中,各卦經管一方,就像是諸侯各管一方一樣,所以又稱為諸侯之卦或侯王之卦。

要瞭解十二辟卦就要瞭解一歲六陰六陽之象。十二辟卦的法則,一定要記住。一年當中,分十二個月,這十二個月,一半是陰,一半是陽。以一天計算,同樣一半是陰,一半是陽。以每天的子、丑、寅、卯、辰、巳六個時辰,亦即深夜的十一時零分零秒至次日上午的十時五十九分六十秒是陽,而午、未、申、酉、戌、亥六個時辰,亦即上午的十一時零分零秒至夜間的十時五十九分六十秒為陰,這是我們中國古代的科學。現代西方人研究中國針灸,也就以現代的科學來求證,證明它的道理,不能說它不科學。

我們中國的這個曆是夏禹的曆法,又叫夏曆,又叫陰曆,因乙太陰——月亮為標準,每月十五,月亮從東方出來,一定是圓的,用這個標準,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推測出農作的時間等等。我們中國人過年,還是喜歡過陰曆年,而正月是寅月,十二地支,以開始,而夏曆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節氣有冬至、大雪。一個月有兩個節氣,其中一個是節,一個是氣;大雪是節,冬至是氣,這個時候是復卦。所謂複卦,我國古人即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圍繞,月亮本身不會發光,是借太陽的光反射而亮的,而且知道月亮半圓時,另一半是在黑影中,並不等到近世用儀器或太空人爬上去才知道的,而且知道各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而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他星球放射的功能,同時它本身也在放射其能,和其他星球的功能相互影響;這些理論在古書上都有記載,可知我國古人對宇宙的科學,非常瞭解。地球吸收太陽和宇宙的功能原是這樣的:夏至一陰生以後,開始漸漸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說陽氣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開始漸漸外放。古人並說陽氣從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時候,可到達九萬六千多丈,這不能說我們的古人不科學。幾千年前,他們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到太空的其他星球,有一個界限,也就是現代所稱的游離電子層那個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陽能——現在可稱作太陽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我們從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涼的,冬天的井水是溫的,就是因為地下有陽氣。所以我們中國人吃東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則來的,冬天可以吃霜淇淋,吃大涼的東西也沒有關係,因為胃的陽能內斂,夏天外面熱得很,而陽能向外放射,裡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國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飯後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熱,慢慢易出毛病,現在卻學西方了,飯後吃水果,反認為科學。


到了十一月,陽氣重新生起來。中國人冬至進補,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時消化力特別強,補品吃進去,營養容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一樣,所以冬至一陽生,是十一月開始,卦像是複卦,上面都是陰爻,代表寒冷,一陽生,從地底的功能發生來的。


古書上說: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那麼陽是什麼?它是說明地球的物理,這是其中之一。《易經》包括的學問太多了,如學醫,先要把《易經》研究透,因為人體的內部也有一陽生,有些年紀大的,或者比較衰弱的,不必害怕,因為人隨時有一陽生的現象,只要把握住這初生的一陽,適當調攝,就對健康有益。像有些人睡不著,好像是失眠,其實是體能消耗到要恢復以前,可能精神非常旺,不想睡,要注意,這不是陽氣而是陰氣,和地球物理一樣,但過了這個階段,非常想睡,會大睡,那就是一陽生的現象,這就是複卦。

子月,到了一陽初生的時候,卦是復卦,到了十二月陽能又逐漸上升了一些,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陽爻,有兩個陽了,因為內卦變了,成為兌卦,兌為澤,於是重卦成了地澤臨卦了。在節氣上,小寒是節,大寒是氣,到了正月是寅月,是地天泰卦,所謂三陽開泰,就是說已經有三個陽了。律呂是太簇之音,節是立春,氣是雨水。二月是卯月,卦象,內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為雷,雷天大壯。二月是大壯卦,大陸上放風箏,可以飛起來了。二月的驚蟄節非常重要,在立冬以後,蛇蟲青蛙就看不見了,口裡含一團泥巴,鑽到地底下,不食不動,半死狀態,現代科學上稱作冬眠,我國古代稱作蟄伏,要到二月間雷天大壯的時候,第一聲春雷一鳴,這些蟄伏的蛇蟲青蛙,吐出口中的泥巴出洞了,稱作驚蟄。過去農夫驚蟄以後下田耕作,一不小心,觸到毒蛇含過的泥巴,會中毒腫痛。

三月的卦,到了春天了,節氣是清明、穀雨,大陸的氣候,最舒服是清明,真是天朗氣爽,和風徐來。另一個是相對的秋分。孔子所以寫《春秋》,因為春分和秋分都是均衡的,氣候不冷不熱,這時以《易經》的地球物理來說,是央卦,外卦是兌卦,兌為澤,內卦是乾卦,乾為天,澤天央,這個卦象,表現出地球物理的氣象,與我們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陽能快要全部上升完了。

到了四月是乾卦了,這是陽能到了極點,實際上每年最難受、最悶熱的是四月,跟著來的是五月。這個卦的六爻,陽氣開始減少了,每年十二個月如此,每天的十二個時辰也是一樣。這在熬夜的人就會知道,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驗,到了深夜十二點,子時正的時候,不管自己睡不睡得著,閉起眼睛休息一下,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行了,過了這個階段,可以再熬下去,真的要睡覺的時候,是早上四五點的時候,這時候不要去睡,如果睡下去,整天都會頭腦昏昏,過了寅、卯這兩個時再睡,才能睡得舒坦。人的身體內部生理變化,和《易經》所說的宇宙法則完全一樣,懂了這個道理,則養生之道,操之在我。四月陽能的放射到了極點。

到了五月,於是有一個節氣夏至來了,所謂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開始回收了,以現代的地球物理來說,地球又開始吸收太陽的放射能進來了,就像人類的呼吸一樣,要吸氣了。中國老祖宗說過,地球、太陽、月亮,都是物也”——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人類把它害了。五月是夏至一陰生。一陰生的現象,從人類社會中也可以看見。現在都市中由於冷暖氣的影響,較不顯著;試到鄉下去觀察,就可看到土牆房屋的牆壁,在夏至以後便發黴了,表示潮濕來了,陰氣來了。人的身體保養要注意,如果多吹電扇,加上吃霜淇淋,沒有不生病的,那時生病的人特別多,就是一陰生的關係。

六月是小暑、大暑的節氣,所謂三伏天。這時常看到有些人去貼膏藥治病。這時是陽氣慢慢要退伏了,所以名為,每十天一伏,三伏有三十天。所以夏天我們體外感到很熱,這是身上的陽能向外放射,而身體的內部還是寒的,所以夏天的消化力,反而沒有冬天好。

亥月,是農曆的十月,在卦上為坤卦,是純陰的境界,不過十月有一個小陽春,陰極則陽生,這時有幾天氣候的氣溫要回升。諸葛亮借東風,就是利用這個氣候。曹操當時敢於把戰船合併起來,因為他識天文,知道氣候的變化,把戰船合併起來,唯一的缺點是怕火攻,但自己的水上陣地在長江上游,是西北方的位置,東吳的戰船在下游,處於東南,時間正是冬天,吹的是西北風,東吳不能用火攻。諸葛亮、周瑜也知道可以用火攻,可是周瑜愁於沒有東南風可助,於是諸葛亮借東風。這完全是諸葛亮玩的花樣,東風哪裡真是他借來的,真正的原因是諸葛亮懂得《易經》,知曉天文,在某一個氣候的前三天后三天,會轉東南風。他算准了這個日子,所以裝模作樣借東風,展開攻勢,打敗了曹操。

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再在節氣下麵分氣候,以五天算作一候,那麼一年有七十二候,天象天氣,每逢五或六天,則有一個轉變的現象,三候為一氣,兩氣為一節。候代表植物的變化,氣代表天地之間的變化。

 

十二辟卦,易學之內容也。易者,“易也,變易的哲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變的哲學強調變的原則,宇宙間萬事萬物沒有不變的,不變的物,不變的人,不變的東西,不變的環境永不存在,無一而不變,也不可能不變。


《傷寒論》乃醫聖仲景之傳世巨著。醫者,意也;意是智慧之學,是思考之學,是實踐之學,既要有醫的根基,又必須有醫的悟性,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與禪學的教意倒有相近之處。做一輩子醫生不會看病者不在少數。練了一輩子把脈,不讀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對三墳五典一概不知,怎麼能學會試脈?宋明以後將憑脈稱之為三指禪,沒有禪的功夫,就不會有很好的臨床療效。


以上兩者,我們用時間醫學這個現代的名詞將其串連起來,看在臨床上能不能對大家有個啟發?

根據乾、坤(天、地)兩卦而特別開闢出來的十個卦像是複、臨、泰、大壯、夬、姤、遯、否、觀、剝。再加上乾、坤為十二卦。古人用此十二卦來代表生命、運動、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以至於宇宙的消長,稱為十二辟卦。因每一卦又有自己的方位、時空,故又稱諸侯之卦。

坤卦,代表亥月(10月),此月中有立冬、小雪兩個節氣,為陰極而陽欲生時,又稱小陽春。

復卦(地雷複卦),代表子月(11月),此月中有大雪、冬至兩個節氣,一陽來複,《漢書?律曆志》雲:萬物滋於下,孳萌於子,紐芽於丑。萬物始生,出螾然也,故此月又稱萌月。

臨卦(地澤臨卦),代表醜月(12月),此月中有小寒、大寒兩個節氣,二陽生,生機已現,春天要來了,養生時要注意扶陽益陰。

泰卦(地天泰卦),代表寅月(1月),此月中有立春、雨水兩個節氣,正月天地陰陽平和,春天開始了,養生時要注意無逆於生,披髮緩形,廣步於庭。

大壯卦(雷天大壯卦),代表卯月(2月),此月中有驚蟄、春分兩個節氣,小蟲子出來了,大狗熊也出來了,大地驚雷,陽已上地面,植物生長。

夬卦(澤天夬卦),代表辰月(3月),此月中有清明、穀雨兩個節氣,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一點陰水就紛紛,陽氣旺,天之陰滋地之陽,萬物生長,此時用助陽藥要注意了,宜於甘淡化濕。

乾卦,代表己月(4月),此月中有立夏、小滿兩個節氣,純陽之期,四月天燥,春風一到,春旱一發不可收拾,白天也是漸漸變長。但物極必反,陽極陰生。

姤卦(天風姤卦),代表午月(5月),此月中有芒種、夏至兩個節氣,是端午節時分,一陰已生,此時在南方是梅雨季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宜飲雄黃酒祛濕。

遯卦(天山遯卦),代表未月(6月),此月中有小暑、大暑兩個節氣,此月是白晝最長的時間,天長至於此,白天59刻,夜間41刻(14.4分鐘一刻,白天14.16小時,夜間9.84小時)。夏日炎炎,麥子熟了,外熱內陰已生,中暑中濕之類的病證不可不辨。

否卦(天地否卦),代表申月(7月),此月中有立秋、處暑兩個節氣,卦中有三陰三陽,此時秋天來了,秋高氣爽,寒氣已生。

觀卦(風地觀卦),代表酉月(8月),此月中有白露、秋分兩個節氣,是仲秋賞月之時,玉兔高懸,但有肅殺之氣,屬於收藏之季。

剝卦(山地剝卦),代表戊月(9月),此月中有寒露、霜降兩個節氣,此時秋風蕭瑟,落葉紛飛,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只有絲絲陽氣,養生重在補陽抑陰。春分、秋分各50刻,白天黑夜一樣長。故孔子書名《春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