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山 養女湖簡介

分類:活動記錄
2010/11/29 17:21
 
 


 泥火山,顧名思義是由泥構成的火山。說是泥,是因為它的的確確是由黏土、岩屑、鹽粉等泥土構成;說是火山,卻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火山。通常所說的火山最基本的特徵是由岩漿形成的,並具有岩漿通道;而泥火山則是由泥漿形成的,不具有岩漿通道。不過,泥火山不僅形狀像火山,具有噴出口,還有噴發冒火現象。

    2002年中國一些媒體報導的新疆烏蘇泥火山,分佈在烏蘇西南的天山北麓山谷裏,附近有白楊溝煤礦。正在活動噴發的泥火山呈現為一眼眼泥泉,一口口泥潭,它們多呈圓形,個體不大,直徑從幾釐米到1-2米,星散分佈在方圓約半平方公里的山坡和谷地裏。泉潭中的泥漿表面不時地咕嘟咕嘟冒泡,猶如大地在沸騰。泥漿散發出帶有臭味的沼氣、硫化氫等氣體,有的可以點燃。可是人們沒有想到那滾滾翻騰的泥漿溫度卻很低,以至把手放進去感到冰涼,因而也有人把泥火山稱為“涼火山”。有時泥火山噴出口沿地表的斷層或裂隙成串珠狀分佈,有的成深溝,有的似深井。翻滾的泥漿不斷地從噴出口向周圍溢出,久而久之就乾涸成泥丘,形態類似一般的火山錐,但規模要比火山錐小得多,通常泥火山錐體底座的直徑僅幾米到幾十米,高度一般不超過十米。那些乾涸的泥火山往往形成各種形態的地貌景觀。在白楊溝,除了正在噴發的泥火山,其周圍還有許多已經停止噴發的泥火山,它們呈丘狀、壟狀、漏斗狀……千溝萬壑,層巒疊複,紅、黃、橙、赭、綠,色彩斑斕,表明在此之前已經有過很大規模的泥火山活動。(圖1:新疆白楊溝泥火山地貌景觀)

    在中國,除了新疆,目前僅在臺灣的的高雄和恒春一帶發現有活動的泥火山,那裏的泥火山不僅有典型的地貌形態,還有噴火的自然壯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泥火山也不多見,比較著名的泥火山有伊朗的馬克蘭,羅馬尼亞的布紮,最大的泥火山分佈在阿塞拜疆的巴庫,美國的黃石公園更是以泥火山聞名天下。
    
   
泥火山的成因,目前還有許多問題沒搞清楚,學術界也存在著爭論,但大體上可分兩大類型。一種泥火山的
形成沉積作用有關,即在地下存在著厚層塑性富含有機質的沉積物,蘊藏著大量水和碳氫氣體,它們具有很大壓力,一旦遇到地殼運動出現裂隙,那些處在高壓下的水和氣體就要膨脹上升,帶著周圍的泥土岩屑噴出地表,伴隨著噴氣(包含水蒸氣)、噴泥,有時還要噴火(甲烷等氣體在高溫下自燃)而形成泥火山。這類泥火山多形成在油氣藏發育地區,如產於阿塞拜疆巴庫油田的泥火山,新疆獨山子和白楊溝的泥火山可能與那一帶的油田(如克拉瑪依油田)也有關,因此,也曾有人稱為“氣油火山”。全球大部分泥火山屬於這種成因,有半數以上的泥火山分佈在里海周邊的油田區。從某種意義上說,泥火山是尋找油氣藏的一個標誌。

    另一種泥火山的形成與火山活動有關。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的黃石公園,這個公園跨越懷俄明、蒙他拿、愛得荷三個州,號稱世界第一公園。公園中最奇特的景觀是泥火山和與泥火山有關的間歇泉,不僅數量多,共180多個,而且規模大,著名的黑龍潭像口大黑鍋,依在土坡旁,直徑達30 英尺(約10 米),翻滾的泥漿在陰森的煙霧籠罩下,顯得鬼怪神奇,有時在噴發時還帶著嗡嗡的叫聲。也有的泥火山噴出的泥漿溢出噴出口形成泥漿的河。在黃石公園最吸引人的是間歇泉。通常人們見到的噴泉多是人工的,而黃石公園的噴泉則完全是自然的。有的噴泉像開鍋的水,翻騰滾滾,但這種 “沸騰”的水不是溫度升高所致,而是地下二氧化碳等氣體噴發的結果;也有的噴泉能噴出高達2030米的水柱(11),水柱的直徑有23 米;更有趣的是雙噴泉,噴發時兩個噴發柱交替進行,一個噴發柱噴出去70英尺(約23米)高,落下來,另一個又噴上去100英尺(約    米)高,兩個噴發柱一上一下,格外壯觀。由於這些噴泉都是噴一會兒停一會兒,因而把它們稱為間歇泉。間歇的時間有的幾小時,有的一天左右,而每次噴發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鐘到一個小時。所以若想觀看這種景觀需要等待,當地有些旅館坐落在噴泉附近,就是為遊客觀賞噴泉噴發景觀提供方便的。遊客坐在旅館的客廳裏,就可以透過玻璃窗觀看噴泉的噴發情景。必須指出,那裏的間歇泉與一般的溫泉不同,溫泉不僅水溫高,而且少含硫;間歇泉水溫一般比較低,且含大量硫和碳酸氣。黃石公園實際上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火山口裏,大約60 萬年前有一次火山噴發,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火山噴發,之後,儘管火山沒再噴發,但仍在活動,許多泥火山和間歇泉就是在原來火山口中的一些裂隙和破碎帶的基礎上發育起來的,一些氣體和水也是原來火山殘餘的。

   泥火山是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它除了供人們觀賞,尚沒有怎麼開發利用,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這個大自然中的瑰寶必將放射出更多的異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