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品格50」之「五四心文化運動」

2015-04-13 01:25:21 聯合報 馬凱(經濟評論者)

   

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年來塑化劑、黑心油等層出不窮;不僅財團為牟暴利不恤人命,市場中農家小販也肆意添加化學毒物,暴露人心竟如此險惡,豈能安心讓下一代生於斯、長於斯?

十餘年來,台灣人教養不斷提升,有目共睹;儘管若干宗教團體過度追求擴展,備受質疑,但慈悲心豐沛澎湃,澤及全球,是不爭的事實。道德並未淪喪,只是其底蘊的赤子之心在不知不覺之間掩蔽堵塞,積漸日久,即從小疵而成大害。其所以如此,品格教育難辭其咎。

但吾國向稱禮儀之邦,聖賢諄諄教誨,莫不以修德向善為首要;今日品格教育之有所闕漏,其一在於聖哲智慧原本不易企及,時移勢易、語文隔閡,更令人食古難化。其二則是,百年前為力拒日本「廿一條」蠻橫需索而掀起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高唱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全面使用白話文,進一步切斷往聖訓誨的溝通管道,更直接否定傳統的道德規範。

我們有幸於海島一隅護守傳統文化,並以開闊心胸廣納各大宗教及西方智慧,方能在人文教養、慈悲情懷上迥出群倫。然而若不用心重建長養赤子之心、適用於現代社會的修身立德準則,在陰暗角落腐朽敗壞的人心,終不能讓此間成為安身立命之所。

修身立德自古即為第一等大事;古聖先賢垂訓甚多,令人仰之彌高,心嚮往之。但時代日遠、環境遷化,多已不易解其精義,遑論切實遵循。

同時,西學東漸,各大宗教導師的真知灼見、諄諄教誨亦深中人心。東聖、西聖,其心同、其理同,本應一視同仁兼容並蓄;唯不免雜亂無章,亟待爬梳整理,構建完整而平衡的框架。

我們本著「見文即可思義」及「即知即行」兩大宗旨,廣徵博採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修德理念、廣為流傳的東西方宗教思想及哲人智慧,詮釋轉化,以貼近生活的觀念語言修築階梯,俾能在日用言動之間下學而上達,企及聖哲境界。復以慈悲、幸福、誠實、綠色、成長五德為經,納入五十德目之中,名之曰「品格50」,期每一周奉行其一,以一年為一循環,周而復始,一步步向上提升。

唯衡諸聖賢大哲廣闊無邊智慧,「品格50」不過滄海一粟,即使臻其極致,至多五十分耳,尤須努力惕勵,期能日有所進,不斷趨向完美。

「五四新文化運動」既為品格教育扭轉之樞紐,令傳統道德飽受衝擊,使人心難以安頓、修身之途崎嶇;適值「五四」將滿百年,在此時刻,效法滿腔理想、熱情澎湃的新青年精神,檢視百年來走過的道路,直指人心,建立上接五千年傳統,廣納東西方智慧的新道德準繩,全力推廣,或能令台灣的風景去瑕握瑜,更加美麗。今年「五四」啟動以「品格50」為核心的「五四心文化運動」,就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嘗試。

「品格50」由「社會企業公約基金會」擘畫並設計編製「merit 50」隨身小冊;「普仁基金會」、「感恩基金會」、「任林基金會」共同參與推動「五四心文化運動」,每周選定五十德目之一,每日自省其得失。今年五月四日為起始日,頭一德目「將心比心」,參與者將同步進行,到明年五月初完成第一個循環。歡迎踴躍參與,詳情請洽各基金會。(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