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哲萱

作者簡介:方哲萱,女,西曆一九八一年出生于天津,江蘇常州人。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碩士,《讀經》雜誌主編、蘇州樂謙學堂創辦人之一,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高級講師。曾在天津人民廣播電臺、《城市快報》、中國音樂網、《伊秀》雜誌等媒體擔任記者、編輯。二〇〇三年起,致力於華夏禮樂衣冠復興與研究,組織第一次全國性漢服活動,多次策劃參與釋奠禮、祭禮、冠笄禮、士昏(婚)禮等禮儀項目。以網名天涯在小樓撰寫的文章,被公認為復興推廣中的利器而廣為轉載。

 

我為什麼要辦《讀經》雜誌

作者:方哲萱



大學畢業後,我懷著滿腔熱忱,成為一名記者,那時候,年輕的我認為記者是一個神聖的職業。還很清楚的記得第一次獨立採訪,是春節前農民工討薪事件,當我到達工地時,一位受了工傷的工友迎上來握著我的手說,可把你盼來了。可是,後來因為公安的介入調解,這個事件並沒有播報,那位工友的工傷費也不了了之。十年過去了,我依然忘不了當時的一幕,而我知道,在十年後的這個寒冷的冬月,這一幕依舊在上演。



十年來,我越來越明白一件事,記錄、揭發、口誅筆伐本身並不可貴,真正有意義的事,是改變人心。假如人心不改變,媒體的價值微乎其微,乃至於終將走向負面。



所以,我終於投身於讀經教育,這中間雖有機緣和偶然,但在我,卻實在也是順理成章必然要走上的一條路。在被那場演講震撼的一刻,我切實有一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受,這大概就是我的初發心。



我走過很多私塾學堂,和許多讀經老師、家長成為摯友,我也眼看著那些讀經的孩子從少年長成青年。也許是我曾經培養起來的職業敏感,也許是我在這個圈子裡特殊的身份,總而言之,我並沒有辦學者實踐的急迫感,也沒有作為這個時代讀經家長的利害衝突感,我投入其中熱切的想要將讀經理念普及到全世界千家萬戶,同時,也置身事外冷靜的旁觀著讀經界所發生的一切——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我知道,這些人不是這個時代的公知,暫時還沒有辦法擺脫民間辦學者的草根命運,但是,依照一個人應有的洞見,百年之後,當這個時代的明星湮沒無聞,這些真正的教育家註定被鐫刻在正史中。而我們的孩子,或將直接參與一次偉大的變革,為人類帶來新生。



一想到能夠成為這些人和事的見證者,我就感到無比的激動,所以我決定辦一本雜誌。雖然有很多更加現代化的方式可以來記錄這一段歷史,但漢字和紙張,我們的祖先已經沿用了幾千年,自有一種含蓄、飽滿而持久的力量。



當初叫《讀經》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有一些朋友給出不同意見,他們擔心很多不瞭解的人會產生誤解,影響發行。但在我卻很明確,這不是一本給不瞭解的人看的書,而是專為讀經的家庭、實踐者而辦,除了記錄讀經中所發生的故事,同時也提供各種具體的操作方案,推介大家們的文章,我希望那些在保守的小城鎮中默默耕耘著的教育者們,也能夠互相知曉彼此的存在,能夠分享彼此的歡樂,分擔彼此的憂愁,我希望已經讓孩子讀經的家長們,能夠更加篤實和堅定,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升起源源不絕的信心和希望,我希望即使是已經對閱讀艱深文字有一定障礙的成年人,也能夠透由我們的傳遞,增強文化素養,能夠縱深的去思考問題。



這是一本屬於讀經人自己的雜誌,它擁有客觀、理性且獨特的視角,豐富、開放又不乏深度的內容,它將成為一個如此切實的交流平臺,每一個身處讀經領域的人都可以借此發出自己的聲音。



2012年創刊號時,編輯、撰稿、排版、美編、發佈、推廣、宣傳都是我一個人完成,一年之後,《讀經》雜誌已經發展成六個人的小團隊,這是一支年輕並擁有夢想的團隊,這個團隊還將繼續壯大,我們將真正的深入到讀經學堂和家庭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深入到讀經兒童成長的每一天。一個團隊的成長壯大,一項事業能夠持續發展,尤其是《讀經》這樣的理想的實現,離不開友人們的支持,讀經圈裡我的摯友們,在過去的一年中給予我們許多無私的幫助,那是一種心照不宣的相知與相守,只可意會,莫逆於心。



其實,我的想法非常簡單,一年只要能夠訂出3000份雜誌,我們的團隊就能維持正常的運轉,訂出5000份,就能奉獻更精彩的內容。而目前已經讀經的家庭,何止成千上萬。一年六期雜誌,一百多元,並不會造成一個家庭的負擔,而又可以即時瞭解讀經的動態,或許,一篇文章可以讓家人心安,或許,一期主題可以作為宣導的談資,或許,一張照片可以消除許多的憂慮。我的想法就是如此簡單,雜誌的內容正是讀經家庭所需求,每一個讀經的人一定都會願意訂閱一份來支持這項事業走得更安穩和長遠。

 

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大家再告訴大家,一傳十十傳百......



這就是我辦《讀經》雜誌的最初和最終的想法,易經上說,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我期待著,千里之外的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