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的由來

2012/10/19 14:16

    

誠信的由來       
 
        2010-10-19        作者:林融融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許慎的《說文解字》說:「誠,信也。」又說:「信,誠也。」 二者的意思完全一樣。在中國古代,最早將「誠」與「信」連用的是春秋時代齊國名相管仲。他提出:「中情信誠則名譽美矣」(《管子.形勢解》); 「賢者誠信以仁之」(《管子.勢》);明確提出:「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管子.樞言》)。認為誠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團結一致的精神基礎。

 

齊國的誠信思想自管仲開始,一以貫之,成為傳統。賢相晏嬰認為大臣「有信於諸侯」是忠誠於君主的「事君之道」;認為「誠信於朋友」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他還指出說話態度真誠,「與言信」,是君主獲取臣下支持、擁護的重要條件。齊國兵家孫武,則把「信」作為選拔將帥的「五德」之一;孫臏則更深刻的認識到:「素信者昌」,「將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則令不行,……故信者,兵之足也」,把將帥是否對部下誠實守信,看作是戰爭勝敗的關鍵;曾來稷下學宮講學的儒學大師孟子,認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不僅把誠信視作自然規律,而且還把誠信當作規範人們的道德行為。 三為稷下學宮祭酒的另一儒家大師荀子更是創造性的發展了孟子「誠」的思想,將「誠信」這一道德概念的內涵擴展到政治領域。他說:「誠信生神,夸誕生惑」(《荀子.不苟》),「誠信如神,夸誕逐魂」(《孟子.致士》)。意思是說,執政者誠實守信,往往可以產生神奇的效果,整個社會也穩定祥和;而如果執政者自身喜歡弄虛作假,那麼整個社會就會陷於一片混亂。

 

齊國人不僅有較多關於誠信的論述,而且有很多誠信的實踐。最典型的莫過於管仲勸齊桓公信守諾言,真誠對待鄰國,進而創建春秋霸業的事例。公元前681年,齊桓公採納管仲之謀,與魯庄公盟於柯地(齊邑,今山東陽谷東阿故城)。會盟時,魯國司馬曹沫(即長勺之戰中的曹劌)手持匕首劫持桓公,要求退還齊國侵佔魯國的汶陽之地。齊桓公答應了。事後,齊桓公十分後悔,想不歸還魯國的土地並藉機伐魯,殺死侮辱自己的曹沫。

 

管仲說:「答應了他又失信殺掉他,滿足一時小小的快意,而在諸侯面前背棄信用,會失去天下的支持,不能這麼干。」於是,齊桓公就把土地還給了魯國。柯地會盟,使齊桓公誠信仁義的名聲大振,各國諸侯聽到這件事,都十分敬服齊桓公,紛紛與齊結盟。從此,齊桓公開始稱霸。由這個事件,我們可以知道,齊國稱霸,主要不是靠通過與中原諸侯戰爭殺伐的手段取得的,而是靠誠信,靠和平外交,靠扶危濟困,靠仁義得來的。

 

齊國人不僅有誠信的言論、行為,而且還有規範、引導人民恪守誠信的法律和政策。《管子.乘馬》曰:「非誠賈不得食於賈,非誠工不得食於工,非誠農不得食於農,非信士不得立於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對士、農、工、商四大職業集團提出了明確的職業道德要求,認為誠信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範,只有各行各業都誠信務實,才會形成正常的社會秩序。另外,管仲還主張「以富誠信仁義之士」(《管子.揆度》),強調國家要積極營造誠信致富的環境,大力推行讓誠信之人獲得利益的政策,把人民的誠信與其物質利益緊密聯繫起來,引導人民自覺、自願的去履行誠信之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