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禮書院日常禮

文禮書院日常禮(王財貴初擬草案):


一、課堂晨夕拜聖禮:每晨始夕畢,皆有禮,依贊(輪值)所引。贊稱:晨始拜聖,舉禮(夕則稱夕畢拜聖,舉禮),起坐(眾從座上起,面向聖像),肅立,整頓衣冠,拱手,高揖,(贊唸為天地立心)拜,興,(贊唸為生民立命)拜,興,(贊唸為往聖繼絶學)拜,興,(贊唸為萬世開太平)拜,興,禮畢,復坐。(平時日中上下課行上下課禮。)

二、上下課禮:每上課,聽聞鐘聲,即各自入座調息定心。贊(值日)稱:起座(如有先生在,面向先生,先生亦起坐,面向諸生。如先生不在,諸生面向聖像),肅立,拱手(諸生拱手),拜(諸生一揖),興,(如有先生在,諸生齊聲問:先生或某先生某教授好。先生受禮後,自拱手,拜,興。答:各位好,請坐)贊稱:復坐。下課禮同,唯問好改為致謝。(如有先生或教師在,拜興之後,諸生齊聲致意謝謝先生。


三、晨夕出入課堂禮:各人每晨初入課堂,自至堂前向聖像一揖,次向先生座一揖,再向同學座一揖(不管是否有人在,在座者不必回禮),始入座。晚課終了離課堂,亦個別如序揖禮,乃離去。

四、日敬先生禮:一日之初,望先生居處一揖

五、入見先生禮:獲傳見先生,門外一揖,入門向先生一揖(問好),靜候,先生命前,趨前,先生命坐,一揖,入坐(不命坐,不揖不坐)。先生示意談話結束,則起立,一揖先生,稱:謝謝先生指教。出至門外,回轉,再一揖,方離去。(兩人以上,動作自然調齊)

六、先生視課堂禮:引贊者獲通知,先出迎,引先生至堂外,引贊稱:先生到(如另有尊長,則稱:先生暨某某先生或某某教授到),諸生自動起座,靜候,引贊導先生(與尊長)至課堂之前,先生等向孔子像一揖,轉身面向諸生,立定。堂內贊者(學長或值日)稱:肅立,拱手,拜,興,(眾問:先生好),(先生答揖),贊稱:禮畢,先生命坐,贊稱:請坐,眾復坐。引贊隨侍先生左右(先生示免,乃復位)。先生將離去,引贊稱:恭送先生(如另有尊長,加稱尊長),諸生自動起座,面向先生,贊稱:肅立,拱手,拜,興(眾齊聲:恭送先生,某某先生),諸生目送引贊者引領先生出,待先生出門約十步,贊稱:復坐,眾乃坐。(此視課堂禮,如先生示免,則免。)

七、會講禮:引贊者或一人或二人出迎,引至課堂外,引贊稱:某(姓)教授某某(名)先生到,眾自動起坐恭候。引贊引教師入至課堂前(教師或禮聖或不禮,待教師面向諸生),課堂贊者稱:肅立,拱手,拜,興(眾齊聲問:先生好)。待師者回禮,命坐,贊稱:復坐,眾乃坐。上課時恭聆教示。若有疑難,本“侍師無隱無犯”原則,可舉手請問,得教師示意,起立,發問陳意簡明,態度虔敬。教師表示授課畢,贊稱:起座,肅立,拱手,拜,興。眾齊聲稱:謝謝先生。待教師答禮(或不答禮),贊稱:禮畢。如教師即要離去,贊隨即稱: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引贊者步至堂前為導引,眾保持站立,目送教師出課堂約十步之後,方自由。(如教師欲暫留課堂,贊則稱:下課,眾即可自由,引贊者隨侍左右,待教師欲離去時,引贊即稱: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眾隨所在處肅立,目送引贊引教師離去,方自由)。

八、歸省禮:去來書院十日以上。離去時,先自至先生書房前,跪,拜,興,平身。入至課堂,向同學課座一揖,向先生座一揖。向聖像,整容,跪,拜,稽首,興,平身,卻步。出課堂,向同學或總一揖,或向各人多揖,乃離去。回至時,堂外初遇同學,作揖,至先生書房前跪拜如前。入至課堂,揖拜如歸去禮,乃出。


九、進餐禮:入餐廳,取食,就位端坐,閉目調息。贊稱:進餐禮開始,舉祭,執事奉案進,(案中有盤、筷,端捧齊胸)至主位,置案餐桌上,與主禮者對揖,主禮者舉祭(一飯二菜),舉畢,復對揖,執事奉案(齊眉)出,置定位。贊稱:祭畢,誦詞,眾誦敬餐詞(暫定:“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唯艱。”隨時略有變動),贊稱:請進餐,眾稱:請先生(或老師)用餐,先生答:請大家一起用,眾稱:謝謝,乃進餐。餐時不語,若必語,宜輕聲。先畢餐者,整理碗筷殘肴,起身,向同桌鞠躬,稱:請慢用。退席,自洗碗筷,回置定位。

  
十、稱呼:稱院長曰先生。稱會講講師曰某教授。稱助教曰某老師,稱服務人員等皆曰某老師。稱同學,以齒敍,年歳小者稱大者,面稱曰學長或某學長,對他稱曰某學長或某某學長(能辨以姓者,稱姓,不能辨者,稱某字學長或某號學長,擇其一),年長對年幼,稱字或號。同學間自稱名,互稱他稱皆不名。然對諸先生、諸老師稱自或稱他時,亦可以名。


十一、平時儀態:按時作息,毋懈毋怠,誠敬自持,不躁不疾,常懷孝弟,親師取友,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有所表現,不起驕矜,有所不足,不生悶憤。爽朗寬容,與人為善,樂觀坦蕩,直諒大方。溫恭安和,不訾人短。守己安分,不歆羨,不攀比。常覺受益於人,感念恩份如有不及。與人議論有不合者,則曰:再談,更有商量,容我再思等。若覺有負於人,立即施禮致歉。凡生活中若有疑難意見,應報告助教,必要時轉呈先生,勿私下竊論作小人之態也。

以上的意思,我大略解說一下:

第一項是“課堂晨夕拜聖禮”:(因為我們是來求學受教,教化本于聖人,所以我們最重要的一項是禮聖。晨夕,早晨跟傍晚,開始上課跟上課結束的意思)。每晨始夕畢(早晨功課開始,晚上結束功課),皆有禮(都要行禮)。依贊(輪值)所引──(贊是贊助、協助、引導的意思,行禮時有“贊者”協助禮儀的進行,就是公西華“願為小相焉”的“相”。較大的禮有一個通贊,總控全局,又有多個引贊,引導行主禮者行禮。較小的禮則可由一人擔任。贊者由值日生擔任,要先到,站的位置在課室的前方,門在左邊就左前方,門在右邊就右前方──這樣好像比較順當,孔子說“不知禮,無以立”,不知禮儀的話,站在什麼地方都無所措手足,所以行禮的,可以讓人體會一種恰當的次序。)贊稱(贊者到了要行禮時就稱說,他就發號施令,或者提高嗓門拉長聲音“誦唱”):晨始拜聖~,舉禮~(“晨始拜聖禮”,開始了──晚上則稱“夕畢拜聖禮”,開始了),起坐~(眾從座上起,先生在呢,他也要起座,面向聖像。),肅立~,整頓衣冠~,拱手~(拱手的意思是兩手在胸前合起來,拱字是“手、共”會意,“共”就是架在一起,合起來是圓的,譬如有些門的上頭是圓形的,叫拱門。兩手在胸前拱合抱圓,手腕自然平直,手掌相疊,男左掌在外,女右掌在外,手指不張不?,很自然。鄭曼清先生說打太極拳時的手要這樣自然,叫“美人手”──就是中國古畫中的美人,那手的姿態是很自然的,手指也不用力張開,也不凹縮起來。兩個大拇指也很自然微微相柱──相頂),高揖~(兩手高舉過頭,是行比較恭敬的揖禮),(贊唸為天地立心)拜~(眾作深揖。本來真正的拜是要跪拜的,行大禮的拜,是要跪並叩首的,現在我們行日常禮,以揖代替就可。揖就是手帶領上身向下彎。彎度並不一定,要看恭敬的程度,對平輩拱手上下擺動就可以,一般的揖,最少要有點鞠躬──彎身,更恭敬的時候要揖到90度),興~(上身復原,拱手胸前),(贊唸為生民立命)拜~,興~,(贊唸為往聖繼絶學)拜~,興~,(贊唸為萬世開太平)拜~,興~,(剛好念四句,四拜。拜的次數表示禮的大小,用四拜,就比一般還重了。)禮畢~(眾放手),復坐~。(早上4:30早課,行晨始禮,下午5:30最後一節下課,行夕畢禮。平時日中上下課用上下課的禮。)

第二項是“上下課禮”:每上課,聽聞鐘聲,即各自入座調息定心。贊(值日)稱:起座~(如有先生在,面向先生,先生亦起坐,面向諸生。如先生不在,諸生面向聖像),肅立~,拱手~(諸生拱手),拜~(諸生拜),興~(如有先生在,諸生齊聲問:先生或某先生或某教授好。先生受禮後,自拱手,拜,興。答:各位好,請坐),贊稱:復坐~(先生說的“請坐”,是對贊者說的,所以贊者要再稱:復坐,眾乃將手放下,自坐)。下課禮同,唯問好改為致謝(下課禮在打鐘後或上課之教師示意下課後行之,贊者稱:起坐~,拱手~,拜~,興~,如有師在,則拜興之後,齊致謝稱:謝謝先生或老師,猶拱手正立,待先生回禮後,贊稱:下課~。眾方放手,自由。如系“自習課”,因為長時間讀書,容易傷眼,所以每節自習課下課前,都需由助教或值日帶領團體做保眼功──暫以“易筋保眼功”為主──做完保眼功,才行下課禮。若非自習課,則視情況,由助教或值日決定要不要於下課前或下課後做保眼操──盡量爭取練功為尚)。

第三,晨夕出入課堂禮(課堂是學習的地方,進課堂就要恭敬,才能定心學習,所以也要有禮):各人每晨初入課堂,自至堂前向聖像一揖,次向先生座一揖,再向同學座一揖(不管是否有人在,都要三有禮,在座者不必回禮),始入座。晚課終了離課堂,亦如序揖禮(晚上休息前離開課堂,揖聖像,揖先生座,揖同學座),乃離去。

第四,日敬先生禮:一日之初,望先生居處一揖。(古代書院都是山長所主持。韓愈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山長有道,諸生才來受教,求學的主題就是求道。但是所謂“道”,在聖人之后,每個人各有不同的體會。山長是什麼學問,當然他就傳什麼學問,叫做“講學宗旨”,因此才有許多學術的派別,但最後都以“聖人”為依歸,以“道”為標準。所以書院里面以先生的道為整個書院的靈魂,來書院,以先生為師,自應敬重之,敬師就敬道,叫做尊師重道,所以對先生也要有禮,而且要日敬。)一日之初,望先生居處一揖(每天一早,出寢室之門,就代表你一天的學習要開始了,能望到先生的居處就應該作揖。書院規模小,就朝先生的辦公室一揖就可以了。書院的地方大,知道先生住在哪里,就望先生住處一揖,以對先生的禮敬表示求學的真誠)。

(再來)第五項“入見先生禮”:獲傳見先生(假如你求見先生,獲准了,或者先生主動要見你,要有一種禮。這個禮是我年青時在掌老師那邊學到的),門外一揖(到門外,先一揖),入門,向先生一揖(並問:先生好),靜候(等待先生有什麼吩咐),先生命前(說你過來),趨前(趨有比較快步的意思,不要大搖大擺,要帶著恭敬趨前),先生命坐,一揖,入坐。(如果不命坐,譬如先生今天要教訓你,不命坐,就不揖,也不坐,原地站立受教)。先生示意談話結束,則起立,一揖先生,稱:謝謝先生指教。出至門外,回轉,再一揖,方離去。(兩人以上,動作自然調齊)

第六,先生視課堂禮:引贊者獲通知,先出迎,引先生至堂外,引贊稱:先生到~(如另有尊長,則稱:先生暨某某先生或某某教授到),諸生自動起座,靜候。引贊引先生(與尊長)至課堂之前,先生等向孔子像一揖,轉身面向諸生,立定。課堂之贊(班長或值日)稱:肅立~,拱手~,拜~,興~(眾興,齊問:先生好。譬如有一天,先生陪同一個王姓的先生來,則問:先生好,王先生好…),(先生答揖),禮畢~(手放下),先生命坐,贊稱:請坐~,眾復坐。引贊隨侍先生左右(先生示免,乃復位)。先生將離去,引贊稱:恭送先生~(如另有尊長,加稱尊長),諸生自動起座,面向先生,贊稱:肅立~,拱手~,拜~,興~(眾齊聲:恭送先生,某某先生),諸生目送引贊者引領先生出,待先生出門約十步,贊稱:復坐~(手放下),眾乃坐。(就是《弟子規》中所講“過猶待,百步余”。此視課堂禮,如先生示免,則免。)

第七,會講禮:(就是有書院外學者或教師前來講課之禮),引贊者或一人或二人出迎(視其與書院熟稔度,越陌生,越須禮數周到,迎逆愈遠),引至課堂外引至課堂外,引贊稱:某(姓)教授某某(名)先生到~(如先生作陪,則稱:先生暨某教授或某某先生到~),眾自動起坐恭候。引贊引教師入至課堂前(教師或禮聖或不禮,待教師面向諸生),課堂贊者稱:肅立~,拱手~,拜~,興~(眾齊聲問:先生好)。待師者回禮,命坐,贊稱:復坐~(手放下),眾乃坐(儀節越多,越繁復,就代表越恭敬)。上課時恭聆教示。若有疑難,本“侍師無隱無犯”原則,可舉手請問,得教師示意,起立,發問陳意簡明,態度虔敬。教師表示授課畢,贊稱:起座~,肅立~,拱手~,拜~,興~。眾齊聲稱:謝謝先生。待教師答禮(或不答禮),贊稱:禮畢~(手放下)。如教師即要離去,贊隨即稱: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眾保持站立,目送引贊前導引教師離去十步之後,方自由。(如教師欲暫留課堂,則贊稱:下課~,眾即可自由,待教師欲離去時,引贊即稱:恭送某教授或某先生~。引贊者步至堂前為導引,眾保持站立,目送教師出課堂約十步之後,方自由。


(再來)第八項就是“歸省禮”:去來書院十日以上。離去時(因為要離開很多天,所以這個禮比較重),先自至先生書房前(先生在也可以,不在也可以),跪,拜,興,平身。入至課堂,向同學課座一揖,向先生座一揖。向聖像,整容,跪,拜,稽首,興,平身,卻步。(右腳向后退一步,屈右腿先跪,左腿隨後退,跪齊。古人沒有椅子,椅子是漢末以后才漸漸有的。日常生活中的坐著,其實也都是跪著,雖然稱為“坐”,也是指“跪坐”。即使是君王天子上朝的時候,君臣都是跪坐著的。孔子講學的時候,師生也都是跪坐著的。跪時先是兩只小腿並攏貼地,腳掌並攏向上,大腿從豎立慢慢下放,讓臀部坐在腳后跟上。這也是瑜伽很重要的體位之一,叫“金剛坐”。常金剛坐,可以按摩陽明胃經,調理消化系統,減少腹部和小腿的肥肉。古人從小這樣“練功”,可以坐很久,有了椅子之後,人類失去了很多練功的機會。現代人要這樣坐,要慢慢鍛鍊,所以行跪拜禮,也可以健身。佛教中人就有人專門以禮佛來兼練功的。一般的時候坐著,如要表示恭敬,就把大腿豎起來,稱為“長跪”或“高跪”,這一個跪坐轉為高跪的動作叫做“作”,──“天油然作云”的作──作就是興起的意思。譬如老師跟學生講話,學生表示恭敬一點,就要把大腿豎起來,長跪。《論語》中:“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因為他本來跪坐著,琴放在他的大腿上彈著。聽孔子點了名,“舍瑟”,把琴擱在一邊,“而作”,高跪起來。現在,要行跪拜之禮,就在最初跪下時,保持著高跪姿勢)。贊稱:稽首(跪著的拜禮,先拱手胸前,然後坐下,屈身向前,兩掌隨拱手的姿勢向下按,也是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拇指朝內,手心朝下,雙手重疊平放席上,然后頭低下去,俯伏。隨禮敬程度,有好幾種俯首的方式,最常見的有稽首,頓首,和空首三種。什麼是稽(qǐ上聲)呢,也就是稽(jī陰平),留的稽。稽首就是把頭額觸留在手背上,停幾秒鐘,這是最尊敬的跪禮。什麼叫頓首呢,就是一般的叩頭,頭一碰到手就可以起來,是平輩的禮。什麼叫空首呢,就是頭身屈一下,頭在空中,不碰到手,就起來,是長輩的回禮──你的頭不踫手,叫空首;你的頭點一下手叫頓首;你的保留在手上叫稽首。興,就是上身慢慢起來,恢復高跪拱手。平身,就是全身起立,起來時,先左腳向前作屈,以兩腳之力起立,右腳前靠左腳。卻步,就是維持正面向前,腳退卻一至三步,然後自由)。出課堂,向同學或總一揖,或向各人多揖,向整個同學一揖就可了)乃離去。回至時,堂外初遇同學,作揖,至先生書房前跪拜如前。入至課堂,揖拜如歸去禮,乃出。


第九、進餐禮:入餐廳,取食,就位端坐,閉目調息(團體進餐時,各人取食后,不可先自進食,宜端坐、調息。不僅練習靜坐定心,待進食時,將覺飯菜更香。待眾人取食已齊),贊稱:進餐禮開始~,(贊者應立於門口附近,此時,若有未進餐廳者,要阻止他,等到禮畢他才讓他進來),舉祭~(我們讀《論語》“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齋如也。”祭是致敬的意思,敬食物的來源也可以,敬天地鬼神也可以。雖然只有簡單的儀式,也要用“齋如”的態度),執事奉案進,(案中有盤、筷,端捧齊胸)至主位,置案於主禮者餐桌上,與主禮者對揖(先生在,則先生主禮,先生不在,則座中尊長一人主禮),主禮者舉祭(以筷取主食、菜肴两三样各少許,一一高舉示敬,而後放置案中盤內),舉畢,復對揖,執事奉案(齊眉,也就是高捧過眼睛與約與額頭平齊)出,置定位。贊稱:祭畢~,誦詞~,眾誦敬餐詞(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唯艱。──暫時先這樣唸,隨機會有改變,慢慢會有唱誦),贊稱:請進餐~,眾稱:請先生,或請老師先用餐,先生答:請大家一起用,眾稱:謝謝,始進餐。餐時不語,若必語,宜輕聲。先畢餐者,整理碗筷殘肴,起身,向同桌鞠躬,稱:請大家慢用。退席,自洗碗筷,回置定位。`

第十,稱呼:稱院長曰先生。稱會講講師曰某教授(或某先生)。稱助教曰某老師,稱服務人員等皆曰某老師。稱同學,以齒敍,年歳小者稱大者,面稱曰學長或某學長,對他稱曰某學長或某某學長(能辨以姓者,稱姓,不能辨者,稱某字學長或某號學長,擇其一),年長對年幼,稱字或號。同學間自稱名,互稱他稱皆不名。然對諸先生、諸老師自稱或稱他時,亦可以名。`

第十一,平時儀態(禮是誠於中,形於外,生活無處不是禮的範圍,孔子對克已復禮的解釋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見視聽言動,也就是生活上所有一切表現,都有禮存焉。古人說和順積中,英華發外。禮固然由內而發,但孟子說:“五穀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又說:“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由於外在有禮的講究,約束一下行動,也可以調理人的心性,所以我們對日常的生活儀態有些要求,隨時提醒此心,也是應該的):按時作息,毋懈毋怠,誠敬自持,不躁不疾(有這樣篤定恒常的心,做學問才有希望),常懷孝弟(《論語》說: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人在書院,要常心懷父母,愈懷念父母,愈知盡心向學,以不負父母之期盼),親師取友(對師要能夠親,這個親一方面是表面上親近的意思,實際上是希望得到教導,肯受教、願受教,所謂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甚至在生活上,視老師為親長,願隨侍左右,代為勞動,叫親。取友,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應該善交朋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共學適道,互相觀摩取益。孔子所謂而親仁,所謂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這叫親師取友),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我讀《論語》第一次從心里面有所得的就是這一句,掌老師說光這一句就可以終身奉行。一個人真能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很快就會有長進。因為別人賢於你的地方很多,見別人有賢,你不會眼紅,不會嫉妒,而想向他看齊;遇到別人有不賢的地方,你不是要譏笑,不要要輕視,而是要自省。孔老夫子是很有意思,他都知道人的毛病,他反其道而行,專門說反話,一般人遇見別人好就嫉妒,孔子說不能嫉妒,要思齊;一般人看別人不好,會譏笑,孔子你說不能譏笑,要自己警愓反省)

有所表現,不起驕矜(有時候是自己因為或讀書,或聽講,或省思,有所領悟,覺得自進步了,這固然是很值得慶幸的事,心理喜嗞嗞的,想到處表理一下,但當知學問無窮,不可以有了一點心得就自滿,更不足以誇耀。古人所謂“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所以,凡是自滿帶驕氣的人,我們馬上可以判定這個人連入門都還沒呢。還有,如果或者有些小聰明,或者多讀了幾本書,跟周遭的人比起來,顯得聰明秀出膽識過人,確實有些本事,也往往只是沒見過世面,蜀中無大將而己,根本不值得張狂驕矜。如果真的學養深厚智慧高超的人,必定不會自大驕人,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而且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聰明智能德行學問都不是拿來撑場面的,是拿來造福自己,造福天下的,絲毫沒有可以驕矜的地方),有所不足,不生悶憤(不管是功課不好還是講話不好,還是沒有把事情做好,表現不好的時候,甚至被別人誤會的時候,不要在心中有一種沮喪,甚至有一種鬱鬱不平之氣。其實,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好,那就悔過,悔改,那悔過悔改的意義,不是叫你在那生悶氣。許多人在這個地方弄錯了,他有做的不好的時候,他犯錯的時候,別人責備他的時候,他在那里憋著一股污濁之氣,甚至有人自己打自己嘴巴。這都不是真悔過。悔過是一種很光明的心理,是像顏淵一樣,復其见天地之心。復卦,看到天地的心。天地之心在哪裡?冬至的時候,一陽生,太陽回頭了,陽氣沖破群陰,從地底生起了。所以悔過是讓你的心中的陽剛之氣再重新升起來,而不是叫你在那裡生悶氣。生悶氣,就是罵人的話裡所說的窩囊,窩囊,就是“廢”──沒有用!那是“悔過”不對的、錯誤的用法。不過,很多人都這樣哦,尤其有些女生,愛生悶氣。從今起,我們女生不要生悶氣,女生要學男生樣子,要有陽剛之氣,光明、爽朗。《論語》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個很重要,因為這是一般人常犯的毛病。眾人相處的時候,尤其要保持一股清明光輝的形象。所謂“一人向隅,滿坐為之不歡”,本來大家都在這里談笑,氣氛很融洽,你一個人對著墻角,生悶氣,大家看了,也高興不起來。有的人就是抓到機會,想要這樣而引人注目,引人關懷,要人安慰他。這不像一個沒長大的小孩耍頼嗎?一個生命等同於一個宇宙,生命光明輕快,你的宇宙光明輕快;生命重濁黑暗,你的宇宙重濁黑暗。你那麼重濁黑暗的宇宙不自我調理乾淨,整個想頼在別人身上,別人哪受得了哇,一次兩次別人或許可以忍受,三番五次,誰還理你啊?所以做人,與人相處,首先要)

爽朗寬容(爽朗是對自己說,寬容是對別人說。別人就是有過錯,對你不恭敬,你也要寬容啊),與人為善(與人,就是跟著人,跟著人一起做善,這個與也有稱贊、贊美的意思。人家有善就贊美,兩個意思合起來就是別人有善,我也學他,那別人會受到鼓舞,這叫與人為善,這叫“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曾說:“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樂取与人以为善。”這個與人為善,是非常高明的修養方法,早上還有人問我佛家道家都有修行法門,儒家修行法門在哪里?我說儒家的修行法門散在每一個當下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當下的每一件事,都依良知而行,便是“入法之門”。譬如這與人為善,就是修行法門。你們常要與人為善,別人有善贊賞他,學習為善,跟著他一起做善,所謂好問好察爾言,都是與人為善。與人為善,要時常發現別人的好處,面對所有人所有事,都很樂觀,很坦蕩,這樣的一種生機暢旺的生命情狀,叫做“仁”。“仁”這一個字說起來容易,要做到是很難的,尤其要維持,更不容易。隨時樂觀坦蕩,隨時讓心中的陽光普照自己和周遭,你就是有仁德的人。你在那生悶氣,就是不長進;在那裡沮喪、憂鬱,就是不仁。現在不是有很多學生得憂鬱症嗎?聽說有許多小學生都憂鬱了,這是社會的危機。仁者怎麼會憂鬱呢?仁者的心就像天地,仁者的情就像春天,天地怎麼會憂鬱呢,春天怎會憂郁呢?不過,你不可以說你學天地,你也可以學秋天的憂鬱,學陰天的憂鬱。縱使是陰天秋天,你也不可以憂鬱。日子有陰晴雨雪,天地有春夏秋冬,人心可以沒有陰晴雨雪春夏秋冬,仁心永遠是晴天,永遠是春天,這就是人文,超越了天文。孔子的教導,顏淵三月不違仁,你說他的三月,大概是春天那三個月罷。不然,他秋天也三月不違仁,結果他隨時三月不違仁,結果他一年都不違仁)。


樂觀坦蕩,直諒大方(友直友諒,所謂直心為道場,人之生也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諒”是直截了當的意思,坦率的意思,也有體諒包容的意思。那這個直截,不是很“衝”的意思,而是正直,坦率,大氣、不別扭)。溫恭安和(這個很不易做到,一個人遇事容易急躁,這不行;說話太尖銳,也不行,要養成溫厚安和的情操。“溫”的構字很有意思,這邊一個“水”字,這邊上頭“囚”,下頭一個“皿”。這個囚是被監禁的受刑人,對于受刑人,你用盤子裝著水,讓他喝。對一個犯罪者都還同情他,人心不是很溫暖,又給人溫暖嗎,古人造字,這個“溫”是這樣會意的。所以“溫”的意思是做人厚道,時常對人好,時常想要奉獻自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給人溫暖。這樣的人,他的性情自然恭敬安定和祥,叫溫恭安和),不訾人短(這也很重要,不要挑人家毛病,不計較人家短處,對人不要批評,更不可譏笑。大家一輩子都要這樣為人處世哦。人有短處,要替人隱藏三分,人有長處,要替人宣揚十分,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所以我們書院這里是不准有人打小報告的)。+

守已安分,不歆羨,不攀比(這裡最主要的是教我們向內求,只要盡心盡力了,就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天地,這就是每一個人最大的成就。要在當下安身立命,不要在外在的諸種條件上,生出一種不正常的貪求奢望的心理。這樣就能在任何境遇之下,過幸福的日子。本來,人生應該是內外都完滿的,但追求內在的完滿,是孟子所謂“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而外在的完滿,是孟子所謂“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內在的完滿,只要盡心盡力了,就可自我滿足;而外在的完滿,是有許多現實條件的限制的。雖然在現實中羨慕別人的幸福,嚮往別人的優裕,而起願樂期盼之心,也是一種長進的動力,不一定是壞事。但如果心靈脆弱,汲汲而求,很容易扭曲自我,不能自安,而變成攀援、比較、猜忌、爭勝的。這種心理很細微,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克服。尤其表面上它可以裝得很積極,使自己和外人都不容易看出它的錯誤。社會上充斥的趨炎附勢怕落人後的世俗風尚就不用說了;即使學界中人,如五四時代的名流,對西方文化的態度,也就是因為變態的歆羨攀比,才造成中國百年的浩劫。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在平常生活中,看到有誰長得好看,誰聰明,誰學問好,誰討人喜歡,誰家有錢有勢,誰家有賢父兄,等等,心中不是會有一種希慕嚮往之情嗎?但往往很快會流到歆羨攀比的路上去,於是對人是“眼紅”了,見不得別人好,對己則顧影自憐,自怨自艾──這樣能長進嗎?這樣是在浪費生命。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別人的幸福也當作自己的幸福呢?為什麼非得我們也得到別人的幸福才算幸福呢?《大學》說:“若有一箇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這才是正常的心態,唯有如此,自己的心靈才能太平,天下才能太平。《弟子規》說得很簡單,它說:“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也是講的這種道理。)

常覺受益於人,感念恩份如有不及(人家對你一點點的恩惠,你要常常感念,所謂受人一滴,湧泉以報。何況父母的恩惠呢?何況老師同學的恩惠呢?常常有這種感覺,你是很愉快的,因為你會感覺天下人對你很好,太好,好得超乎你的需求,這叫幸福之杯滿溢。有的人做人相反,就是常感到不夠,天天不滿足,天天抱怨。你這是在自找麻煩,天天都在痛苦當中,你是活該。所以你要常常記得,常常感念別人的好,你就感覺人間真的充滿溫情,人間真的很有味道,這叫“情味”。越能感恩的人,他越幸福。所以我們要常覺受益於人,感念恩份,如有不及──你連報答都不知道何時報答得了,你還有何可抱怨的呢?希望你常常這樣想)。

(再來呢,也很重要,大家讀書有學問了)與人議論有不合者(你與他討論學問,意見不一樣,不要面紅耳赤),則曰(你就說):再談(吧),更有商量,容我再思等等(以前我推廣讀經,有些人攻擊讀經,說:你看,讀經的孩子背了一些書,就貢高我慢起來,看不起父母,看不起老師。我在各地行走、在家裡網絡上,天天被罵,罵我推廣讀經不對,這些孩子太驕傲都是我害的。我真冤枉啊,我沒有提倡貢高我慢啊,或許有些孩子“愛現”吧。不過,各位書院的同學,你已經不是孩子了,不要再愛現了。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豀,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之遗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做人要謙卑,伊川說:“堯舜事業,如一點浮雲過太空。”縱使你有了一點學問,那點學問又算什麼呢?更何況你還沒有什麼學問可言,面對浩浩學問天地,怎可不謙卑。所以與人論學,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與人有不合處,要退一步,先不做定論,說:再談罷,再商量罷。甚至說:可能是我錯了,請容我再想一想。本來學問是客觀的真理,別人跟你不一樣,你也不必要面紅耳赤。我希望我們讀經的孩子長大了,連有了學問的人,都不自以為有學問,就不會貢高我慢了。有一個故事,聽說山東泰山腳下有一塊石頭,寫了“泰山”兩個字。有兩個人在爭論,一個是當地不識字的農夫,他說是泰山,另一個遠地來的讀書人,說是秦川,爭論不息。說泰山的人說我從小住在泰山腳下,這兩個字就念泰山,另外一個說我是讀書的,我能不認識字?這兩個字明明是秦川。他們請一個有學問的人評理,兩個人又辯論起來,一個說是泰山,一個說是秦川,這個有學問的人就告訴他們:那兩個字是秦川呢。那讀書人高興走了,這農夫很受委屈,就很不服氣地問道:這兩個字是我們的泰山,你怎麼也說是秦川?有學問的人就說:他自以為是,不聽別人的意見,讓他秦川一輩子去罷。這叫“滿招損,謙受益”。)若覺有負于人(假如是你反省到是你不對,或者是你的學問不對,或者是你的做人不對,都辜負了別人),立即施禮致歉(在眼前就是跟他道歉,如果在遠方呢,就是寫信給他道歉等等,要快,想到時候就要做,以免人間留下遺憾。當然,如果有負于父母,想到了,也要立即施禮道歉呢。剛才說時常想感念父母的恩份,山高海深,你怎麼報得完?而如果你有過,就應道歉)。

(接下來總結,因為說之不盡,所以隨時可以有補救之方。)凡書院生活中若有疑難意見,(內部的意見,你覺得哪個地方不好,哪個地方還要改善)應報告助教,必要時轉呈先生(相信整個書院是大家的,助教與先生都是能體諒各位,願意協助各位的),勿私下竊論作小人之態也(或慍怒在心,或幾個人在一起咬耳朵,竊竊私語,真是小人姿態啊,來書院就是要學做堂堂君子,怎可做成了扭扭揑揑的小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