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我的讀經歷程王鶴儒(十六歲,全日制讀經少年,二00九年九月廿九日於麗水)

寫這篇文章,我醞釀了很久,可以說是準備充分,但是真正要動筆時卻不知以何入手,感覺是千頭萬緒。   我是06年5月份,認識到讀經的,在放「五一」長假時,我和媽媽無意中接觸到讀經。雖然未曾瞭解王教授的讀經理念,但是,媽媽就是認為讀經好,讀經能使我進步。@

   於是,06年6月1日,我正式進入了萊州趙老師辦的學堂。在深圳的爸爸知道我在讀經,是堅決反對,問媽媽為什麼把我送去讀經?將來走向社會能做什麼?媽媽也是對讀經一知半解,什麼也說不明白,漸漸的,家人都得知我在讀經,同樣,也是反對,媽媽頂著重重壓力,繼續讓我堅持讀下去,三年半了,爸爸及家人看到我的進步,也漸漸的認同了讀經,不會再反對我們了。

   讀經時,我是十三歲,十三歲之前我只想用幾句話概括,在學校裏面對的是題山題海,回家面對的是堆積如山的作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厭倦了這種學習,得不到快樂,越學越覺得內心空虛,找不到精神家園!沒有志向,也沒有理想,不知自己何去何從。

   一開始讀經的我,一點也不用心,上課坐不住,左顧右盼,盼著下課,盼著週末。浪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幾乎什麼都沒學到。趙老師曾送我一句座右銘:「自暴者不可以有言也,自棄者不可以有為也」。這一句話一直讓我刻骨銘心,一個自暴自棄的人是不會有什麼作為的,也不會有成就。從那以後,我上課就開始克制自己,一節課不說話,不分心,一開始的時候不行,慢慢的就習慣了。

   讀經最重要的是環境、氣氛,真正讓我養成自學能力是在07年。這還要從我一個讀經搭檔吳曉興說起。他為人忠厚老實,和我一起讀書,克服了許多困難,我們倆互相提攜勉勵,一心向學,共同精進,情同手足。可惜他因各種原因在萬般無奈下離開了學堂,去上技校了。我們現在一直保持聯繫。從信中,可以看出經典仍在他身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我和他背書有過最高的兩次記錄,是07年背《莊子》,3500字一周,08年背《孟子》,4200字一周。我倆同桌同鋪,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就這樣,讓我這個又調皮又不守規矩的人慢慢的有了自學自律能力

   當時,學校組織看「醫道」(韓國古裝電視劇),讓我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劇中的主角無論是從醫德還是從醫術,都是非常人所能達到的。他令我非常敬佩,我就立志當一名中醫。我為何立此志?就是因為自鴉片戰爭之後,西學東漸,中華民族屢遭侵略欺辱,西方人以傳教辦現代醫院,培養青年西醫,詆毀、弱化、消滅中醫。中醫被四面圍剿,以及看到現在社會良醫少,庸醫多,醫生的道德敗壞,良醫醫人,庸醫害人!百姓不信中醫,寧可死在西醫的手術臺上,也不肯讓中醫救治等等一切社會現象,在這不一一列舉。X<Rje
©欲學好中醫,經典是古今大師公認的必由之路,是入道津梁,是伐善之斧,除此,別無他途!回想一下,凡是成為名醫的人,哪一個不精通醫典,哪個不精通四書五經,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j

   「若不讀五經,不知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古今之事;不讀諸子,見事則不能默而認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不讀老莊,則吉凶拘忌觸途而生。」總之,想讓我們這一代人有成就,就得讀經,經典很多,擇其精而背之!3mSb^i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Kv
   不是說一讀經,這個人什麼壞毛病都沒了,這三年我也打過架,罵過人。也跟老師頂過嘴,這些都是社會習氣,在社會上不免會染上這些壞習慣,染上之後就會把自己的正義之心給掩埋住,讀經不僅能開啟智慧之門,還能使一個人的惻隱之心,正義之心,慢慢的萌發。D

記得我在連背《孟子》一書時,天天是廢寢忘食,早上三點鐘起床,晚上偷偷的在被子裏打著手電筒讀書,白天一有時間就讀,上課捂著手背,可能是我天生性格好勝,不服輸,造就了我的恒心和毅力。當我連背起《孟子》一書時,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我是怎麼連起來的?終於,我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是通過努力,這種努力,是快樂的。雖然是有壓力,但是壓力是動力的來源。我想,如果當時沒有對我施加壓力,想必,現在我也連背不起《孟子》一書,可能還會放棄。

   讀經時,不免會遇到很多問題,不過不要緊,只要一直堅持王教授的讀經理念,「老實,大量」讀經。讀著,讀著,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勢如破竹。

   當時,我放棄了英文,想要利用英文課讀《傷寒論》。有一次,他們全在上英語,我獨自一人在教室裏讀《傷寒論》,被王海燕老師看到了。所以一談到我,就提到此事,讚不絕口。為了學中醫,我還給趙老師寫了一封申請書,據說還被發到全球讀經交流網上去了,在信中我引用了趙老師的話「中國不缺八億農民,三億工人,缺的是人才」,學英文少我一個沒關係,但中醫界少了我就是極大的損失,趙老師同意了我的申請,非常支持。媽媽得知我放棄了英文,一開始不同意,非常為我擔憂,我也很倔強,趙老師也幫我勸說媽媽,最終媽媽還是同意了,不過還是不放心,對我說:「我選擇的路,這樣走下去,無論有多困難,多坎坷,都不能放棄。」我答應了,因為我對中醫有著不可磨滅的熱情。

   這期間,我還認識了佛教,念佛經不斷懺悔自己的過去,相信有因必有果,儒釋道三家皆屬於中國。孔子、釋迦牟尼、老子,皆是聖人,聖人說的法,才可說的上是經典。聖訓是永不朽的,在冥冥中,給那些失去方向的人們指明方向,開闢良方。孔子講「有教無類」,佛講「慈悲、悲憫之心」,老子追求的是「逍遙、無為而治」@   聖人所追求的終極目的是相同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最終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謂殊途同歸。oW

   隨著年齡的長大,經典不斷的深入,看問題能看得更全面,表達得更有條理性。徐老師是我在中班時的班主任,吳老師是我在廣毅班的班主任,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經常對我提攜鼓舞,使我不斷超越。記得有一段時間,我比較心浮氣躁,吳老師送了我一句話「眼觀千里外,足自細步行」,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深遠的見識,無論多聰明也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不要求立竿見影!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自己追求長進,誰也攔不住。古有「頭懸樑、錐刺骨」,董仲舒「十年不窺園,三載不下樓」,現在的讀書人與古人相比真是百分不及其一,身為讀書人,應該感到慚愧!5:aN

   在這個大環境中,感覺到了家的溫暖,老師如父母,同學似兄弟姐妹,和睦相處,無優劣之分,無高低之別。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並不能影響我們真切和樂的氣氛,一心讀經,嚮往聖賢,這裏是我們的世外桃源,隔絕一切世俗干擾。

   中國文化不能再繼續遺棄。「安史之亂、秦始皇焚書坑儒」八十多年前的「五四」運動,將中國文化重重瓦解,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都已滅亡,惟有中國,還屹立在東方,因為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現在是末法時期,人們沉迷在那靡靡之音中,追求所謂的流行時尚,就拿流行歌來說,港臺明星,大陸明星,往臺上一站,下面人山人海,群情亢奮、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而喜歡古典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流行歌在古代是下里巴人,是一種很淺白的音樂,比如唱愛情的歌,愛得死去活來,愛得發瘋,幾乎把什麼都唱出來了,而古典音樂卻不同,聽古典音樂要靜下心來體會,感受作曲人想表達的意志。其實只是人們欲望的縱施,人性的墮落,現代人的浮躁心理,喜好吹糠見米的東西,做什麼都想立馬見功,不願意靜下心來感受、體悟,惟有經典的教化,才能培養出領導人類的思想家、哲學家。.f

   王教授曾說過一句話「凡是將傳統看為包袱的人,不是懦弱者,就是敗家子!」我們學經典不是守舊,也不是復古,經典的年代雖然久遠,但它不一定就是過時落後,所以不能輕易的否定它,遺棄他。「經典是人類文化的早熟品」這個早熟跨度異常之大,以致我們現在還不能真正的認識,現在有很多人將經典不是丟在一邊,就是束之高閣,這真是令人心痛。切記!寧可將經書傳破,也勿束之高閣。]©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7ys
   老子五千言傳世,我把一個自序絮絮叨叨的說了這麼多,聖凡之書一目了然。F  現在為了學校的需要,我們從萊州搬到了浙江麗水。在這裏,政通人和,更有利於我們的發展,剛辦起了新校,縱然有許多規矩不盡人意,但仔細一想,無規矩不成方圓。校規的制定能讓我們更安心的學習。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iU_
   讀經前的我和讀經後的我相比,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脫時是痛,換完是樂。 寫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優美的辭彙,只是把我的心聲道出,讓更多家長瞭解讀經孩子的真實情況,並更有信心的做出決定,不要害怕孩子吃苦,如果一個人真的有了成就,回想兒時所受的苦,已了無痕跡,而所讀的經典,卻是源泉滾滾,影響一生。

請各位家長再三思之,深長思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