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生命的源頭活水?
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文/高瑋謙

  每個人自從呱呱墜地之後,便象徵了一個生命的開始。然後由懵懂無知,牙牙學語,漸至熟悉外境,成長茁壯,人生的旅程遂逐步往前推進。在你不斷地邁步向前的同時,可曾停下來認真省思過生命的意義與目的?在面對各種價值紛陳的花花世界時,是否曾令你感到徬徨無依、舉止失措?究竟何處是生命的源頭活水?何處是人生價值的依歸?以下就讓我們來進行一次生命的哲思吧!

一、你究竟是誰?

  記得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描寫的:一位昏厥中的女人正掙扎於生死邊緣,突然間,她感覺自己被帶到了天庭,站在審判席前。

  「你是誰?」一個聲音問她。

  「我是市長的妻子。」她答道。

  「我並沒有問你是誰的妻子,我只問你:你是誰?」

  「我是四個孩子的母親。」

  「我並沒有問你是誰的母親,我只問你:你是誰?」

  「我是老師。」

  「我並沒有問你的職業,我只問你到底是誰?」

  就這樣一路反覆問下去,不論她回答什麼,似乎都無法令詢問者滿意。

  「你究竟是誰?」

  「我是個基督徒。」

  「我並沒有問你信什麼教,只問你究竟是誰?」

  「我每天都上教堂,並且常常幫助窮人。」

  「我並沒有問你做了些什麼,只問你究竟是誰?」

  顯然她並沒有過關,因為她又重返人世了。當她痊癒之後,決心徹底瞭解自己。結果,她以後的生活,迥異於往昔。

  看完了這則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對自己發問:「你究竟是誰?」撇掉各種身分、職業、地位、信仰,乃至於你一生所作所為之後,你究竟了不了解你是誰?我們似乎常常從外在附加的名目和價值,去認識自己、描述自己,一旦把這些身外之物剔除以後,霎時間,卻發現自己彷彿一無所有,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原來我們習慣於把附麗於生命外部的東西,當成是生命本身,而生命的真面目反而被掩蓋了。有時甚至為了追求這些外在的價值,卻失去了生命的本真,那麼,此時就算你擁有全世界的一切,你仍不過是一個糊塗漢罷了。

二、你在追求什麼?

  從小到大,長輩們總不免關切地問道:「你以後想做什麼?」而我們的答案似乎不外是:醫生、律師、教授、警察、護士、工程師、外交官、科學家、音樂家……等等。這些頭銜,或許曾經是你小時候的夢想,也可能是你長大之後的志願,甚至可能落實為你將來的職業。然而,每個人一生所追求的價值,難道只是透過興趣的分類、才能的偏好、或者市場的供需,就足以全然決定的嗎?你果真了解你真正要追求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嗎?

  想像自己年幼無知時,生活過得多麼自在舒適,根本不知道煩惱為何物。隨著年紀的增長,知道得愈多,煩惱也愈多,壓力更是如影隨形。國小升上國中,開始面對升學的壓力;國中考上高中,接著還有大學聯考等著你。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似乎可以擺脫聯考的夢魘,可是畢業即失業,就業市場一如戰場,若無真本事只好暫時家裡蹲。幸運謀得一差半職,還得留心哪邊薪水高、待遇好、升遷快,以便隨時可以跳槽。就業問題搞定了,接著還有婚姻的困擾:自己心愛的人追不上,偏偏愛你的人你不要。於是有緣者無分,有分者卻無緣。「幸福嗎?」答案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正當愛情這道習題令人苦思不得其解時,子女教養的問題可能又接踵而至。除了照管他們吃喝拉撒外,還要注意他們心理的發展、智力的開發、才藝的培養,弄得筋疲力竭後,不免慨嘆:「為誰辛苦為誰忙?」妻子有了,兒子有了,房子呢?車子呢?何時可以由小換大,端看金子賺得夠不夠多。等到「五子登科」之後,美好的人生已經去了大半,這時候該有的大概都有了,不該有的似乎也強求不到。回頭或許可以再想想:你到底在追求什麼?你已經找到你人生的價值了嗎?

  當代哲儒唐君毅先生,在其所著《人生之體驗續編》一書中,曾指出人生所追求的事不外乎:求生存、求愛情、求名位、求真、求善、求美、求神聖等七項。前三項要求,可說是俗情世間生活最大的動力。在兒童時期,人所最感興趣的是飲食;在青年時期,是男女愛情;到了壯年,則是名利權位。至於後面四項要求,可說是永恆普遍的價值世界之內涵。科學所要追求的真理,道德所要追求的善行,藝術所要追求的美感,宗教所要追求的神聖人格,在在皆是人間最寶貴的價值。一個人若能在俗情世間之財色名位等價值之上,復看見此超越俗情世間之真善美神聖之永恆價值,則庶幾乎可接近生命的真實。

三、你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嗎?

  如果我們仔細反省這一生所追求的目標,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到底是追求俗情世間的財色名位較多呢?還是追求永恆普遍的真善美神聖等價值較多呢?答案恐怕只有自己知曉。財色名位等價值,主要是順著我們的感官慾望之追求而有;而真善美神聖等價值,主要是基於我們的理性之要求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之逐求永無止盡,隨之我們對財色名位之慾望亦永難止息,生命將大半的精力往這邊去投注,便不免一生都要做自己情慾的奴隸。反觀,理性要求永恆普遍的價值,隨之由內心開發對真善美神聖之體悟,這時心思是往內收,向著高明的路上走,以理性作自己生命的主人。

  早在兩千多年前亞聖孟子即曾說道:「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盡心篇>)依這種分類,我們可以知道:財色名位基本上是屬於「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這一類的,因為它們不是我們主觀意願所能完全掌控的,你這一輩子能不能升官發財,除了依正常管道去努力外,還要看你有沒有那個命,強求也是沒有用的,這就做「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而真善美神聖基本上是屬於「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這一類的,因為它們主要由我們理性的種種能力所把握,所以只要你願意去開發你的思辨、實踐、審美等能力,你便可以體會到真善美神聖的價值,這叫做「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 」。

  人生在世若全然有求於外,生命將不免淪為一種工具;再加上此外在價值的獲得若無必然的保障,生命將更不免於患得患失之苦。一旦失去了財色名位的依靠,彷彿生命便喪失了意義,這是人心的迷思,而非生命的真相。其實,只要我們能把心思往內觀照一番,便可發現生命永遠要求其自身便是一種目的,生命的尊嚴需要靠永恆普遍的價值來提挈,而這些永恆普遍的價值並非來自外在者,乃是源自我們理性自身內在的能力。誰能反觀內省,開發自己理性的能力,誰便能夠無求於外,讓自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真正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四、你找到生命的源頭活水了嗎?

  自古以來,無論是儒家、道家、或是佛家的聖賢大德,無不教人頓悟自己的心性,方能徹見生命的本源。這是我們立身處事、為學做人的首要之務。此處不明白,任你活得再久、名位再高、功業再大,你仍不免對人生感到茫然,對存在產生困惑。此處能通透,則人生道上不論飛黃騰達,或窮困潦倒,你仍可以縱橫自如,不惑不懼。

  原來,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心性裡頭,便有無窮無盡的寶藏,足供我們不斷去挖掘者,其價值遠甚於一切外在的價值,而真正可以貞定我們生命的意義,實現我們生命的價值,完成我們生命的目的。明代大儒王陽明曾說:「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途托缽效貧兒。」便指出我們的「良知」,是宇宙萬有的根源,若拋棄這自身無盡的寶藏,一味往外追求,將有如托缽行乞的貧兒。禪宗六祖惠能也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所謂「佛」,梵語意即「覺者」,而覺與不覺的關鍵,完全在於本性的迷悟。迷其自性即是眾生,悟其自性即名為佛。

  其實,了悟自家心性,並不一定與追求世間外在價值相衝突,重點在於能否明辨主從而已。心性是「主」,其他外在價值是「從」。明心見性之覺者,雖仍不免透過世間各項價值,以求自我生命之延續或完成,然其生命之本源已經通透,自不會逐物而不返,妄執而失真。反之,囿於自身情慾之迷者,其生命之源頭未能通暢,徒然順著耳目感官向外求取占有,終必使生命陷於枯竭衰敗。孟子云:「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所謂「大體」便是指「心」;「小體」則是指「耳目感官」。故又云:「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於是孟子勉人「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做自己生命的「大人」,其實才真能為自己的生命作主,而不致於在紅塵俗世中隨波逐流。

  「生命究竟是什麼?」這本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每個人隨其人生際遇之不同,感受此問題之淺深遲速亦有差別。然而唯一相同的是:生命的真理永遠需要透過自己親自去實踐去體悟,然後才能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指引。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人的解答僅能供作參考而已。南宋大儒朱熹曾作<觀書有感>一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命的源頭活水究竟存在何處呢?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於日常生活中隨處體認、用心探尋,到得那時心靈澄澈、方寸頓開,當可照見宇宙間種種美好的價值,交相輝映,普現於人間大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