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爲何持性善論


   我們講人性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剛才說的,專指那内在而又深刻的“超越性”;一種呢,是整體說,卻以動物性爲主的“現實性”。曆來講人性就有這兩種說法,大部分的人都是整體說的。整體說的人性,像告子說“性無善惡”,人性無所謂善、無所謂惡,因爲這是天生的性,有什麽善惡可言呢?善惡是後天被環境所影響的。又有人說,不是性無善惡,而是性有善有惡。什麽叫有善有惡?有人生來是偏向善的,他是“好胚子”;有人生來就傾向惡的,他是“壞胚子”。那麽這個好胚子呢,你處在壞的環境裏,他還是照常地好,永遠地好。比如像大舜,他有一個不慈愛的父親,又有一個不恭敬的弟弟,像這樣惡劣的家庭環境中,舜還是一個孝順而友愛的聖人。所以像舜,他天生的性就是善的,是天生就要做善人,要做聖人的。而有些人呢,生下來就是惡的,即使有很好的環境,他終究還是惡。比如說,堯不是聖人嗎?聽說堯的兒子丹朱是個不肖子。你看,以堯爲父親,而且是君王,居然還有一個不肖的孩子,可見他生來就是要成惡人的。又譬如纣王,他身邊有微子啓、王子比幹啊,有這麽多的聖賢都是他的親人,而且還輔佐他,結果呢,纣王還是那麽壞,可見,他是永遠成不了好人的。這樣,有性善,有性惡。還有呢,又有人提出“性三品”的說法,把性分成三個品類,有是善的,有是惡的,有是中間的,等等,有很多說法。而這些說法都是全面地看人性,他們列舉一些人生表現的特點,然後歸納爲幾類,其實,說來都有道理,但都是不完全的。古今中外,人類有史以來啊,單單隻有一個人,隻有一個人說性是善的,這一個人叫做孟子。所以各位,以後你要好好地來了解敬重我們這一個古聖先賢——孟子。你要知道他是全人類有史以來唯一一個提出“性善論”的人,其他的通通都是整體地來看人性,整體看人性,因爲現實性強,總是往壞的地方流出去了。孟子呢,就單單對于人性的善的地方來看人性,護住人性的尊嚴。
 
  各位!你想一想,要說人性,到底是整體地看人性來說人性,說性無善惡、性可善可惡、性有善有惡、性有上中下三品,是這樣比較把握了人性呢?還是像孟子,隻從人性裏面的最核心的一點點那個地方來說人性。哪一種觀點看人性才是真正的人性呢?這裏必須要有一種思考的能力。有人說人性,人性有那麽多表現,那爲什麽就單單隻看這一點點呢?孟子并不胡塗,他老早就自己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幾希”,就是隻有那麽一點點,但這是人類唯一不同于禽獸的地方。既然隻有這一點點是人跟禽獸不一樣的地方,那我們既然要說人性,我們豈不是要從這一點點來說嗎?所以各位,讀書一定不可以大意,也不可以道聽途說,尤其是讀聖賢的書,既然它号稱爲經典,你就不可以太過随便了。有人喜歡作翻案文章,翻案就是:古人所說的已成了定案,但我偏不信,我要找他的不是,我一定要把他駁倒。你對其他的書作翻案文章,或許是可以的,但對于聖賢的書,你膽敢翻案,那我就先警告訴你:你很可能不隻得罪了聖賢,你是得罪了天地,最危險的是,你得罪了你自己。誰作聖賢的翻案文章,我們幾乎就可以立即判定:這一個人是沒有什麽智慧的。哪一個時代專做翻案文章,我們幾乎就可以判定:那是一個沒有智慧的時代。沒有智慧,早上朱高正先生曾經說了:“沒有智慧,是要下地獄的。”(鼓掌)
 

性善論是不能反駁的
 

  再回過頭來講孟子。孟子隻對人之所以異于禽獸的那一點幾希來說人性,那一點幾希就是剛才我們說的人性的超越性,人性的光明性,人性的最深刻的本性。從這個地方說人性,說它是“性善”。爲什麽?因爲因着這一點超越性的規定所做出來的行爲,我們就稱爲善。原來人生的“善”之意義,是根據這一點幾希的光明來規定的,而不是用人生的善來說這一點幾希的光明。這一點幾希的光明之性,本是不可以說它善也不可以說它惡的,它是善惡的标準。順着這一點幾希而發出來的意志和行爲,便叫做善;違背它的,用接近動物的本能來幹擾它,那原來光明之性被蒙蔽了,被扭曲了,其後來所發的意念,所做的行爲,我們就稱爲惡。惡,就是“不是善”的意思。不依善意而行,缺乏了善,叫做惡。人間本來沒有所謂“惡”,隻因爲人不從“善”而行,就是不從自己那一點幾希之光明而行,才有了惡。所以孟子說人性善,是說我們如果從人可以爲善的那一點幾希的本質說性,那性是善的。用比較簡單的話來講,孟子是從人性善的地方說人性是善的。我再講一遍,孟子是“從人的性中的善的那一個特質而指出人性是善的”。意思也就是說――因爲人性是善的,所以我說人性是善的――這一句話還有錯嗎?爲什麽還有人反對呢?所以前一陣子我有一個演講,題目叫做《爲什麽性善論是不能反駁的》――性善論是不能反駁的,誰反駁,他就是自我矛盾,自讨沒趣。(鼓掌)
 

孟子的高明
 

  把人性中不關乎爲善的所有内容,全部剔除,最後隻剩那超越而光明的一點,說這是人性,所以人性是善的。這叫做套套邏輯,就是同語重複,什麽叫同語重複?就是一個意思講兩次。譬如這裏有一個茶杯(手舉茶杯)。我說茶杯就是茶杯,你還能反對嗎?這叫同語重複。又譬如問:你是誰?答:我是我。你還能夠反對嗎?用邏輯的術語,說成“a是a”,這樣叫做同語重複。同語重複是絕對的真理,是不能反對的命題。孟子說人性善的,是從人性善的地方說人性是善的,從邏輯的觀點看,孟子的邏輯思考力是很高的。
 
  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楊振甯博士,他自己說,他從小就表現了數學的興趣,因爲他父親是一個數學教授,他家常常有教授來,都在談數學。這個孩子在旁邊聽,聽不懂,他就自己去拿數學書來看。但是他父親的數學書大部分是外文,他看不懂,就去問父親,他父親不僅不教他,還罵他:“你讀這些書做什麽?”一直到他十一歲的暑假,父親請一位老師來教他讀書,讀什麽呢?――讀《孟子》,不是讀數學啊!數學教授居然不教孩子算數學,反而請家教來教孩子讀《孟子》,各位,這就是民國初年,文化尚未斷根的年代才有的智慧之舉。楊振甯用兩年的時間,把《孟子》讀完。他說,從此以後,他一輩子受到《孟子》很大的益處,不僅是爲人處世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想到了孟子,甚至對于科學研究,他認爲孟子的邏輯思維對他很有幫助,因爲孟子有所謂的好辯的能力,如果邏輯不通,能辯嗎?
 
  孟子的辯不是亂辯,孟子的辯是很合邏輯的,是邏輯在語言中表現。語言本來就涵有邏輯,所以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好,其實也就代表他的邏輯能力好。因此我們不要怕邏輯,不要怕數學,你隻要訓練你的思考的能力。而一個孩子在十二三歲之前,他的思考能力是表現在具體的生活當中,他通過對生活中事物的了解和處置來表現他的邏輯。而日常生活是可以用語言表達的,比如經常可見一個媽媽教她的子女說,你口袋裏面有五塊錢,媽媽再給你十塊錢,你總共有多少錢?這是用語言表達數學。這一種表達,是具體的。假如你直接問五加十等于多少?這需要抽象的思考。所以我們人類的思考是從小,由具體漸漸達到抽象,乃至于不是思考五加十等于多少,而是a+b等于多少,x乘y等于多少,像這樣越來越遠離具體的世界,越進入抽象世界,思考在虛靈的世界中運行,這種抽象的思考能力必須越長大以後才越能成熟。而楊振甯小時候,他的父親剛好暗合教育的道理,讓他在具體生活中,不提早去用那些數學公式來教他數學,而教楊振甯讀《孟子》,沉浸在充滿邏輯的語境中,其實也等于在訓練他的數學思考能力。
 

尊重經典 契會聖人
 

  我們如果知道孟子具備有很強的思考能力,而他又對于孔子之道有深切的體認——孟子的一生,雖沒有親受孔子之教,但他是私淑孔子,所以孟子自認爲是孔子的學生,他一輩子的心願就是要學孔子,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就好像孔子一輩子的心願要學周公,乃至于時常夢見周公一樣。所以孟子既有對儒學深厚的、确定的領悟,又有邏輯思辨的能力。像這種人的書,你怎麽可能還找得出他毛病呢?所以假如沒有學問沒有德行的人,千千萬萬不要輕易去翻聖人的案,去批評聖人。近代的中國學者以批評聖人爲時尚爲進步,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我希望各位同學從今以後,不要随意批評聖賢,做經典的翻案文章,但,我們也不是要迷信聖人,聖人也沒有叫你迷信他,我們是要去契會聖人——“契”,就是你跟他相感相通,“會”,就是你跟他相應、相合。“契會”就是你去悟入聖人的心靈。我們讀書首要的能力,就是養成這種對經典敬愛的态度,以此态度,我們隻是讀、隻是讀、隻是讀……讀多了,讀久了,心中自有理解,自有悟入。而且讀得越多讀得越久了,也漸漸會有醞釀的效能,悟入的層次和範圍就越深越廣,當你需要的時候,它就能歸你所用,叫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假如對經文并不很熟悉,并不很大量,又沒有經曆長期的醞釀,是不可能達到妙用的境界的。因此,請各位注意了,你現在開始讀《論語》,雖然隻是初步,隻是入門,隻是奠基。但是你要知道,這初步的入門與根基,是前途得以開展最最重要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