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質的養育文化

2010/12/01 17:33

變質的養育文化
說到教育孩子,還有哪個年代比現在更困難?有哪個年代的家長,比現在家長面對更多選擇、更多衝突,卻更無力去影響子女的成長?這一代的小鬼,取得的資訊和來源比以往都多,卻也更缺乏明確的指引,教他們如何使用這些知識。今日社會中,人人有無限的機會和自由,去塑造自己的生活,這是前所未有的情形。然而美國社會這幾個提供人們美好生活的面向,卻也衍生出養育下一代的新問題、障礙和風險。

諷刺的是,所有讓家庭生活變得更輕鬆有效率的現代工具,似乎都成了教養孩子的掣肘。科技應該是為了使人更能發揮時效,省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的。可是我從家長身上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他們老是忙得團團轉──而且結果常常很失敗──拼命去迎合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反而沒空專心培養孩子的價值觀。科技雖然讓親子有了較好的聯繫,但許多家長似乎反日漸疏遠孩子,沒有變得比較親密。生疏的親子關係使孩子更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響。

汽車、手機、微波爐及其他現代便利用品,應該是幫人節省力氣,好用到養育之上的──教導、鼓勵、與孩子分享。結果家長的「多功能」──又一個流行文化塞給我們的恐怖術語──反而被各種安排、組織、吃飯及開車的時間給排擠掉了。現在的家長抱怨說,他們幾乎都擠不出時間盯孩子了,哪還有時間力氣去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科技上的進步,應更能讓我們做到傑佛遜所說的天賦權利:「生命、自由,與追求幸福的權利」才對,然而這些權利之於今日,似乎較以往更遙不可及,也似乎遭到美國文化的扭曲利用,而更加的瞹眛難解了。

新的養育文化(a new parenting culture)

養育文化已經變質了。據我觀察,過去二十年有一種所謂的「懶父母」現象在逐漸成形。許多家長教育子女時,越來越挑方便的捷徑去走。他們按照對自己最有利,而非對孩子最有利的方式,為孩子做決定。當今許多家長非但未挑起教養子女的全責,反而把這份責任推給別人──運動團體、家庭教師、保母、電視、DVD、電玩。我稱之為團隊育兒法(child rearing by committee)。家長的卸責,無異授權給美國流行文化,屈就其不良的影響力,並未予抗拒,只為了輕鬆、省時、省麻煩。可悲的是,家長的這種做法,等於放棄對子女的正面影響,讓孩子處於被美國流行文化攻擊的劣勢。

有些父母被罵偷懶時,會不高興,並例舉他們為子女的種種付出(例如付鋼琴學費、幫孩子買昂貴的運動器材、接送他們去練足球等等)。可是這些付出雖花時間,實際上卻也免除了父母許多責任。被美國流行文化逼得行程滿檔的家長,優質的親子時間較少、設立的規矩較少、管教與賞罰鬆弛,親子間也較少做有意義的經驗分享。一般來說,這些父母在養育子女時,並未負起傳統的責任──及基本責任。

懶父母有兩大毛病,因此難以教出成功快樂而願付出的孩子:那就是疲累與貪圖方便。許多家長生活繁忙,累到無法顧及孩子的最高福祉,而且常做出幫自己省力的決定。還有,養育子女時,都會牽扯到誰會嫌累而先投降的拉鋸戰問題,孩子因為向來比父母有體力,他們會苦苦哀求、說盡好話、撒嬌抱怨,直到父母無可耐何地舉雙手投降,順孩子的意為止,即使那樣對孩子來說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對那些父母來說,輸的不止是他們,也是孩子。

自利(expediency)也許是懶父母最明顯的教養方式。懶父母用最方便的方法帶孩子,專挑最輕鬆、最沒有壓力的養育方式。小孩子入迷地坐在電視前,母親忙著講電話或在廚房燒飯,或父親在餐廳工作,是一九五0年代常見的景象,到了兩千年也一樣。一名十四個月大孩子的母親表示:「有時這是必要的罪行。我們都知道回家後攤在電視機前,看一小時喜愛的節目有多棒,因此我們很容易這樣去帶孩子。可惜,容易的方式,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近年來媒體科技的進步,更可看得出二十一世紀的美國父母,如何擴張他們的自利心態。例如,長途車程中,小孩一向很難管束。孩子在長途旅程中因為無聊而亂鬧脾氣──「我們到了嗎?」──會一再考驗父母的耐性。九0年代末,汽車公司開始在車內安裝影視系統,讓孩子旅途中能看DVD和打電玩。有位家長竟還大言不慚地描述這種方便的教養方式說:「現在我們只要做長途旅行,就讓孩子看。孩子在後頭忙,我們大人在前面才有得聊。」不知這些父母有沒有考慮過紙牌遊戲、有聲書、廣播賓果遊戲,或老式的純聊天?這些家長的日子是輕鬆了,但孩子犧牲了什麼?

近期的一次個人經驗,更進一步點出自利式教養的影響。我最近在餐廳用餐時,看到一對夫妻帶著兩名年約四歲及兩歲的兒子。用餐期間,兩個男孩一直戴著耳機,盯著手提DVD放影機猛瞧。好個悽慘萬狀的自利式教養!這兩位家長不用招呼孩子,家庭聚餐時不必費半點心,而且可以隨心所欲地吃飯。如果這家人吃飯時經常如此,家長真的是傷害兒子而不自知了。孩子從中學到的基本概念是──家人一起晚飯時不必參與,吃飯時也無須與其他人互動。爸媽不會讓他們無聊,也不要求他們想辦法去解決無聊。孩子不必承擔他們在家庭聚餐時的責任。你能想像,以後吃飯,爸媽忘了帶DVD放映機,或電池沒電了會怎麼樣嗎?
 


懶父母現象為何如此普遍,原因不明,但很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生活過忙,自認沒有時間精力陪孩子吧。雙薪家庭、離婚、缺乏親戚支援、社區缺乏守望相助精神,都使壓力沈重的家長分身乏術。他們也許覺得教養問題太複雜,亂無頭緒,而覺得手足無措,無力克服層層的障礙。社會各界也投來繁若星數的混淆訊息──流行文化、教養專家、家庭、朋友──使得困惑而憤怒的家長只能舉雙手投降。或者,許多家長誤聽美國流行文化的訊息,認為做爸媽的不用那麼無私,不必犧牲自己的生活,把孩子的一切放在最優先──基本上,養孩子不該那麼困難嘛。且不管原因如何,懶父母不智地成了美國流行文化的幫凶,把孩子變成可悲的受害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