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經典閱讀心得 (1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論易經恆卦

 

恆。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

 

恆者,直心亙古,忄+亙,亙就是上下貫穿,而且從古至今,你的這一份恆心持守能不能就像這一份直心,頂天立地而且萬古不變,這才叫做恆。我們這一份直心,這一份原始的初發心是不是能夠不變。恆,亨,亨者,通達之道也。无咎,一個人最怕的是做完事情之後怨尤、怨悔,甚至於做了之後才發現大過即使不犯,小過不斷。我們如何讓自己所做的事情達到不會有過失,叫做无咎。无咎者,在繫辭傳,子曰:「无咎者,善補過也」。能夠常常去彌補你曾經作過的,去檢討它,甚至於避免過錯再發生。因為人不可能無過,所以只能記取每一次的教訓,所以顏回為什麼叫不貳過,所以孔子為什麼尚且會講: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各位想一想,你我隨著歲月的累積,孔子尚且感慨的講五十歲,甚至更早,可以把易理精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大過錯,當然這是孔子自謙。我們今天去想一想,在我們人生歲月,即使今天你已經四十歲了,我們是不是能如孔子所講的「四十而不惑」,人生之中你能真的不會去迷惑,而且你敢很肯定,我們今天所講所及的每一條路都是步步踏實嗎?所以說要无咎者,今天我們只能說「善補過也」。在善補過的過程裡面,達到利貞之道,每一個卦第一行常常會出現四個字,叫「元、亨、利、貞」四種德行。

 

元、亨、利、貞四德從乾卦就告訴我們,乾,元、亨、利、貞。天地創始一定有一個起源、開頭,元者,到最後如何讓它開頭的美善保持通達之道,利,今天講無往而不利,叫做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利」,我們今天講,不是講求自己個人的小利、小得,而是講求大利行為,這樣利己又利人,而且還要走在,「貞者」,就是正道也。我們要知道整部易經要告訴你的是往上、往善這一條路而走。古人很明白告訴我們,易經是為君子而講,不為小人而說。我們要自詡是一個進德修業的君子,因為你是進德修業的君子,易經要告訴你趨吉避凶之道,因為人世之間充滿很多的陷阱,而這些經驗法則就是告訴你,從這些經驗法則裡面能夠閃過一個、跳過一個坎窟、坎陷,今天就可以到達通達之道。所以唯獨以行著正道的方向,你堅守住才有意義,所以貞者正道也。也因為這樣,利有攸往,甚麼叫利有攸往?「攸往」就是不斷往前能夠毫無阻礙。所以告訴我們,恆,今天這件事情堅持了,你就是要走到底,是不是你今天有堅持才有辦法持續往前,用很坦誠正直的這一份誠心,能夠面對著以前所做的,未來你所行的,到最後都能夠一致,這個就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與老子和生命智慧〉--王邦雄

華人何以輸掉了一片大好江山

今天,在任何一個社會中,都有其熱門與新潮的東西,這些東西的流行,就如同潮流一波波湧來,又一波波快速消退。因此,我今天要談舊學——經典,例如「論語」、「老子」、「孟子」及「莊子」等。它們和聖經、佛經一樣都是經典,在世界上不過幾部而已。幾千年來所有中國人都是靠這些經典的支持而活下去,我們不能沒有它們,不要認為它們只是舊學,惟有舊學才經得起歷史的考驗。街頭文化只是泡沫,而泡沫在轉瞬間便會流逝,因此,我們要長江大河而不是泡沫。我上個月到馬來西亞參加大馬十三州華人聯合會首度舉辦的演講活動,講了四場人生講座,主題是儒家思想與現代生活。馬國共有五百萬華人,而且在當地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尤其鄭和下西洋時是中國國威最遠播的年代,我甚至遠去參觀了當年鄭和的大船因擱淺而停靠的河岸。我有些感傷,因為現在馬國政經文化均由馬來人主導,當然,馬來人有一千多萬,而華人才五百萬,但整個工商業原來是在華人手中。因此,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幾百年來中國人把這片大好江由輸掉了呢?這是我在馬來西亞八天中壓在心頭的問號。我們不是要打垮別人,但我們為什麼失去了主導權?我想當初華人都想回中國老家,所以大家只開拓工商業,希望賺了錢就回家。中國人老是要回家,因為那是家常日常的田園鄉土,身在海外卻心繫祖國,所以我在馬來西亞的感覺就是那裡是比中國更中國的地方。馬來西亞最高指導原則是可蘭經,而蘇丹是永不轉移的權勢領導中心,我到當地才見識到今天這個世界還有這種政治生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當地中國人問我中國是否有可以和可蘭經相真正並論,甚至分庭抗禮的經典呢?我聽到這話後,才深深體會到幾百年來,五百萬華人內心深沉的寂寞與空虛,可能就因為沒有經典,才輸掉了這一片大好江山。他們雖然有自己的教育體系,但沒有文化共同體、沒有人家共同的精神天地與心靈世界,也沒有向心力與凝聚力。因此,整個教育體系雖是讀華文、講華語、認中國字,但就是沒有中國心。老一代華人雖對中國有深厚的感情,但不能只靠感情,還須有理想、情意,以及共同的世界觀及價值觀。所以我說中國當然有經典,而且有許多部,四書、五經、十三經、二十五史,只是在馬來西亞沒有生根,因此五百萬華人在馬來西亞異域飄泊,因為馬來人有可蘭經,而華人卻沒有做為動力與方向的經典。馬來西亞化人拜的是關公與媽祖。遠離國門,大家要有桃園三結義的情義,因為關公義薄雲天,所以禮他;而飄洋過海,也靠媽祖保佑,才可以平安歸來。問題是,當落地生根之的後,關公與媽祖,就不再能給予五百萬華人可以安身立命,代代相傳的文化心靈與歷史傳統,此為海外華人花果飄零的內在因素。失去了中國人的道,也會失去了中國人的尊嚴。

以「道行」來「然物」:回歸中國道做中國人

首先,我引據莊子南華真經的一句話;「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齊物論)來解析當前的處境,與我們要走出的路。物是人物,人物要有自己的「然」,要「然」得住,問題是,「然」要由謂之而來,別人如何說我叫「謂之」,譬如:「好朋友」、「好學生」、「好兒女」等。這個「好」千萬不要讓它在人間消失,要對好同學說「你很好」,也要感謝父母、老師、永遠記得他們的好,讓我們的眼神中永遠充滿讚美、賞識與感激,因為如果不「謂之」,父母的「然」就出不來,反之父母也要「謂之」,讚美、肯定兒女,兒女的「然」也才能出來。「謂之」就是父母對兒女說,兒女對父母說,老師對學生說,學生對老師說,以及朋友相互說,也就是良性的互助,相互的觀賞和感動。但在別人怎麼說之前,我們得必須先怎麼做,所以,自己要先行之,別人才能謂之,要行之,謂之才能出來,也就是要行之而成。然而,誰來謂之與行之呢?當然是人,但人又如何行之呢?就要有一個價值標準,也就是有一個「道」,把人放進這個道中,才能行之。這個這就是經典,不論是儒家、道家、基督、佛陀、阿拉等都有其各自的「道」。馬來人有可蘭經,但此地華人卻沒有儒家、道家或佛家的道。沒有「道」,物就會散掉,人也就不知如何「行」,而後別人也就不知如何謂之。當別人無法稱讚你、欣賞你及肯定你時,成不能成,然也不能然,如此也就只能異域飄泊,花果飄零,這真令人感傷。所以我們今天要講道,不論是人道、天道,甚至江湖道等,總要有一個道,因為在道中才能找到義。中國人的道義及親情,是世界上最強的,如家族紀華僑心系祖國等,他們幾百年來一直在辦華人教育,雖然官方不承認,他們依然堅持,擇善固執。咽此,今天的重點在於人一定要活在道之中,讓道活出來。因為這個道給我們一個世界,除告訴我們是非善惡外,也告訴我們要追尋什麼,珍惜什麼。我們看佛門弟子、基督徒等,凡在道底下的人都有所不同,他們很專注、凝聚而且有團隊精神。我們看宗教團體,它們常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那是由道發出發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觀念:人與物一定要活在道中,在道中才能找到人道,而這樣的人道一定是透過文化傳統中某一部經典開發出來。今天,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到香港、台灣、大陸,甚至洛杉磯等地有許多中國人,但中國人的道卻逐漸在式微,尤其在海峽兩岸的中國。我曾到大陸去尋找中國,但卻無法找到,因為今天不論在大陸或台灣所過的不是中國式的生活,而是日本式及西泮式的生活,如此,有一天十幾億的中國人將會在大地上消失,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兩岸中國的未來出路——在古都與山水之外的經典

今天,每逢清明時節,台灣所有的人都擠在高速公路上,準備回鄉掃墓。雖然有幾百萬人在那兒大塞車,公路幾近癱瘓,但沒有人埋怨,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回鄉的路上,有什麼好生氣的呢?反而應該感到安慰。如果有一天,清明節高速公路暢通無阻,我們才應該傷感,因為那表示沒有人回家了。所以大家往前後左右看看,都是我們的家人,回家的人就是家人,世上沒有比這個感覺更親的了。不過,今天卻不一樣。我到大陸尋根,也是走在回家的路上,感情是一樣的,但我請問為什麼我在這兒沒有看到返鄉掃墓的人潮?他們沒有人能回答我的問題。我問這話時,很多老先生、中年學者都很傷感。身為中國人,如清明不回家掃墓、春節不圓燈、中秋、端午不回家團圓祭祖,就不是中國人了。今天是中國人了。今天台灣的中國人也就是靠這一點,因為我們內心的經典沒有消失。中國是有經典的,但我們要行之,行之有成,就是道行。我們常說出家就或修道的人道行很高,但道行不只是出家人要修,我們大家也要修行,但修什麼道呢?修中國道、人道,也就是將人的尊嚴、價值、人性的光輝修行出來,否則大家都活得很苦悶與寂寞,因為屬於人的價值及尊嚴活不出來,中國人的榮耀也活不出來。今天的台灣雖然有錢,但卻過的是富有的貧窮生活,我很羨慕住的杭州、北京、南京、桂林、昆明等地的人,我認為他們是以最少的金錢過最高層次、最高品質的生活,因為中國最好的山水美景都在那兒。他們住在西湖畔、漓江邊、北京城、南京城,每一步都是古蹟。在台灣,我最喜歡台南,走在路上都是走在先民的路上,那種感覺真好。然而那隻是歷史古蹟、自然山水,我們大家也都希望擁有那樣高品質的生活,讓生活充滿山水美景與從文傳統。但為什麼不將這兩種事物放在我們的心靈中呢?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經典,每分、每秒、做每一件事都代表中國心,也都有經典,如此,我們的每一步都有幾千年,每一個活動都是全中國的,會讓我們的層次提高。我到馬來西亞時,正好在舉辦「第一屆馬來西亞華文書展」,書展中有我的「人生關卡」、「做個出色的人」等著作,演講之後,我的書立刻銷售一空。他們很多人告訴我,書沒有了要怎麼辦?由於馬來西亞的物價是台灣的三分之一,而台灣去的書,還要加上郵費五十元,所以台灣的書價對他們而言是天價,但他們還是要看中國書。而我們在台北只要用很人性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書,而不必用天價。其實,書應該是無價的,我之所以這樣比喻,只是就個人的負擔能力及社會經濟的能力而言,書的價值應無法以金錢來衡量的,有些書甚至有用千年的歷史,像「論語」、「老子」、「佛經」、「聖經」、「可蘭經」等。然而,我們有了經典後還要找到「然」,但先要道成而後物「然」,我們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表現,因為我們成了之後就取得了我們的然,這樣的然是歷史的地位也是全中國的或世界性的地位。我們的重要性不要只是表現在財富上,就如我所說的桂林、昆明、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真的很美,走在那裡會覺得做一個中國人是不必感到慚愧的,因為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此外,我們走在長城上,也會覺得自己是大漢兒女。漓江、西湖、石林燕子洞等美景,如果沒有經典,就沒有人懂得欣賞它們的美,因為心中有經典的人,才有眼光欣賞文化古蹟及自然美景。所以不要以為每個人都能觀賞世界的美好,父母及師長不是很疼兒女學生嗎?但兒女學生就是看不到。兒女或學生不是很努力用功嗎?但父母及師長卻看不到。四周的美好都存在,但沒有人看到,這是令人十分感傷的,所以有經典的人才有世界性的眼光、幾千年的眼光、中國的眼光,如此才能看到每個人的好。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用鴻來代表風山漸的訊息。這隻鴻從初六爻棲息水草()的岸邊,接著到河中的石頭(),再返回到岸邊的小山頂(),再到平坦的樹枝上(),接著到達高處的陵地()。這代表這隻鴻應該是越飛越高,到了九五爻,應該是鴻飛於天了,因為第五爻為天位。到了上六爻,為何又回到平地()呢?

 

   上九爻語意:這隻鴻雁從高山的陵地又重新返回到陸面上來,「其羽可用為儀」,從前我們會用這些雁鳥或禽類的羽毛來裝飾,如君王裝飾在儀仗上或用來代表威信,而這過程所獲得的是非常吉祥的。有一些儀式或儀典,會用這樣的裝飾,來呈現出光輝與光彩。「不可亂也」,在進行這樣的國家大典中,程序一定要井然有序,也就是說,一切的亂象,在正式典禮之前,一定會採取預防措施,使得典禮進行時非常得當,因為事前有充分的準備,所以最後一定是吉祥的。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meline_20170403_105818    

清明節與感恩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這個節日的來歷正是感恩過程,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箍棒為何重13500斤?八戒和沙僧兵器為何都是5048斤?

 

在西遊世界裡,孫悟空金箍棒的重量是13500斤,而八戒和沙僧的兵器一樣,都是5048斤,很多人只知道這三樣兵器很重,誰碰誰死,卻根本不知道有何意義。

古人寫書,非常講究寓意,特別是《西遊記》,更是將其中的隱寓發揮到了極致,一般人只讀個熱鬧,而內行人才看得出門道。書中的不少數字,都是具有中國傳統哲學意義的。

1、金箍棒的重量是人一天呼吸的次數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260088.JPG  

如何修身培德 

真正有德性的人是怎樣的呢?

德者乃能滿心歡喜,重覆去聽其所早已知道之事。
仁者乃能拳拳服膺,一再去做其所早已會做之事。
智者乃能潚瀟灑灑,繼續去過其所早已過慣的日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9237  39236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身學習樂無窮---慈悅書院學易心得  文/ 劉世康(名薰、名豐阿公)

童年出生於鄉下,早年沒有電視、網路和手機,也沒有幼兒園,童年陪伴的都是家裡飼養的家畜和野生的昆蟲鳥獸,上小學之前有的孩子還要幫忙照顧弟妹做家事,和現今的孩童過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現今的孫子早早就開始上學,學各式各樣的才藝,長孫女三歲半就有機會參加十全國小親子讀經班,看著她朗朗上口的背誦各式各樣的珍貴經典,心中充滿感動和感恩,感恩大力推動親子讀經教育的慈悅書院老師們,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和時間的大德,令人感佩。

慈悅書院在十全國小週六上午開辦親子讀經班,特別強調親子共學,希望家長也能一起成長,因此星期六晚上慈悅書院有易經班的開課,沾了孫女參加讀經班的機緣,開始了將近一年的易經學習,對易經這本老祖宗留下來的寶典,才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原來易經不只是江湖術士卜卦算命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實人生的指南,趨吉避凶的寶典,當我們面對無法掌控的複雜多變的環境,易經告訴我們唯有從自己的內心「遷過向善」「進德修業」才是最好的平安如意術。易經很深奧、難懂,沒有老師指點講解,無法自學理解。徐老師將辛苦學來的易經知識長年無怨無悔的免費奉獻,令人敬佩感恩,所以除非不得已不敢缺課,雖然要氣喘噓噓的爬上六樓才能登上易經教室,依然繼續努力不輕言放棄。

今天是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時代,學生要學習,出社會工作要繼續學習,老了退休了也還是要不斷學習,所以一般大學推展樂齡大學,很多社區有社區大學,專門照顧老人的長青中心,每年開辦各式各樣的適合老年人學習的課程,部門熱門課程熱烈到要抽籤才能上課,我個人十多年前就搭上了終生學習列車,一面在高師大當志工,同時順便參加各式各樣的學習課程,除了增長知識,更調整了人生觀,讓私心和慾望降低,學習過簡單生活,因此每天可以更容易快樂滿足,利用更多的時間到處當志工,服務需要幫助的民眾,後來孫子陸續出生,搶著當孫子的褓姆,中斷了當志工的志業。個人從小就是好奇寶寶,除了接受正規教育,還喜歡學東學西,工作之餘DIY自學油漆、木工,在高師大當志工期間開始學電腦,當時快六十歲了學得很辛苦,這些技藝學會了可以自己動手不求人,就能享受工作的樂趣,退休了生活不會閒得無聊。

2015年初在長子慫恿下到慈悅書院聽徐老師講解易經,對於易經是心儀已久,但有諸多誤解無緣深入,聽徐老師深入淺出的詳細解說,終於有了比較正確的認知,星期六晚上正好是可以抽出運用的時段,開始了近一年的學習,可惜有學而沒有溫習,理解有限,幸好易經不愧是百經之首,只要聽到記住其中的隻字片語,並實際的運用執行就受益無窮,例如乾卦的「潛龍勿用」和「亢龍有悔」就讓我感嘆太晚學到,否則人生可能會順遂些,及時的領悟仍然讓老年生活可以更圓融。

感恩慈悅書院推動的親子讀經班和無私奉獻的老師們,讓許多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古老中華民族的獨有經典,及早開發智慧、建構正確的人生方向,也同時讓家長繼續學習成長,當然也希望更多像我一樣的阿公阿嬤一起來參加,推動樂齡學習的老師說老年人繼續學習的好處多多,身心靈健康了,健保負擔減少,家庭生活幸福,社會也更安祥。古老的中國尊老敬賢,能夠老又賢才能贏得尊敬,老了退休了,利用空下來的時間繼續學習,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的老人,不僅自己健康快樂,子女也可能即時獲得支援減輕負擔,增加家庭幸福美滿,感恩慈悅書院提供我進德修業的難得機會,感謝老師們無私的奉獻,謝謝!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文,4000漢字無一重複!!厲害
“只學一篇韻文便識天下漢字”,這句話說的似乎大了,但事實的確如此。
鄭州大學郭保華教授用三年多的時間將4000漢字著成一篇韻文《中華字經》全文共一千句,用字4000無一字相重,涵蓋了百科,又韻語成章,高難度的寫作換來了識字教材的全方位突破,小學6年的識字量,可很快完成。
請觀全文:

中華字經

   第一部分

  乾坤有序,宇宙無疆,星辰密佈,斗柄指航。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易經學習心得     (文/蘇麗娥)

你會不會在某天起床的時候,突然覺得自身的目標距離好遠?

你會不會在某天與朋友的熱鬧聚會中,感受到自己置身角落的獨自落寞?

你會不會突然地在某個深沉的暗夜裡思慮中淡淡的嘆了口氣,忿忿不平的搥心頓足與真心義絕的錐心難鳴,到底..兩肋插刀之義重或背部中劍之憾決亦或四面楚歌之慼然何者無法言以承受之輕?然後反覆問自己:我的執著價值就是這樣嗎?

答案如果不在自己預期之間,那麼在未來二年、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的生活歲中可能自己還會去尋找心裡那個曾經勇敢的、奮鬥不懈的戰士,問問自己,問問答案……

那份熱忱執著地奉獻想燃燒人生的意念是否尚在?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讀易經心得感言               文/  羅晃英   于104.12.14

 

吾在讀高中時,讀到論語書中,孔老夫子有二句話:「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對此這兩句話印象深刻 ,內心激盪不已,一直有想學易的心。唯因家庭窮困,高中畢業後隨母務農,以貼補家用;務農三年覺得長久以此為業,僅能足以養家,而無前程可言;故參加了國家特考而當上班族,上班幾年間娶妻生子,為了養家辛苦工作,雖尚足以養廉,惟為了買房及滿足物質生活,想賺更多的錢,而玩股票、做了推銷產品的直銷工作,參加了投資公司賺高利等的發財夢,雖參加初期的一、二年有賺錢,自己覺得滿開心;養成貪慾的心越大,其中太太雖勸說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您只要好好上班,把小孩養大,並好好教育小孩,我們夠用就很滿足了。」但當時的我已聽不進去,直到踢到鐵板,公司倒了,才知上當被騙,但已背負了百來萬,人財兩失,還了十幾年的債,不但老婆生氣;本人至今亦後悔不已,還好, 太太精明能幹,把兩個兒子教養的中規中矩,都已成家立業,已無後顧之憂。

 

 如今雖已退休八年有餘,已是古稀之齡,經常老婆不高興時,常念我不聽她話,也不甩她,一直抱怨我;已傷了她的心,至今尚無法獲得她的原諒,令我痛心不已,午夜夢迴只好請求老天爺原諒,並在神佛面前懺悔。

 

退休後,一直惦念著人要活得有價值,並不是只有财富,而是要能立德、立功、立言。為了彌補過去補過去的錯誤,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也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而應多做利人、利他的事,所以開始進行長輩交待的事。如族譜資料的加編,來台祖先三代(約二百餘年)墓地的重建,花了三年功夫,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家族同心協力下終能完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易經的生活智慧學習心得         文/郭鴻正   104年12    

 

    孔子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自退休後為尋求人生下半場的心靈成長生活,尋尋覓覓了幾年,終在2012年春節過後,如同易經姤卦善緣的遇到徐錦文老師,在老師諄諄教誨下,從對於易經完全陌生的白紙一張,慢慢的學習進入經文智慧天堂,在將近四年的學習中,雖個人智能淺薄,尚無法真正窺其堂奧,但對個人而言,實已開啟了一道學習智慧生活之窗,謹就這幾年跟隨老師學習中,於課堂上所摘錄深感受益良深的經典智慧語言,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覺悟」,二字拆開來看就是學習看見我的心,當第一次聽到老師做如此分析時,心裡真是為之一震,

     一個人的心靈要有所成長,真的就是要透過不斷學習、了解自心而來。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錢穆先生: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 

 

(一)生活處皆可讀論語

讀論語可分章讀,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處暫時跳過,讀了一遍再讀第二遍,從前不懂的逐漸可懂。如是反覆讀過十遍八遍以上,一個普通人,應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夠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不論枕上、廁上、舟車上,任何處,可拿出論語,讀其一章或二章。整部論語,共四百九十八章;但有重復的。有甚多是一句一章,兩句一章的。再把讀不懂的暫時跳過,至少每年可讀論語一遍。自二十歲起到六十歲,應可讀論語四十遍。

若其人生活,和書本文字隔離不太遠,能在每星期抽出一小時功夫,應可讀論語一篇。整部論語共二十篇,一年以五十一星期計,兩年應可讀論語五遍。自二十到六十,應可讀論語一百遍。

若使中國人,只要有讀中學的程度,每人到六十歲,都讀過論語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聖人之徒,那時的社會也會徹底變樣子。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易的人生啟示

    我們讀《易經》有什麼用呢?大體上我們都會籠統地說《易經》是智慧的結晶,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人生的智慧。但是,人生有哪些智慧呢?我們或許不妨拿出幾點來說既然《易經》的學問這麼大,所以我剛才說要講《易經》是困難的。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要講《易經》也是很簡單的。爲什麽?因為它太大了,所以隨便講,就隨便對。(眾笑)於是,就可以隨意用幾點來說說“易學與人生”的關係,我們可以從學《易經》得到什麼啟示呢?    

 

     第一點,希望我們從《易經》學到一種“包容的心胸,整全的追求”。剛才不是說易學“廣大悉備”嗎?,它象徵了天地的創造,從源頭而來,發散為萬事萬物,就好像朱熹《中庸章句》前頭解說《中庸》特質說:“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說《中庸》這本書開始的時候是講一個道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嘛。在中間散開來關係到萬事萬物,到最後合起來成為一個道理,所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中庸》這本書的結構是從一點開始分散開來,然後再收束起來。所以,“放之”,你把《中庸》這個學問放出去,“則彌六合”,充滿了天地宇宙。“卷之”,你把它收起來,“則退藏於密”,它藏到一個非常奧秘的地方。這就是智慧,整部中庸就是智慧的展現

 

    像《易經》當然也是,從一點出發,從無極、太極出發涵蓋萬事萬物,到最後萬事萬物融通為一體、渾然一體,回到原來的地方所謂“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我們的成語叫“殊途同歸。希望我們能夠具備這種心胸做人做學問很可惜的是這種態度我們很難得見到爲什麽呢?因為一般人都是固執己見,入主出奴,對於我們自己比較熟悉的,對於我們自己的專長、專業所在,就無條件支持,我們叫作“愛之欲其生”;對於跟我們不同的,我們往往“惡之欲其死”。凡是這種態度都不合乎易經的精神,易經是“廣大悉備”,非常廣大,無所不包。但是,這個“非常廣大,無所不包”是不是混亂在一起呢?當然不是,它也是條理分明。所以假如真的去讀《易經》,我們可以發現像剛才所說的,他用這些圖畫、圖案來象徵、分類,無所不有。但是,它每一個卦都有自己的特色,都站得住自己。所以,既能夠廣大,又能夠分明,到最後統合為全體。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易經100遍之心得分享   2014.11.26  志清

 

我是五和村讀經班的家長,在一次讀經班的黃老師邀約下,至崇義會館聽了一場由徐老師擔任主持的演講,得知徐老師有開設易經班,會後跟徐老師聯絡上課的時間、地點、費用、報名...等等問題,最後徐老師留下的一句話,至今還記憶猶深,就是「進德修業,欲即時也」,就這樣跟徐老師結缘。

 

在慈悅易經班學習至今已近2年時間,在此之前,自己曾從認識的一位長輩零星的聽到易經相關的內容與先聖的智慧,激發學易之心,進而購書自習,易經的智慧博大精深加上自己平常上班工作、家庭照顧的忙碌,閒暇時參加朋友介紹的自我成長課程、週末帶小孩讀經,真正要能夠花時間把一本書甚至是易經能夠讀過一遍,真的是很困難。但是經由徐老師說明為何要讀經?讀經的好處?讀經100遍的好處?等鼓勵大家讀經,甚至不吝付出自己(徐老師)學易7年完整的學習筆記來獎勵易經班的學員,如果在1年內讀完100遍即送徐老師的學易筆記1份,自己當下就下定決心1年內要把易經讀完100遍,除了學易的決心外,當然也是想得到徐老師的筆記以增進更多易經的智慧。

 

易經乾卦提到「大明終始」,大學第一段也提「事有終始」,既然有了目標---「讀易100遍」,接下來便是要開始規劃如何在1年內完成目標。首先目標每月平均要讀8~9遍,平均3~4天就要讀過1遍,但我沒選擇1次就把易經64卦、繫辭上/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一次讀完,而是選擇自己可以適應的方式採分段每次10遍的方式去完成。因為在製造業上班的緣故,還有下班後的一些雜事,每天其實已經都過的很充實,唯一能夠利用的時間只有休息(沒有雜事干擾)的零散時間,最主要的重點還是自己的決心與堅持。

文章標籤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冬至復卦 述顏回

易學傳統中,用陰陽爻累積的變化象徵氣候的變化,一個卦有六個爻,六爻各有陰陽的變化,這樣就有了十二種變化。你看有一陽生,二陽生,三陽生,四陽生,五陽生,六陽生,六陽到頂了,就一陰生,二陰生,三陰生,四陰生,五陰生,六陰生。陽生六階,陰生六階,加起來總共十二階,中國古人就用來配合十二個月。你想一想,一陽生,也就是剛才說的復卦,配哪一個月才恰當呢?一般人或許會說春天來的時候吧?或許是二月或許是三月。其實不然,古人不這樣看,中國古人想事情都想得相當細膩。唐朝詩人楊巨源有一首“城東早春”的詩,說“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一個感受敏銳的詩人認爲大地的清新景色是在春天剛來的時候,那時候綠柳才黃──一般人的印象柳是綠的,但剛發芽的時候不是綠的,是黃的,所以“綠柳才黃”是指柳樹剛剛發芽,而且還“半未勻”,還沒有全部發,剛這邊發一個芽,那邊發一個芽,這個時候,詩人就知道,春天來了,他賞春去了。“若待上林花似錦”,如果等到國家公園的花都開得像錦繡樣了。“出門俱是看花人”,大家都知道要去看花了。當一般人感覺到春天來的時候,陽氣已經升了一段時間了,“春氣“已經過大半了。那麽陽氣什麽時候升起的呢?陽氣就剛好在最寒冷的下一秒鍾它生了。所以,復卦代表冬至那一個月,就是夏曆的11月,公曆的12月。
 
  “一陽生”,就是復卦。所以復卦的初爻,是這一卦的精神所在。在《易經》復卦初爻的爻辭說,“初九,不遠復,無祗悔,元吉”。“

不遠”的意思就是說幸好還沒有離得很遠,它就回復了;“無祗悔”沒有造成很大的悔恨;“元吉”,這是大吉大利的情況。因爲天地都不能保證不會有差錯,何況是人生?所以人生難免有昏昧,但是你的昏昧不可以走得太遠,不可以繞出圈子,脫離軌道。如果太過離譜,恐怕你就會闖禍了,甚至就永遠回不來了。所以要“不遠復”,才能“無祗悔”,天地自然如此,如果人生也能如此,真是大吉大利,可喜可賀。

 

在《易經繫辭傳》裏面,就特别有一章引孔子的話,來解釋這個復卦的初爻: “子曰: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子性善論

主講人:王財貴教授
時間:2012428日 
地點:北京季謙教育諮詢中心(白羊溝)培訓學校
文字整理:(師範班)陳桂林、陳蔓、馮文舉      校對:懷仁
修訂:王財貴(2014415日)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 經 春 聯 王財貴先生  撰聯
©全球讀
    編者案:自2005年在每年辭舊迎新之際,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均會敦請王財貴教授撰寫春聯義賣。

 

在家中貼上一副有文化深意的春聯,不但可以自我勉勵,也可教化親朋鄰里。

讓一室充滿文化的馨香,也讓新的一年,時時都與經典的生命相照面。自家張貼、饋贈親友、美化讀經教室三相宜。故將先生歷年撰寫聯句搜羅彙集,並命以“讀經春聯”,標有

1、禮節樂和真富貴,春華秋實大文章。(橫批:居家自有天倫樂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國藩家書》嘉言錄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人苟能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禦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則雖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無師無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

 

吾人為學最要虛心。嘗見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動謂人不如己,見鄉墨則罵鄉墨不通,見會墨即罵會墨不通,既罵房官,又罵主考,未入學者則罵學院。平心而論,己之所為詩文,實亦無勝人之處;不特無勝人之處,而且有不堪對人之處。只為不肯反求諸己,便都見得人家不是,既罵考官,又罵同考而先得者。傲氣既長,終不進功,所以潦倒一生而無寸進也。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冷笑,乃有進步也。

蓋天下之理,滿則招損,亢則有悔,日中則昃(ze),月盈則虧,至當不易之理也。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

 

工商時報

慈悅書院 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