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音樂素養

                                      
季謙先生于已丑(2009)年正月初四夜

                                     講于深圳鹿鳴新學堂四樓古琴班教室

怎樣讀《論語》等智慧之書


讀《論語》幾乎沒有所謂對錯。其實讀經典也無所謂對錯,或者說,錯的機會不多。因爲有些時候這個錯,除非他存心,故意,他故意要找聖人的茬,抓聖人的小辮子。這種情況在近百年來,在我們中國是司空見慣暸,這是故意的。
假如一個人回複到他生命的常道,他是個正常人,以正常人的心態來讀這種書,就沒有所謂的對錯。所以這個商量的意思,不是說誰說對暸,誰說錯暸。或許是每個人的體會不同,不過其中可能有一些深淺。深淺跟對錯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有人體會得深一點,有人體會得淺一點。但是如果要叫體會淺的人立刻生長到一個高度,差得太遠,恐怕也不很容易。因爲這是智慧的書,也需要用智慧去迎接,去相應。所以讀這種書是最令人愉快的,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體會,而不是叫自己的解釋。


所以,我也說《論語》是一部很圓滿的書,《論語》裏邊的語言都是圓音。什麽叫圓音呢?圓滿的聲音,圓滿的教導。那什麽叫圓滿的教導呢?


在佛經上有這麽一個講法,就是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的時候,只是順著這樣講下去,當然這是一個聲音暸,就是講一套,就是一場演講暸,這不是一音嗎?一種聲音。佛以一音來演說佛法。衆生,就是聽到的這些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其他的存有、衆生;隨類,隨著他的品類,這個,還不只是橫嚮的分類,它還有一種縱嚮的層次;衆生隨他的品類各得解,都得到自己的解釋。
所以,一場說法下來,大家聽到的是同樣一場說法,但是每個人的體會就不一樣。所以,小聖人有小聖人的體會,大聖人有大聖人的體會,菩薩有菩薩的體會。爲什麽能夠這樣呢?因爲他是從最清靜法界而出,佛的心中是完全清靜的,所以他的語言也變得很巧妙,或者說裏面的含蘊很有深度,可以做各層次的解釋。假如像剛才說的,妳不是故意存心要跟聖人作對,妳是一個正常的人,妳以妳的心靈去體貼聖人的心靈,那妳都能夠多多少少體貼出一些意思。妳的程度低,體貼低一點;程度高,體貼就可以高一點。真正如果是佛來聽佛說法,每一句都是最高的佛法。所以沒有所謂的對錯。


所以以後我們跟人家討論經典,討論聖人的教導,也很難說妳錯暸!或者說,我有另外一種看法,那麽大家商量。這才是讀智慧之書的方法。


所以,這些智慧之書,就個人來講,也是隨著自己的品類,爲什麽?因爲一個人的生命,也有起降,漲落。有人認爲,說一個人活得越老,他的智慧越高,體會得越多,可能不盡然。一個人活得越久,可能知識越多,但是不代表智慧就越高。所以自己的生命力有升有降,這樣也是自己的品類。所以,每一個時刻來讀這種書,有每一個時刻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動。


知識的理解與人性的體貼


像這種讀書法呢,我們近代的所謂知識型的教育,大概都已經忘記暸,我們沒有這種讀書方法。我們學校裏面所要求學生的是一個標准的答案。以後我們漸漸要恢複這種讀書方法。知識有標准答案,至少它的預設是相同的時候,它的答案應該是一樣的。比如說牛頓的科學理論,號稱被愛因斯坦所顛覆暸,其實不是顛覆,是超越暸;其實也無所謂超越,就是愛因斯坦對時空的預設是不同的,所以他可以推出不同的結論。假如預設是一樣的,那牛頓的科學理論還是真理。所以科學知識妳可以說有標准答案,妳也可以說沒有標准答案,但是有沒有標准答案還是有迹可循的,它還是確定性的。不過智慧的學問不是確定性的。這一點近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沒有弄清楚。以科學的學問爲標准,然後再來看這種智慧的學問,會感覺到它並不准確,它糊塗。結果呢,這個認爲不准確的就不是科學,糊塗的呢,它就不值得我們去學習。這個其實是一種很大的誤解。


所以以後我們人類的心靈確實要更加地開闊。開闊的意思,比如說現在我們中華民族,已經漸漸覺醒暸,要複興傳統文化暸,千萬不要再呼籲我們複興傳統文化就要再來一次革命。這個沒有什麽革命的,這是一種擴充。已有的學問,它如果是學問,永遠是學問。人類已經開創出來的文化、智慧,它永遠就是文化、智慧。它只是夠不夠的問題,它往往不是對跟錯的問題。所以以後中國再複興中國文化,應該不會像以前那麽傻,複興這一邊,學這一邊,就要打倒另外一邊。人類如果常常像這樣鍾擺式的來看待文化、過生活的話,人類永遠是偏激的,永遠是自討苦吃的。所以我們期待我們中華民族從這個時候開始,從最近幾年開始,以後可以漸漸走嚮一種,過一種正常的人生,做一種正常的學問,首先要有一種正常的心靈。所以以後應當對這種知識的學問繼續的這樣子來尊重它,繼續地去學習,但是不要以知識爲唯一的標准。
比如我們今天講這個《論語》怎麽讀,以一種自己當下的心靈去體貼,所體貼的就是妳的。假如一個正常的心靈,妳去體貼,應當都會發現會有一種效果,就是妳會發現經典所表現的內涵,也就是智慧,或者是聖賢所教導的這些教訓,大概都比我們眼前現實的生命高一點,甚至妳會知道高很多。假如妳如果能夠把古人的書讀出來,讀到覺得他比妳高一點,或是高很多,其實妳就已經有心得暸。假如高一點呢,或許妳就可以遷善改過、見賢思齊,那不是進步暸嗎?假如高很多呢?什麽叫高很多?就是妳的現實生命妳自己知道,太卑微暸,而這個聖賢所表現的,光明萬丈,這代表說差很多。那遇到差很多的怎麽辦呢?


其實智慧的事情是一觸可及。知識的事情啊,它是麻煩的,它是瑣碎的,它是累積的,它要一點一滴地去拓展,去建構,但智慧的事情是說到就到。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佛家常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拿屠刀的人跟成佛的人,他把這個距離拉得更開。妳總不是拿屠刀的人嘛?一般人還不是拿屠刀吧嘛?所以妳比那個拿屠刀的可能還接近佛一點,但是他就說,拿屠刀的人呢,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把距離拉開更顯示出這個教法的力道。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當下就可以開發智慧。所以,假如覺得自己的生命跟經典所表現的那種理想差得很遠,如果有這種感受的人,正是妳大有進步的時候,正是妳大有進步的機會,要把握。所以,一步可以登天。一般的狀況一步不能登天的啊,妳現實生命不能一步登天的,妳的知識都不能一步登天的,但是智慧是一步可以登天的。


所以這裏就可以比較出智慧高跟低的。智慧比較低的,妳或許會畏懼,怕難。所以孔子說過則勿憚改,那個字用得很好。奇怪,我們爲什麽會說,我們一般人沒有像孔子體會這麽深哪?對于過錯,自己明知自己有過,明知需要改,孔子用一個字,害怕、恐懼,妳連改過都害怕、恐懼!這個字用得好。這個害怕、恐懼,可能不是像我們一般害怕什麽危險,恐懼什麽鬼怪,大概不是這種害怕、恐懼,而是心靈的懦弱。妳看懦弱的人不是代表他有所害怕、恐懼嗎?他懦弱。所以,所謂知恥近乎勇啊!那麽在這裏,作一個勇者,立刻可以改善。用康德的話來講,立刻可以做一個心腸的革命,脫胎換骨。當然現實上很不容易,但是這個機會是有的,也就是說,這個是可能的。這句話就是用我欲仁斯仁至矣來表達。


所以讀書有沒有用,讀書有沒有受用呢?看誰受用大,誰受用小。其實讀這種書到最後,不是比誰能夠讀很多注解,然後能夠解釋,然後能夠當教授,不是比這個,而是比誰的心性能夠得到啓發,而能夠自我奮進,而且能夠急速地奮進。這個速度要看自己生命的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那麽假如有這種大智慧,他真的是可以立刻洗刷自己心靈的汙濁,這種人是真的大福氣之人,令我們贊歎。所以這種書讀起來確實應該有不同的方法,我們用不同的心態去面對。


郢書燕說


講一個笑話。


大概是十年前暸,我去洛杉矶,去那裏講讀經。招待的人看到我就很高興,他說:今天妳來暸最好!今天晚上我們有讀書會。因爲我們在這裏華僑也不少,大家認爲不能夠忘本,所以大家就相約要讀《論語》。怎麽讀呢?每個禮拜聚會一次,每一次就輪一個人講一章論語,就是他來講,講完以後大家來討論。今天我們有這個讀書會,妳來暸最好,今天晚上請妳來參加我們讀書會,跟我們指導指導。
我說:這個《論語》讀書會不要指導的。
他說:爲什麽不要指導呢,我們這些都不是專家,我們可能講錯暸,請妳指正。
我說:讀《論語》,講《論語》不會講錯的。
他說:怎麽不會講錯呢,我們沒有學過呢?
我說:讀《論語》只要不把孔子講成壞人,就是對暸。(先生笑,衆笑。)
這個就是所謂郢書燕說暸。郢書燕說也是可以的暸。


什麽叫郢書燕說呢?楚國的國都叫,楚國的大夫要寫信給他燕國的朋友,也是作官的,作大夫的。信寫得很長,寫到天色昏暗暸,他就叫他的仆人:舉燭!就是把蠟燭點起來,舉燭。結果呢,他寫得很認真,一講舉燭,就把舉燭兩個字也寫在信裏面。
燕國的大夫收到暸這封信,讀讀讀,讀到這裏卡暸一下:奇怪這兩個字從哪裏來呢?前文不對後語呀,說舉燭他說這裏必定有文章。所以信文是什麽沒有留下深刻印象,這舉燭兩個字特別明顯。(笑)舉燭者,舉明也。舉燭的意思就是把光明舉起來。那麽什麽叫舉明呢?《大學》說:在明明德。”“在明明德原來在《尚書》裏面的,明明德的意思,第一個,就是舉燭那個舉明的意思,(”——不用)就是把他(它?)顯發出來,表揚出來;後面的明德呢,是有高尚德性的人。所以要治國,就是(要)舉發有德的人,要讓這些有德的人在位,這樣就叫在明明德


當然《大學》引這一句,在明明德,所謂的克明峻德,這個克明峻德就是舉出有高尚道德的人,出來讓他在位,讓他來治理國家。《大學》講在明明德,而引克明峻德,是不是這個意思,這個還要再討論,這是另外的話暸。


因爲古人引古代的文獻,他比我們現代人還要活潑。所以古人是很活潑的,他有時候引文獻是斷章取義的。這個是另外的話。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後面說克明峻德,下面接著是皆自明也,所以可見這個克明峻德不是原來《尚書》上的話,就是把有高尚德性的人,讓他顯發在社會上,應該不是這個意思,但是確實這個有那個意思,有顯發的意思。所以這個燕國的大夫,看到這個舉燭,他們都是學問家,看到舉燭兩個字就想:舉燭者,舉明也。那麽舉明者,要去求賢人出來治國。于是呢,他就真的去求訪燕國的賢者,讓他們都出來在朝爲官,結果燕國大治。


這個故事是《韓非子》的。韓非子講到這裏說:大治者,是也。說燕國大治,這件事情是好事;舉燭者,非也。舉燭這兩個字解錯暸。(與衆笑)


舉燭有意義呀!他這樣想有意義呀!因爲他是一個在朝的大夫啊,他當然是要爲國尋找一些賢能的人暸哪,所以舉燭他這樣解釋爲什麽不對呢?當然舉燭這兩個字本來不是那個意思。


整體與部分解釋與體貼


那我們讀經典,假如妳不是做教授,妳就可以這樣解。但是假如妳做教授,就不可以這樣解。妳不可以去說,要怎麽解就怎麽解,(自笑)這個就是學術上面的限制。所以讀這種書是很有趣的。我們說這種讀經,大人也可以讀經,怎麽讀?就是這樣讀。讀著讀著,忽然間有一天領悟到什麽,暸解到什麽,就這樣做。那當然啦也不可以說太隨便暸,也不可以說太隨意暸,也不可以說我這樣就夠暸。其實兩方面最好都能夠接近于圓滿。也就是說妳的學問,妳對于古書的訓诂,對于古人的注解,也都能夠去考察,然後又有自己的體會;有自己的體會,再去考察古人,這樣兩面深進,當然這是最圓滿的。所以我們讀這種書是非常愉快的。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可以做。有學問的人,有有學問的讀法;沒有學問的人,有沒有學問的讀法。但是往往有學問的人,反而落于考據,落于解釋,這個真的是叫做知識障,這個叫文字障,反倒會落于如此。所以讀這種書其實要心地比較清靜。那自己沒有清靜怎麽辦?不清靜的時候讀這種書,讀暸書以後或許比較清靜,比較清靜再讀這種書。這樣子兩方面互相提攜、深進。這個很類似所謂解釋學的循環。


解釋學就是去解釋文章、文本,甚至是去解釋詩歌,去解釋神話。有些文字是不很清楚的。像論文就必須寫得很清楚。一般的散文呢,說明文比較清楚一點,記敘文也清楚,這個抒情文就不大清楚。那麽這個散文還清楚,如果寫小說呢,戲劇呢,它就反而不可以清楚,妳太清楚暸就沒有氤氲、深遠的那種厚度暸;那如果是寫詩歌呢,那不只是不能清楚,妳根本不可以清楚,妳一清楚就完暸。還有神話,神話是一種象征。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文學越高度的表達,是越遠離邏輯的、知識的清楚的,那麽對于越遠離知識的、邏輯的清楚的,我們必須去解釋。所以這個要讀者的創造性。所以作者在創造,讀者也在創造。除非妳寫的是學術論文,學術論文是硬梆梆的,死板板的,那也是不一定能夠啓發人的情感和智慧。所以能夠啓發人的情感和智慧的,往往有些是模糊的,甚至是高遠的,文字是跳躍的,等等。


妳看暸一篇這樣的文章,假如妳要去解釋,這就産生一個問題:妳對于整篇文章或者整本書,妳對于全體有暸解暸,才能暸解部分呢?還是妳對部分有暸解暸,才能夠暸解全體?就産生這個問題暸。有人說妳假如部分不暸解,妳對部分的文字、語句不暸解,妳怎麽能夠暸解全體呢?有人這樣發問,這樣發問很有道理的,妳部分都不暸解怎麽暸解全體?比如讀《論語》,妳讀《論語》如果連文章、文句都不懂,妳怎麽暸解它的整個大意呢。所以,暸解部分才能暸解全體。


那麽有人又說暸,假如妳不能暸解全體,妳暸解的部分是瑣碎的,可能會有偏見。所以暸解全體有益于妳對部分的暸解。那麽到底要先暸解全體還是先暸解部分呢?就是雞生蛋、蛋生雞暸。到最後,大家的共識是,部分與全體互相影響,互相提攜,互相深進。所以假如我們說要讀書,剛才說暸一個狀況就是,妳可以沒有學問,妳可以依照自己的暸解而去暸解;但現在我們也另外講一個意思,也不可以一直只以這種方式來讀經,來讀聖賢之書,最好還是要有學問。但又反過頭來暸,不要爲學問所限,不要被學問所綁住暸,還要維持自己的清明的、獨特的、能夠體會的心靈,這樣兩方面一起深進。


所以一個人,或者說我們整個民族,假如都能夠有這樣子的讀書方法,我們能夠提倡這樣子的讀書方法,我們這個民族的整個人心真的可以蒸蒸日上,人心日漸端正。(衆鼓掌)那就要由我們做起暸。


所以有很多人都說:我應該怎麽讀這些書,我是不是跟小孩子要不一樣?我都說:是,是應該可以不一樣。”“我是不是要念完、背完暸才可以去看注解?這個就很難回答暸。妳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也可以。其實最後妳要判斷的,妳要用什麽方式來判斷,妳要怎麽去讀,就是這兩方面,解釋學的學問。一方面,妳用自己的性情去跟聖賢呼應;但一方面,最好還是要有學問。兩方面共同深進。這是一個最恰當的方法,不過自己要去拿捏。縱使是有些比較老實的人,他說,我還是堅持我要把《論語》讀一百遍,我要把《論語》背完,我才去看注解,假如這樣堅持,也不算錯,也很值得敬佩。


只有最近一百年來,我一定每一句都要暸解,我暸解暸一定要能夠寫出來、說出來,只有這種方式,而不去做一種心靈的體貼,只有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孔子學琴的故事


所以要我講《論語》,我首先這樣講,講一講我對讀《論語》的一些看法,提供給各位。如果明天大家有一些問題,我們就著問題講。今天我不能夠這樣子敷衍塞責,講暸半個小時就要結束暸。(衆笑,先生亦笑)今天就順著我們來學古琴——我們金蔚老師到處推廣古琴教育,非常值得敬佩,他教的學生很多,我們這一批學生今天開始學暸,這些同學,我們都是同學——我就跟大家講一講跟今天學琴有關的事情,就講講孔子的音樂素養吧。


講這個我自己都很慚愧,因爲我自己對音樂是外行,尤其是沒有自己可以操作的樂器。我一直都有一個想法,以後如果有所謂的書院,或者我有學生,或者這個學生是從兒童或者青少年這樣(讀經)上來的,我都希望至少每個人會用一項樂器,它應該是對人生很有意義的。何況孔子不只是會一項樂器,孔子的音樂教養很高,高到什麽程度呢?說起來令我們瞠目乍舌,我們會吐舌頭。首先,光從孔子學音樂的精神,這是常常被引用的故事暸,尤其是教音樂的人都會引用暸,尤其教琴的人會引用暸,因爲孔子學琴嘛。


這個故事記載在《史記》的《孔子世家》。孔子跟師襄子學琴。這個師襄子不是襄子師哦,不是襄子老師,是師襄子,這個師,也可以解釋成老師,其實這個師在古時候有一個特定的意義。像《論語》有一章叫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孔子說:然!固相師之道也。這個師冕,這個名叫,不是冕師,是師冕,這個師,是樂師,這個樂師有個特色,就是他是瞎子。所以師冕來見孔子,及階,到暸階梯前面,孔子就告訴他說,上面有階梯喲,階也;上暸階梯到暸房間裏面暸,及席,到暸席子,就是座位旁邊,孔子說,席也,這就是座位暸;皆坐,大家都坐好暸,孔子就告訴他,某在斯,某在斯,子貢在妳左邊哪,前面是顔淵哪,右邊是子路啊,就這樣子。師冕出去暸,孔子弟子很好問,他就問老師說:這就是對待一個盲眼的人的道理嗎?孔子說:是的,我們要這樣來幫助盲眼的人。”“相師嘛,相就是傧相、協助。所以,師冕見這個師,就是盲眼的樂師。


孔子與師襄子學琴,可能不是襄子樂師而已,而且應當也是一個瞎暸眼的樂師,因爲他眼瞎暸,這個人類的五官平均發用的,有某些器官,尤其像眼睛這麽銳利的器官關閉暸,那他可能其他的器官發展得更好。所以古人都認爲,樂師,最高的樂師,必定要瞎眼。(笑)甚至我聽過有很多故事暸,一個人他對音樂真的是喜好暸,瘋狂地喜好暸,他自己把他的眼睛弄瞎。


孔子跟師襄子學琴,彈暸幾天暸,師襄子一聽,彈得可以暸,可以進矣,我再教妳另外一首吧,妳可以再進一步學另外一首。孔子說:未也。說還沒,我覺得我還沒學好。妳已經既得其曲暸,妳已經把曲子都彈好暸。孔子說:雖得其曲,未得其數。數學那個數,可以解釋成節奏。這個節奏,假如是琴的話,今天我們聽金蔚老師說,這個琴的節奏是很細密的,但是它又是很自由的,妳要能夠在自由中表現妳的細密,而這個不是跟哪一個琴家,他怎麽彈我就跟他怎麽彈,這裏有一種自由發揮的意思,自由發揮而能夠達到一個順應音樂之道,或者自然之道,這個叫得其數。孔子說我還沒得其數。好暸,最後老師說:有志氣,再彈。再彈一陣子,已得其數矣,啊,這個真的是抑揚頓挫,恰和樂理。已得其數矣,可以進矣。妳可以再學一首暸。孔子說:雖得其數,未得其意。我彈得雖然是還蠻好的,蠻順暢的,但是這個琴裏面表現什麽意義,我還沒得到,我要再彈。老師就讓他彈。過幾天老師一聽就知道,得其意矣。意境都表現出來暸,可以進矣。孔子說:雖得其意,未見其人。我已經知道曲子的意思是什麽,但是我還不知道這個作者是誰,這個作者長什麽樣子,未見其人,沒有看見。怪暸,對不對。最後老師就覺得,妳這個學生果然不一樣,再讓他彈。彈到有一天,孔子把琴放下,喟然而歎:這個人啊身材高大,兩眼汪洋,目光非常的深遠,他的心胸懷抱天下,說,如果不是文王,會是誰呢?師襄子一聽,避席,離開他的座位,暸不起,這就是《文王操》!(衆鼓掌)金蔚老師,以後如果不是這種學生不要收算暸!哈哈哈(先生開懷大笑,衆亦大笑)每個人都說老師啊,再教我一首好不好


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妳可以不必去考證,它可能也是因爲孔子一生好學而編出來的故事,也不一定,但是它或許是真的。縱使是假的,對我們都有無限的啓發。所以不只是學琴,我們學其他東西豈不也要如此嗎?


感觸人生


我們現在的教育有教導一個人這樣去學習嗎?假如沒有,妳這像個人嗎?妳怎麽培養出人才呢?照這個故事來講,孔子他是自己能夠發出來的,所以天縱英明呀,沒錯。光這一點學琴的精神,世間就少有暸,我們就比不上他,不要講別的暸。孔子音樂素養很高的。音樂素養高,所謂六十而耳順,聲入心通。孔子聽聲音有感觸的,他看東西有感觸的。剛才說解釋學對于散文、戲劇、詩歌、神話,心中有自己一番創造性的解釋。孔子對于世間的事物,一眼望去,隨時都有感觸。所以他的感觸,就是仁者的心懷,仁者的表現。


我的老師牟宗三的老師,就是我的師公、師爺,熊十力先生,他說:感觸大者爲大人,感觸小者爲小人。常常心中有感觸的人,這個是大人君子,心胸開闊的人;感觸小者爲小人,心胸狹隘,心胸關閉暸。這在《易經》叫作,吝啬的吝,吝就是把心胸關閉暸。孔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嘛。生命關閉暸,吝,所以叫小人。所以,感觸大者是大人,感觸小者是小人。那沒有感觸的呢,就是近于禽獸。


人類自古以來,感觸最大者兩個人,就是心胸最能感觸的,一個是孔子,一個是釋迦牟尼暸。(智楷按:原文爲感觸大者爲大人,感觸小者爲小人。曠觀千古,稱感觸最大者爲孔子與釋迦。見牟宗三著《圓善論》)。這話有深意呀,大家鼓掌。(衆鼓掌)能講這個話,他就能夠領導一個學派暸,新儒家學派。


感觸,人只不過是一個生機活潑的意識。所以周濂溪最喜歡觀雞雛暸,最喜歡看小雞暸。小雞,剛剛從雞蛋孵出來的那種雞雛,那鵝黃鵝黃的,嫩嫩的,小小的,活潑潑的,唧唧叫的,非常可愛。我們那個嬰兒剛生出來不久,是最可愛的。綠滿窗前草不除,就是春天來的時候,庭院的草長暸,長到超過窗戶暸,叫綠滿窗前,人家問他說,草長這麽高暸爲什麽不除呢?欲觀其生意也,我要看天地的生機旺盛。所以,這個叫做體貼。周濂溪就善于體貼天地生生之德,觀天地生生氣象。


孔、孟對水的感觸


天地無處不是生機,妳能不能去體會他?所以,子在川上曰,孔子到暸河川上,發大感慨呀,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我們有這種感慨嗎?有,讀《論語》的人會背這章。(笑)孔子不是這樣背一句話出來的,他心靈深處之內有一個震撼,怎麽震撼?就是天地就是這樣子,日往月來,月往日來,河水滔滔,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啊。不只是這樣,或許還有很深的意思。總之是只有兩句話: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千古以來,沒有人敢說對這兩句有什麽解釋。朱熹的解釋只好說:此見道之言也!這是一個見道的人說出來的感歎,見道之言。所以,看水,妳有什麽感受呢?


我看孟子也讀過這章。孟子說:泉源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有本者如是。孟子也講暸這句不舍晝夜。所以,一個有德的人,像泉源一樣,像源頭的泉水一樣;混混,就是一直湧出來;不舍晝夜,白天湧,晚上湧;它湧出來做什麽?它湧出來一直流;往哪裏流?往海裏流。往海還有很遠的路啊,在路上會碰到什麽?會碰到低窪的地方,不是這麽順利地一直流,碰到低窪的地方就停下來,但是必定把這個低窪的地方填滿,然後再往前進;放乎四海,到最後一定要到海裏去。有本者如是,有根本,有本源的人,君子務本,有本的人就像這樣。所以,天下沒有困難,妳看這個泉水就知道它沒有困難。假如這個水不是泉水,它只是一桶水,倒下去,在水泥地上它可能流得遠一點,妳倒暸土裏去,這裏有一個坑,一下子就沒有暸。所謂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浍皆盈,其涸可立而待也。七八月之間就是夏天轉秋天的時候,最容易下大雨,下暴雨,七八月之間雨集,就是雨集合起來,下得像狗像貓一樣。溝浍皆盈,大溝小溝都滿暸。這個水多暸,其涸可立而待也,它很快就幹枯,我可以站在這裏等他幹枯。現在有照相館,它的名字叫立可待,(衆笑)這翻譯得很好哇。這叫其涸可立而待也,無本,所以做人要有本,一個有德性的人要從哪裏檢查出來,不是他現在做暸幾件好事,他現在說暸幾句好話,他現在用功讀《論語》讀暸幾百遍暸。不是,有本。有本暸,一直流啊,一直流啊,不怕停,不怕挫折,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縱使是這輩子填不滿,還有下輩子可以填。所以孟子也講過一個不舍晝夜


看到水流,而孔子想到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孟子想到泉源混混,放乎四海,這個叫人生的大感觸。這種感觸就是出自妳心靈的、想要開發妳的光明、想要與天地同在,的那種不容已的一個嚮往,這個叫什麽?這個叫妳的人心。所以孔子看到水就表現出來,仁德就表現出來,人心就表現出來。孔子到暸田野中,看到稻子,看到麥苗,有感慨,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現在我們看稻苗,長得多好啊,稻苗很漂亮的,綠油油的一片。農夫種稻苗幹什麽?希望它開花。但是稻苗長的這麽綠油油,必定開花嗎?所以稻苗而不開花的是有的啊。那麽開花的呢?開花希望它結果,結實,所以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也有的啊。


所以我們看孩子,我們有無窮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或者我們看自己,年輕時候對自己有很大的抱負,都要想到這句話,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隨時要提防,隨時要加緊腳步暸。這叫聖人的感慨,生命那麽活潑,看到什麽就感慨。


在《孟子》裏面有一章,孟子弟子就問,孔子常常稱贊水,到底水有什麽可以稱贊的?孟子就說,以前有小孩子唱歌,有童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是小孩子唱兒歌暸。綠綠的、藍藍的水一直流,如果河流的水清,就拿來洗我的帽帶子;如果河流的水是濁的呢,就拿來洗我的腳。孔子聽暸這個兒歌居然有感受,念到這裏我覺得我很慚愧,我聽劉德華唱歌我都沒有感受,呵呵。(衆亦笑)孔子那時大概跟弟子一起出遊,聽到這首歌,就說:小子識之,妳們這些學生妳給我好好記著,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清的水人家拿來洗帽帶子,濁的水人家拿來洗腳,就把意思轉暸。童子說,這個水清我就洗帽帶子,這個水濁我就洗我的腳,這是對水的應用,我們怎麽用水。孔子轉成什麽呢?妳如果是清水的話,變成暸妳如果是清水。這叫聖人,這叫大手法,乾坤挪移。他把這句話轉成什麽,轉成我們的德性所應該有的修養。就是說妳人格如果高尚,人家把妳戴到頭上;人格如果卑下,人家把妳踏在腳下。所以孟子就更發揮暸,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這個厲害暸,這個叫聖賢啊,連唱一首歌,他就想到,人是自己先欺負自己,然後人家才欺負他;一個家呢,自己毀滅暸,人家才去毀滅它;一個國呢,是自己打自己,然後人家才會去打他。這個叫作聖賢心靈。這個叫做真的诠釋學。妳看,童子唱的歌哪有這個意思呢?所以心靈活潑,活潑到這個地步,天地間無所不是德性的教導。所以《易經》就是這個意思,天行健,日往月來月往日來,我們看起來是什麽?物理現象,天文的自然因果。唉,作《易經》的人就不是這樣說暸,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跟君子有什麽關系?沒有關系。爲什麽?因爲這是妳仁德體貼出來的。所以天行健,它不是自強不息,但是一個有仁德的人看到天行健,可以體貼出自強不息這樣的道理。這個就是活潑。這個叫作活著的,生命死暸,就不會有這樣的體會。乃至于妳的腦筋死掉暸,死于句下,也不會有這種體會。誰活潑呢?我們說:古人迂腐。妳才迂腐呢!古人封建。妳才封建呢!妳有這麽活潑嗎?笑話!


所以聖賢不可隨便侮辱。妳侮辱聖賢,聖賢也不會生氣,反正他已經不在暸。(笑)但是侮辱聖賢就是侮辱自己,侮辱自己的智慧,侮辱自己的心靈。妳何苦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何苦侮辱自己的聖賢呢,妳不是自取滅亡嗎?(先生說:鼓掌。衆鼓掌)
所以孔子聽到兒童兒歌,嗯,他有感受,這也可以歸于他音樂教養很高,呵呵。總之我們今天談音樂,無所不是音樂,呵呵。這個也是因爲我心靈活潑嘛,對不對?(衆笑,鼓掌)


六藝之禮樂


孔子不只是自己音樂好,他也教學生禮、樂、射、禦、書、數。這個禮樂,如果現實地講,禮是一些儀、節、行、禮。再提升一點,比較大的,對于大禮來講,它是國家的典章制度。那就意義來講呢,它就是一種秩序、節制,凡是有秩序、有節制的,都含有禮的意義在裏面。而國家的典章制度,它是最要遵守規則的。所以最大的典章制度就是憲法。憲者,顯也;顯者,明也;明者,大也。所以憲法就是大法,治國之大法。所以一個國家不能沒有憲法。沒有憲法這些從政者就可以胡作非爲。所以憲法就是禮。周公制禮作樂,不是規定我們鞠幾個躬,我們作哪些節目,這包含一些親親尊尊的社會組織的規則,等于是造暸一部法典,這個是禮啊。樂呢?就等于現在唱唱歌暸,彈彈樂器暸。那其實樂是一種和諧,現在說和諧社會就叫樂暸。表現和諧的意義的,就是樂。所謂禮樂。


射、禦、書、數。有射,有禦。提到這個射,我就在想,假如以後有書院,我很想看看能不能提倡一下射禮。很奇怪,這個在日本叫弓道,它爲什麽不叫箭道呢,要叫弓道?我就覺得很奇怪。


禦也不容易。禦不是開計程車,古人也算開計程車類似開車,但是這個禦不是開一般的車,是開戰車。車子可以一匹馬拉,可以慢慢地走,可以跑,都無所謂,兩匹馬就不大容易暸,三匹馬,四匹馬,六匹馬,妳要知道,不容易啊。六辔在手啊。六辔如組。這個是《詩經》的句子。什麽叫組?就是繩子把它組合起來叫組,就像綁辮子一樣,綁辮子叫組。像軟繩子挽在我的手裏一樣。六匹馬的缰辔,拿在我的十只手指頭裏面,就好像我操作一根軟軟的繩子一樣,這麽樣的輕松自在,不容易呀。
所以孔子教禮、樂、射、禦、書、數。我們不講別的,我們講樂。


孔子評子路鼓瑟


這個,像有子說的:禮之用,和爲貴,這個就是樂的意思,這個樂的精神,先王之道,斯爲美。(但是,)孔子除暸提倡和諧,和平之道之外,孔子對于現實的表現,就是音樂的技巧,音樂的表現,孔子自己應該是很注意的。由于他用音樂來教學生,學生都要學音樂,都要學樂器。爲什麽知道孔子的學生都要學樂器呢?因爲連子路都會樂器暸,可見其他人都會暸嘛。子路會彈琴,記載是瑟,古代琴瑟,是不是有些時候在作文上不分,我不知道,但他縱使是彈瑟,瑟也跟琴是同一類的,絲弦樂器。總之是彈樂器。《論語》上剛好有記載。《論語》上就有兩章記載學生彈樂器,這兩章都是彈瑟。記載子路這一章沒有講子路怎樣彈瑟,而是孔子來評論子路,子曰:由之瑟,奚爲于丘之門。孔子有一天發暸一個感慨,說子路啊,妳還彈什麽琴啊,妳還敢在我的門下彈這個琴,由之瑟,奚爲于丘之門,妳要彈妳到別的地方去彈好不好,呵呵,(笑)妳彈這個爛琴。孔子就這樣說暸一句話。這句話說暸不得暸暸,産生學堂的風暴。(衆笑)門人不敬子路。(笑)子路是老大哥,大師兄,子路年紀也比較大,而且勇猛,會辦事,而且保護孔子,所以大家尊重子路。現在講暸一句:子路妳彈這個爛琴,妳到別的地方去彈,這個門人就不敬子路暸。怎麽辦呢?所以聖人就是聖人,他馬上打圓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子路的琴,其實已經到暸廳堂上暸,只是還沒進到房間而已。(笑)登堂入室,典故就從這裏出來的嘛。經過孔子這樣打圓場,大家也說,哎呀,那也不錯暸啊,我們老師也不是說怎麽樣批評他,于是恢複學堂的和諧。哈哈。(衆笑)子路彈琴,孔子是不很滿意而已,也不錯的暸。妳敢說哪一個人的琴升堂暸嗎?金蔚老師都不敢說。(衆笑)那還得暸嗎?升堂入室,古人的房子都比一般的平地還高一點,所以都要上台階,才到房子。而且台階一上去就先進到廳堂,廳堂是會客的地方,所以凡是有客人來,一定先到廳堂坐,叫升堂。只有很熟的,很知己的人,才入室。堂的旁邊有書房,甚至到寢室,而引導他來這邊座,才入室暸。所以入室代表什麽?代表更深一層。這是子路彈琴,暸不起。所以我們都沒有像子路那麽老粗,也應該彈琴才對。要不然是對不起子路。(衆笑)


曾點的音樂修養


還有另外一章是曾點彈琴,境界比較高一點。孔子跟子路、冉有、公西華、曾點,有四個學生在座,孔子就講暸,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怎麽樣怎麽樣。就是說,各位同學,我們來談談一些心裏話,大家都認爲我比大家年長一天,這是客氣話,也就是說大家都認爲我年紀比較大暸,其實就是說,大家都認爲我學問比較好暸,做妳們老師暸。以吾一日長乎爾,妳看孔子講話,繞這麽多彎,聖人就是聖人,連講話也這麽樣的有藝術,以吾一日長乎爾,妳們不要認爲我比妳們早生一天,毋吾以也,不要這樣認爲。意思就是說妳們心中有話就盡管說出來。妳們平常就說,如果有人用我,怎麽樣怎麽樣,現在如果有人真的用妳,請問妳能幹什麽?這四個人一定子路先講話嘛,對不對?(衆笑)而且子路講話不打草稿的。所以子路率爾而對曰。寫《論語》那時候的人,要寫字不容易啊,那時候還沒有毛筆,用刻的,所以文字盡量精簡。這就造成後來文言文的基礎暸,就可以表達這些文绉绉的話。妳看,子路率爾而對曰,他就把子路這種很特別的情況、表情、表現、口氣,用率爾兩個字一下子就描寫出來,忽然間很隨便就講暸,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好表現嘛。所以夫子哂之,這個也記載下來。所以《論語》一部妙書啊。孔子就冷笑一聲嘿嘿。(笑)哂之嘛,冷笑嘛。結果後來就不敢講話暸。這個很平常的啊,這個不是現在學生才不敢講話暸,孔子當時的學生都不大敢講話暸,只有子路,率爾而對。不敢講話孔子就點名,求,爾何如?冉有啊妳說說看,冉有不得不說暸;第二個沒話講暸,孔子又點名暸,赤,爾何如?公西華妳說說。這樣大家都說暸。


剛才不是說四個嗎,還有一個是誰?曾點。曾點就故意不說話。老師也不以不點他,爲什麽?因爲曾點正在那裏彈琴。诶,這個好,這個有意思啊。老師跟幾個學生在那裏談天說道,居然有一個人在那裏彈琴。請問他彈得是什麽琴,他彈什麽樣的琴,他以什麽樣的心情在彈琴。這個都可以想象。所以孔子又說暸:點,爾何如?诶,妳不要假裝在那裏彈琴不講話啊,(笑)妳也給我說說看,妳的志嚮如何?下面就記載暸,鼓瑟稀,所以可能真的是瑟,因爲琴叫彈琴,瑟是鼓瑟,用鼓的。鼓瑟稀,铿爾,舍瑟而作。他彈琴,稀就是稀少,聲音越來越微弱,聲音越來越少,越慢越慢。忽然間,铿爾,一下子,就是整個手拂弦,一下子,铿爾,就這樣子做,結束暸。舍瑟而作,把這個瑟放在旁邊,坐高起來,就是跪起來,古人跪是屁股坐在腳跟上,現在把膝蓋打直,這代表恭敬,舍瑟而作,對曰,就講出那一段千古明文,千古令人嚮往的一段話。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講出這麽一段佳話。


孔子喟然歎曰。《論語》有兩個喟然。一個是孔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哎呀,我就贊成曾點這樣的志嚮呀(啊)!我就欣賞曾點這樣的志嚮呀(啊),喟然歎曰!另外一個喟然是,顔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遂欲從之,末由也已。’”這是顔淵喟然歎曰。


清朝有一個人叫金聖歎。人家問他爲什麽叫金聖歎,他說,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所以有學問就是有學問啊,聖歎。夫子喟然歎曰叫聖歎,顔淵這叫做歎聖。所以有兩個喟然歎曰。


可見曾點彈琴,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彈琴,這也好像是無拘無束的彈琴,而他一面彈琴,並沒有很專心彈琴,這個沒有專心彈琴不是壞的意思,他一面在聽老師跟同學在講些什麽,一面心裏在琢磨。孔子點到他的時候,他就鼓瑟稀。這鼓瑟稀是同一首曲子還是變另外一首曲子?應該是同一首曲子。那爲什麽孔子點到他的時候就忽然要結束暸,剛剛好。是孔子等到這首曲子要結束暸才去點他?不是的。他彈的是沒有固定曲調的歌曲,是自己臨時做的歌曲,是隨著他的心意而彈的歌曲。這厲害暸。即興而作,暸不起!曾點有這樣子的能耐,可見孔子的高度暸。即興演奏啊。


子擊磬于衛


孔子也即興演奏啊。這有也有記載的。在《論語》裏面另外一章,不是演奏琴,也不是演奏瑟,因爲彈琴鼓瑟只出現過兩次,是子擊磬于衛。孔子到暸衛國,這個衛君要用不用、不用要用的樣子,在那邊反複。孔子當然是滿懷希望,但是他也不躁進。爲什麽知道孔子不躁進呢?因爲衛國的紅人、國防部長王孫賈。衛君有一點想要用孔子,孔子也知道。


有一天王孫賈就私自來拜訪孔子,問孔子一句話。古人講話很奇怪,來拜訪人只講這一句話,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何謂也?就問,老夫子啊,妳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語啊,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什麽叫奧,什麽叫竈?古人對神明很是尊重,平常家裏呢就要常常祭神,有六種神要祭,其中有一種叫奧,有一種叫竈,還有zhong liu124’26’’ )啊,庭院啊,都有神。奧是整個家最深最遠的那個房間,深奧,所以奧本來是一個房間的名字,最深最遠,那個房間是這個家的主人的尊長,就是這個家最尊貴的,年老的人,住在奧,那裏房間比較深遠,比較不會被打擾,或者說比較溫暖,等等。這奧有奧神,所以以整個家來看,這個奧神是最尊貴的,因爲他管那個地方嘛。還要祭竈神,竈神是什麽樣的神呢?竈是什麽樣的地方呢?就是廚房。廚房是誰的地方呢?是下人的地方,奴才婢女的地方。所以竈神是所有祭祀的神裏面地位最卑賤的。


王孫賈就去問孔子,說,有一句俗話說,妳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媚就是谄媚,就是去關說暸,走後門暸。妳與其去跟我們國家裏面最尊貴的人打交道,我告訴妳,妳打不通的。大神易請,小鬼是難纏哪,妳懂嗎?妳打不通的暸。妳甯肯去媚于竈的暸。所以現在民間不是流傳,竈神專門講一些悄悄話、壞話,所以送竈神的時候要很恭敬,要不然他就嚮天上去講壞話。現在民間還流傳這個。當時就有暸,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什麽意思?老夫子當然知道。妳不要專對我們衛君使眼色暸,妳要來拜拜地頭蛇,妳懂嗎?這個意思暸。老夫子哪有不知道呢?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老夫子啊,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妳懂嗎?這實際上是欺負人對不對。孔子對曰,孔子就跟他說,不然,我聽到的俗語跟這個不一樣,獲罪于天,無所禱也,有一句話說,如果是獲罪于天,妳禱告誰都沒有用,妳不要媚于奧,媚于竈也沒有用,意思就是說,妳給我滾回去,我不來這一套。這個叫疊對疊,高來高去,這個厲害。所以對方用一句俗語來,孔子用一句俗語把他回過去,恰到好處,天衣無縫。


所以在衛國就這樣上不上、下不下的。孔子心煩,就拿樂器來玩,擊磬,磬還是石頭板,大石板小石板,铿铿锵锵的。妳看孔子既會彈琴,又會擊磬,厲害。所以,子擊磬于衛,在衛擊磬,有荷蒉而過孔氏之門者,有一個挑著畚箕的,這個叫什麽?我們農民朋友啦,無産階級啦,紅五類啦,經過孔子住的那個地方,聽到孔子擊磬,就說:有心哉,铿铿乎,妳擊這個磬,叮叮當當響,這是個有心人啊。而且就告訴他說,俗語有一句話說,深則厲,淺則揭,斯已而已矣。他就告訴孔子,說有一句俗語說,深則厲,淺則揭,我們要過河,河水如果淺呢,我就把我的衣襟往下拉一把,叫作揭,我把它提起來,提著衣服過河,不要讓衣服沾濕暸,這個是淺河啦;那如果河水很深呢,妳揭有什麽用,所以叫做厲,厲害那個厲,幹脆全身都下去,撂下去暸。(台語,笑)什麽意思?說老夫子啊,妳要識時務啊,妳不要太執著暸。天下可以行道,去行吧;不能行道,妳行個什麽道啊!妳算暸吧。意思說妳不要在等暸,妳擊這個磬我知道妳是什麽意思暸。這個是高人,所以天下高人很多啊。那就叫隱者暸,那就叫道家之徒暸,孔子畢竟是儒家嘛。所以孔子難道不知道嗎?那知道暸爲什麽還要這樣子呢?這叫知其不可而爲之。這叫聖人。


所以孔子擊磬,他擊磬是古人的譜嗎?古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嗎,對不對?只有孔子遇到這種情況嘛。所以孔子擊磬而能夠表達他這種情況的,就是孔子當時自己作的作品,還有什麽作品呢?所以孔子厲害,即興演奏;一即興演奏,外面有知音的人可以鑒賞,一聽就聽出來暸。所以古人的音樂教養蠻不錯的,很高的,我們都很羨慕。這個時代真的是人才寥落,我們很難說有一個人能夠這樣,達到這麽一個高度,可以演奏自己的心境;又有人有那麽的高度鑒賞,就像伯牙跟鍾子期相遇,那是千古佳話,不是嗎,所以不容易。所以孔子自己也演奏音樂,是厲害。


子善歌


而孔子也唱歌,這個更可愛。而且孔子唱歌不是隨隨便便這樣偶爾唱一下,孔子是幾乎每天都唱歌,所以以後我們不唱歌對不起聖人。(笑)爲什麽知道孔子每天都唱歌呢?因爲《論語》有一章記載: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孔子如果那一天哭暸,他不唱歌暸。什麽叫哭,不是他被什麽人欺負暸,他傷心暸,不是的,那個哭有特別的意義,它叫吊喪。有親戚朋友有喪事,他去吊喪,那是要哭的。他們哭有一個規矩,這也有一個禮節。哭有哭的方法。這個哭是禮節,可以是假哭。但是孔子的哭是從心而感動,所以他那一天就沒有那種喜悅的心再來唱歌暸。所以弟子記載這一章很有深意。一般去吊喪哭一哭,是假的嘛。


宋朝有一個故事,是司馬光死暸,他是他們這一群的一個領導者。有一天朝廷辦宴會,大家都去參加暸,其中包括有蘇東坡,也有程伊川。宴會完暸以後,蘇東坡就建議,我們去祭拜祭拜。程伊川說不可以,不可去。爲什麽?我們剛剛宴會的時候,大家在那邊奏樂唱歌,所以我們現在不應該去祭拜。這蘇東坡就挖苦他,他知道他這是引用孔子那一句話,子于是日哭,則不歌。他就說,孔子是那一天哭,所以不歌,並沒有說那一天歌,所以不哭。(衆笑)我老師牟宗三講這一段故事,就說:蘇東坡啊,沒心肝。(笑)所以哭是真誠地哭,歌是盡情地歌,所以子于是日哭,則不歌


所以,孔子唱歌,而且孔子唱歌的技術應該很高。爲什麽?因爲有一章又這樣記載: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孔子跟人家一起唱歌,覺得對方唱得很好,這首歌很好聽,必使反之,诶,請妳再唱一遍,而後和之。他唱暸第二遍以後,第三遍,就跟他唱和。這個唱和,什麽叫?剛才不是要換和音嗎?和音是不同的聲音才和嘛,所以唱和的意思不是跟他一起唱,不是齊唱,是跟他合唱。而且他唱的這首歌照他的唱,孔子用別的音調來跟他相和。聽兩遍,第三遍就可以唱暸。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所以弟子要這樣才記載,要不然記載幹什麽?像我們今天彈幾句,彈暸老半天,還在那邊弄錯手指。這個有什麽可記載的?(笑)所以千萬不可把今天我們學琴的故事寫進去,是笑話。孔子厲害!假如我們學琴,看老師彈一遍,唉,老師妳彈得好,再彈一遍,我就不只是跟妳彈,我還跟妳唱和。那就厲害暸。所以孔子暸不起啊!心靈非常活潑,能力很高,好學,而且學習能力很強。不及就是不及,妳趕不上就是趕不上,妳不要說聖人怎麽樣。現在一班人很奇怪的,什麽聖人只不過是喪家之狗。他那種狗跟妳這個狗也不一樣。所以這樣子這麽高才,那當然他有大用。


所以,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厲害!孔子都把它變成曲調,可以唱的。據說這個譜,現在還有,不知道是不是孔子當時的譜,不曉得。但是據說還有流傳,而且還不只一套。將來我們要請專家,比如說像金蔚老師,如果有興趣,我們請金蔚老師或者稍作整理,或者選出一些精華,因爲我們現在的人聰明程度不夠,大概不可能三百五篇都去唱、都去彈,皆弦而歌之,什麽叫皆弦而歌之?弦就是樂器會彈,歌就是唱歌的歌,就是一面彈一面唱,叫弦而歌之。《詩經》三百五篇妳連背都背不起來,連看書都還不會念,妳還能夠弦而歌之啊?所以古人讀書是很精到的暸,書是背得滾瓜爛熟。不得暸,三百五篇皆弦而歌之。現在我們這些讀經的孩子或許能夠把《詩經》整本背暸,也不錯暸,希望能夠背得更熟,而且能夠應用,假如能夠唱唱歌也很好暸,彈彈琴、唱唱歌。所以我們要提倡提倡詩三百五篇皆弦而歌之,厲害。


孔子與音樂大師


孔子到暸晚年,他發揮暸他的才華,整理國家的音樂。所以,子語魯太師樂,曰,孔子跟魯太師討論音樂。剛才講,師就是盲眼的音樂家,而太師,就是最高的,就是首席音樂家,魯國的首席音樂家。


魯國的首席音樂家跟別一個國家的首席音樂家不大一樣的。妳要知道春秋時代,周王朝已經沒落,而最能夠保存周公禮樂的,就是魯國暸。所以魯國的文化最高暸,齊國最爲富強暸。齊魯兩國,它開國的人物都不一樣。魯國的開國祖先是周公。周公沒有就國,就是沒有來魯國、治理魯國。因爲周公要留在王朝,來協助武王,後來就輔佐成王。所以周公一直沒有來魯國。但是周公派他的兒子伯禽來魯國。不過魯國是被周王朝特別重視的一個國家,一個諸侯。那麽齊國呢?齊國是姜太公的後代,封給姜太公的。周公、姜太公都是暸不起的人物啊!所以這兩個暸不起的人物,他所傳的後代,這兩個國家,也暸不起。

魯國,剛才說暸,是文化最高明的一個諸侯,所以,假如孔子跟別的國家的首席樂師討論音樂,那還不稀奇,跟魯國的首席樂師討論音樂,那就稀奇暸。而且跟他討論音樂時,好像孔子在教他一樣。子語魯太師樂,孔子告訴魯國的太師,說音樂的道理是怎麽樣的,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所以,孔子的音樂素養,不只可以跟全天下音樂大師平起平坐,甚至還可以指導他,從這一章可以看出來。


孔子正樂


孔子也自己講: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孔子周遊列國,最後一個國家是衛國,到衛國的時候已經年紀老暸,六十幾歲暸,他說,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他想要回去暸,回去魯國教學。


所以孔子生命的最後期,是在徹底地做教育,完全地做教育,全期開始教育。當時孔子想要用事,所以帶著弟子去周遊列國。周遊列國沒有人要用,所以道不行;所以退回來做教育,培養後代,以待後起之秀,傳承文化慧命。所以後期的工作,是應該比他周遊列國有人重用,還要更重要。因爲文化就從此傳下來,而且代代有人興起。這是教育的力量。所以孔子到晚年是做教育,而且純粹做教育。


他說吾自衛反魯,從衛國返回魯國,孔子管的事情肯定也不少,這一章就提到管到音樂,管到魯國的音樂,國家音樂。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魯國的音樂才回歸正道;雅頌各得其所,雅是雅,頌是頌,演奏的方式不一樣,演奏的味道不一樣。這個厲害暸。往往文化傳到最後,子孫不肖,它就會失傳,就會走樣。那麽雅頌是從什麽時候傳的呢?周公制禮作樂,距離孔子那時候已經四百多年。而且周王室東遷,文獻散亂。文就是文物,獻就是賢者、賢人。文獻流失。可見音樂也不成樣子嘛。縱使像魯國文化這麽高的地方,他的音樂也不能夠像古代流傳的這樣純粹,這樣端正。孔子就整理音樂。孔子的精力怎麽旺盛啊?他還管到國家的音樂,還要替國家整理音樂?所以,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很可惜,魯國的雅頌也沒有傳下來,真的是,我們對不起祖先哪。


文化很容易消失的。所以孔子說,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學殷禮,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孔子說,我能夠解說夏朝的禮樂,杞不足征也,杞國人沒有辦法跟我印證。什麽叫杞國?就是商湯伐夏桀,把夏朝滅暸以後,他沒有像後來的打天下,一定要把前朝的王子皇孫趕盡殺絕,並沒有,所以他革命的只革夏桀一個人。夏朝的族群,商湯把他封在一個地方,叫作杞國。但是到暸孔子的時候,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再加上周朝到孔子時候四百多年,夏朝亡暸已經經過一千多年。經過這一千多年以來,杞國,夏朝的子孫,已經把他們夏朝的文化忘得一幹二淨暸。所以孔子討論夏朝的禮樂,不能夠在杞國得到印證,孔子感覺到非常的遺憾。孔子說,我也能夠說商朝的禮樂,宋不足征也。也是一樣,周武王滅暸商纣,把商朝的這個族群封在宋國。孔子就是宋人之後,搬到魯國的。孔子說,我能夠說商朝的禮樂,但是宋國的人已經不能跟我印證暸。因爲也已經經過四、五百年暸。


妳看,文化就這樣容易消失啊,容易變樣。子孫如果沒有人才,都對不起祖先哪!


那孔子呢,就是盡力要恢複周公之禮。因爲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他認爲周公的禮樂最爲完整。所以禮樂的東西,有關于現實的制度表現,一定要法後王。所以中國的哲學裏面有法先王法後王兩種不同的態度。這個法先王法後王並不是互相沖突的。孟子法先王,荀子法後王。那麽請問孔子是法先王還是法後王?孔子祖述堯舜,就是法先王;憲章文武,就是法後王。因爲先王就是三代之前,後王就是三代以後,尤其是越到後面,像周禮,所以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嘛。所以,在現實的表現要法後王,對于人生的理想要法先王。孟子專提人生理想,所以孟子是法先王。其實孟子有沒有法後王,當然有法後王嘛,只是他以法先王爲重。荀子就法後王,荀子就不知道法先王的意義。所以在曆史上,孟子跟荀子比起來,荀子是不及孟子,光看這點就知道。因爲法後王不用說嘛,現實上的學習不用說嘛;這個智慧上的學習才應該大聲疾呼嘛。所以孟子是法先王,荀子是法後王。現在我們學習西方文化,請問妳是法他的先王,還是法後王,妳想一想。我們是法西方的後王呢。什麽意思?我們專學他們現實上的成就暸,妳有沒有效法古希臘精神呢?沒有啊。妳所學的是他們的文物、制度,他們的這些知識、科技啊,妳有沒有效法他們的哲學,他們的人生觀呢?沒有啊。這叫法後王,不法先王啊。


所以孔子厲害呀,該法先王就法先王,祖述堯舜;該法後王就法後王,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古人講話不是虛假的,這不是贊歎孔子,不是把孔子推高變成神啊,我們搞造神運動,莫名其妙!孔子就是真的有這種理想,他沒有堯舜理想嗎?當然有暸,就是法先王嘛。他當然祖述堯舜。孔子有沒有真的學周禮呢?當然有嘛,周公之禮都在他身上啊,怎麽沒有呢,他是法後王嘛。妳怎麽說是造神運動呢?妳自己沒有那種能耐,妳自己沒有那種志氣,而說聖賢不可能如此,這是現代人自取其辱!所以現在中國人才不行,說不行就不行。妳連志氣都不行,不要說妳成就不行。


所以雅頌各得其所。杞、宋已經完暸。杞國沒有長進,那因爲他們是古老的國家,夏朝之後,可能守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忌諱呀,民俗啦,就守這些,沒有守他們先王的大道,也沒有開創。所以杞國人就非常的保守、落後。宋國也是。所以在春秋時代,這些諸子百家,要拿人來譏笑,都笑杞國跟宋國。杞國叫什麽?杞人憂天。哪有那麽笨的人呢?就杞國人才那麽笨,不長進嘛,祖先的文化妳喪失暸,又不學習新的文化,那不是會變得有杞人憂天這種情況嗎?譏笑宋國,那更多暸。《莊子》說,宋人有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發文身,無所用之。還有呢,孟子也笑宋國人,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者,揠苗助長,不是宋國人嗎?就這麽笨。(與衆笑)所以杞國人跟宋國人是最笨的。
一個民族不長進就笨哪。現在的中國人就忘暸自己的祖先暸,也沒有學好別人的東西,所以現在中國人最笨暸。要這樣想,才知道我們的前途在哪裏。然後就是要開拓心胸,要以理性而行,要把仁德拿出來,隨時有感受,希望自己的生命日漸光明,要奮發,而且也要做教育,要能夠期待一代比一代好。像這樣子,一個民族才有希望,而且整個世界才能夠光明。
我今天隨便講。謝謝各位!(熱烈鼓掌)

錄音提供:蔡淑貴   文字整理:欲知道者     審閱校對:智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