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如群龍無首,諸德皆備

時間:2015-04-09 15:30 |  作者: 王财貴

乾卦六爻大概都以龍來做象征,君子可以說是人中之龍,那麽龍呢,就是萬物中之君子,所以這個“龍”其實代表陽氣,代表乾德。在乾卦裏面有六條龍,六條龍也就代表“群龍”,不只是一二三四五六,六不是一個固定的數目字,他是一個群,群龍。而我們剛才對于“初九”,有一種判斷,“潛龍勿用”;“九二”有一個判斷,“見龍在田”;“九三”有一個判斷,“乾乾夕惕”,有人叫做“惕龍”,因爲九三沒有出現龍,“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沒有出現“龍”,但是後來讀《易經》的人,特别發明了一個詞,叫做“惕龍”,所以第三爻也是龍,這個“惕龍”就是“惕人”呐,警惕的人,能夠自我警惕,随時謹慎,随時憤發,所謂的不憤不啓,不悱不發了。随時憤發的一個君子,可以用“惕龍”來象征,所以第三爻是“惕龍”;第四爻是“躍龍”,“或躍在淵”,躍龍;第五爻是“飛龍”;第六爻是“亢龍”,你看都是龍,對不對?只有第三爻沒有提到龍,後人說它爲“惕龍”,這些都是“龍”。所以,回頭過來從整個乾卦看,裏面包涵龍的諸德,龍的各種德,也可以說,有各種表現的龍德,或者是一龍的諸德。有的龍是表現這樣子,有的龍是表現那樣子,其實是同一條龍就有這些德,一龍之諸德,或是諸龍之分德、各個德,這樣叫群龍。
 
那麽群龍這個“龍”是變化無窮的,就像我們人生是變化無窮的,我們人的德是多方面開發的,于是,我們人的心靈當中就應該具備諸龍之德,就好像天地之間他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是各式的變化才成爲天地,所以天地就有群龍在運作,我們人間呢,也應該具備群龍之德,這樣叫做群龍。而群龍呢,不可以有首,無首,也就說呢,你不可以偏向哪一種德,而因爲人生是複雜的,天地是複雜的,你各種的德要在各種的情況之下表現,這樣你的德才算做是全備,而且這個德才不會是一種偏德,有一種偏向性,你随時是“潛龍”,你随時是“飛龍”,随時是“惕龍”,随時是“躍龍”,随時是“見龍”,這樣子你的生命才是活潑的,這個活潑的生命就是活潑的宇宙,這樣叫做“群龍無首”。假如“群龍有首”就完了,爲什麽呢?這個人只有一方面的表現,懂嗎?“群龍無首”代表諸德具備,而且運用自如,神妙無窮。這豈不是大德嗎?這樣的德才是大德。你若表現一方面的德,表現的非常地猛烈――這樣的德往往會敗事,把事情敗壞,所以“剛、柔”,也可以說是“善剛善柔”也可以說“惡剛惡柔”。假如一個人的性格表現是“剛”,我們初聽起來很好,非常地“剛明”,或是“剛強”,但是如果變成“剛烈”,“剛愎”,就壞了,對不對?剛德不能夠“見群龍無首”。剛德也是龍,龍德也有剛,龍德的表現也有柔。你不要說柔不是乾卦的德啊,只要他是光明的正面的也都可以列入乾德,只要是德。
 
所以龍也有柔的一面,但是同樣的,柔表現得太過分,其它的德就被呑沒,其它的德就被抹殺。因此,我們一定要表現,雖然是龍德,也要是群龍的德都表現,而群龍的德沒有一個是爲首的,要随時變化。比如說你現在是學生,你還沒到社會上工作,所以你現在正在修養、長進的時期,你當然是“潛龍”沒有錯,但是你不只是“潛龍”啊,因爲你還有其它的身份呐,那麽你在做其它身份的時候,你就要做别的龍,比如說,你如果在社團裏面,你要麽做“見龍”,利見大人,你要做一個社團的一種支柱,你自己要勉勵自己,要不然你就做“飛龍”,你做領導人物,那麽,你這樣不是潛龍嗎?爲什麽是“飛龍”嗎?你在你的整個人生是“潛龍”,你在這一個團體裏面是“飛龍”,懂嗎?這樣子你的心情可以随時面對各種的情況而轉換,這樣叫做“群龍無首”,這不是“吉”嗎?這才是“吉”呀。所以“見群龍無首,吉”,這是他的正解,群龍無首的正解。不是很多人在這裏沒有人領導,烏合之衆,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後來的别解。好,“見群龍無首,吉”。
 
現在有很多人,受到近代的觀念影響,尤其西方觀念的影響。西方人的人生態度,喜歡有所表現,那麽你要有表現,往往必須要集中你的生命力在某個方向,某個地方,才能夠表現,尤其是近代的西方。在比較古一點的西方,在他們的啓蒙時期,他們的人文觀念,所謂人文主義了,對于人的認識是比較全面的,所以像米蓋朗基羅,像歌德、像培根,這些人,他們都希望他們的德是完整的,所以他們的各種的表現都好。像米開朗基羅,現在或許大家知道,他最主要表現在藝術,對不對?其實他也是一個天文學家,也是一個文學家,他也是一個詩人,他又是一個對于社會很關懷、對政治有見解的人。像培根,他是政治家,他也是科學家,他也是文學家,他也是哲學家,懂嗎?各種的德他們都要開出來。像歌德,也是多方面的才華。
 
那麽,近代以來的西方人,就比較有一種建立自己獨特風格的傾向,他們叫做,一個人要建立自己的形象,要有一個形象。一個人,如果毫無表現,當然是很平庸的,有表現當然是有成就的,不過呢,如果只是想建立形象就停在建立形象上,你就不能夠知道“見群龍無首”的意義,所以,最好的形象是沒有形象。當你從形象化歸到無形象的時候,那就是“群龍無首”了,你的心靈就是群龍的表現了,所以,你不需要去積極建立你的形象,建立你性格的品質,讓人家知道你是怎麽性格的。一有性格,這個性格就不完整。沒有性格才是最大的、最豐富的性格,不是嗎?像我,我沒有什麽性格哈(笑),至少,我是希望如此。你說剛,也有柔,你說柔,也有剛,你說内,也有外,你說外,也有内,你說文,也有武,你說武,也有文,懂嗎?所以,只有武,就是老粗,那麽只有文,就是文弱書生。
 
有智慧的人生,是多方面的,多方面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不是這樣,中庸不是如此啊,恰到好處叫做中庸。所以,說那一個人很中庸,你這樣講,有些時候是貶他,爲什麽呢?意思是說那一個人什麽事情都是各打五十大闆,這樣不是中庸。(教授好像在闆書或指着什麽講),中庸是這樣子,中庸是這個,然後他對于任何方向,都能夠做最恰當的處置,如果這個情況不在這裏,這個情況在這裏,中庸就跑到這裏來。所以,中庸,當他跑到這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它不是在這一個圓的這個,而是在這裏邊有一個圓讓他去,他看看處事的條理而居到一個恰當的位置,這樣叫做中庸,所以中庸是不可能。孔子說:“白刃可蹈也,爵祿可辭也,天下可均也,中庸不可能也”,“白刃可蹈”,這是剛強的人,“爵祿可辭”,是廉潔的人,“天下可均”,這個天下可以平治,平治天下,均平嘛,這是有能力的人,都可以的,可以想象的,某些人可以做到的,但是中庸不可能也,要做到中庸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要做到中庸的人是少之又少,乃至于幾乎沒有,所以“爵祿可辭”,這個高爵奉祿啊,爵位跟奉祿可辭,可以不要,很廉潔,“白刃可蹈”,白刀子在那裏我可以踏過去,代表很勇敢,還是有人可以做到這個地步,“天下可均也”,天下可以平均,可以讓他治平,平定天下,這可以做到,但是中庸不可能也,這是中庸的句子,要做到中庸是不可能的,因爲中庸是這樣子的生命,這個叫“仁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這個“妙”的生命是不可能的,可見要好好了解“中庸”這兩個字啊。
 
“群龍無首”,類似如此,它沒有固定的方向,而所有方向都在掌握之中,這樣叫做“群龍無首”,叫做“泛應而曲當”。“泛應”就是對于任何事物都能夠有感應,都能夠面對。“而曲當”,這個“曲”就是每一處,一個一個,各處,或者小處,這個“曲”也稱做小,也稱做各處,個别的,叫“曲”,廣泛地面對任何事物,而任何事物都得到恰當的安排處理,叫“泛應曲當”,叫“群龍無首”。所以“群龍無首”這句話非常地美,很美,你要讓你的生命變成一個群龍無首的狀態,可上可下,可前可後,可内可外,可動可靜。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這也叫做“群龍無首”。所以該溫柔的時候要溫柔,該剛強的時候要剛強。這也透露了一項訊息,透露了一項什麽呢?透露了一項完整、完全、完美的訊息。“群龍無首”,很好,這句話非常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